萤石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的一种,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可采储量还不到世界萤石总储量的十分之一,而国内产量和对外出口量却占到了世界的一半左右。近年来,由于国内萤石的开采水平落后、过度开采、资源浪费严重、出口秩序不规范等问题,萤石资源日益稀缺,预计未来中国将会采取行业整合和控制开采总量等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萤石资源的保护力度。图为一生产设备简单落后的萤石矿加工点。 (资料图片)
“工信部将加大氟化工准入管理的步伐,目前 《含氢氯氟烃生产行业准入标准》和 《聚四氟乙烯生产行业准入标准》两个准入已在准备中,预计年底将公布。”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宋显珠近日在中国氟化工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
会上,宋显珠就中国氟化工的现状、我国萤石资源保护以及氟化工准入等产业政策进行了解读和说明,并就我国氟化工产业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上档次、推动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等提出了要求。
产能扩张迅速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氟化工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产品质量和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旺盛。当前,我国氢氟酸、氟化盐、R22、含氢氯氟烃制冷剂、聚四氟乙烯等产品的生产能力、产量为世界第一。氟橡胶的产能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氟化工产品的总能力已超过400万吨。
由于我国发展氟化工有丰富的萤石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优势,经过6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从萤石到氢氟酸,再由氢氟酸为基础原料延伸出包括氟烷烃、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和氟化盐四大类产品。同时,形成了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强的、较为完善的氟化工体系门类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不可替代或缺的化工新材料,已成为全球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
宋显珠指出,由于行业快速发展,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影响氟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有:基础氟化工的产能扩张迅速,自主开发能力不强;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生产技术和产品雷同;产品仍处于中低端水平,多为无差异化的通用级产品;以扩大规模为主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大而不强;投资过热无序发展,产业集群小型分散,部分产能过剩。例如,萤石产业自我恶性竞争,使萤石资源过快消耗和浪费。
总量控制+强制整合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重要的萤石资源,引导氟化工行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工信部和国家相关部委对氟化工产业的发展非常关注和重视,在化学工业 “十二五”规划中将氟化工产业作为调整化工产业结构的重点。为保护和利用好萤石资源,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发出1号文件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治理,2010年6月23日开始采取萤石开采总量控制,今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 《关于2011年萤石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今年3月,工信部原材料司发布 《氟化氢行业准入条件》,把资源强制整合作为打造氟化工高性能、高附加值 “黄金产业”的第一步。同时提出,新建生产企业的氟化氢总规模不得低于5万吨/年,新建氟化氢生产装置单套生产能力不得低于2万吨/年 (资源综合利用方式生产氟化氢的除外)。
宋显珠表示,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改变氟化工行业的现状,优化氟资源配套,促进氟资源有度开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引导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氟化工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
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氟化工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其中,萤石由2010年初900元/吨提升到现在的2800元/吨,无水氢氟酸由年初的5300元/吨到现在1.2万元/吨,聚四氟乙烯由4万~5万元/吨上升到13万~14万元/吨,氟橡胶由8.5万元/吨上升到15万元/吨,R22由不到1万元/吨上升到2.6万元/吨,R134a由3万多元上升到7万多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宋显珠指出,氟化工行业和企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大产业转型与升级,提高氟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他希望行业和企业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做好氟化工 “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宣传和落实工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氟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氟化工产业低碳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履行国际公约;要大力发展氟化工园区。
高端发展为主线
宋显珠指出,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要积极推动 《氟化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氟化工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和落实,引导行业内企业下功夫大力 “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抓好: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无序发展;以技术自主创新为驱动,要向高质化、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竞争力,由氟化工大国逐步成为世界氟化工强国。同时,各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加大整合力度,协同发展,杜绝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
宋显珠指出, “十二五”期间氟化工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开发和生产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全面提升氟化工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重点要加强氟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优化氟资源配置,鼓励环境友好新型制冷剂的开发与规模化生产。推进含氟特种单体系列的开发与产业化。加快高品级聚氟乙烯等高端含氟聚合物、可熔融性氟树脂、含氟膜材料的技术开发及生产加工。鼓励高品级氟橡胶、汽车专用氟橡胶及预混炼胶新品种的开发,逐步改变以生胶为主的氟橡胶供应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开发含氟电子化学品、含氟染料、新能源含氟材料、氟碳醇、氢氟酸等新产品和芳香族含氟中间体等含氟精细化学产品,替代进口,满足内需。引导氟化工行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自主创新能力成焦点
宋显珠指出,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氟化工园区,推动氟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氟化工产业低碳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履行国际公约。
为提高氟化工行业和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机构的建设,重点开发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氟化工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原材料司力求在项目开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
同时,建设与发展氟化工园区,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是推动氟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可以解决布局不协调、产业链不匹配,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建设氟化工园区,一要突出产业特色,二要发展循环经济,三要优化产业布局。做到科学规划,使氟化工园区成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载体;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载体;成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载体。
另外,我国签署了 《蒙特利尔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国际公约,氟化工行业履行国际公约的任务很重。我国2008年11月开始启动氢氯氟烃程序,到2013年把国内消费量冻结在2009年和 2010年的平均水平,2015年开始削减10%,到2030年将全面停止氢氯氟烃的生产和消费。随着HCFCs淘汰的加速,开发含氟烷烃、含氟烯烃和含氟醚类产品发展已成趋势。(本报记者 陈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