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晴雨表”敲响警钟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为督促各地做好各项节能工作,国家发改委专门建立模型对各地区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并与各地区年度及 “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了各地预警等级,制作了各地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从 “晴雨表”看,全国各地上半年节能形势总体上趋于严峻:全国除西藏因缺乏统计数据没有进行预测外,31个省市区中只有14个地区为三级预警,情况稍好,有超过一半的地区形势严峻和非常严峻,其中预警等级为一级和二级的地区分别达到8个。与一季度预测相比,有5个地区预警等级提高,1个地区预警等级下降,节能工作形势严峻。 众所周知, “十一五”期间,为确保实现 “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开展对各省2009年和今年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实行问责制;严格控制“两高”项目,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流通服务业、农村和农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等。高压下,许多地区不惜在临近年关时拉闸限电,甚至连民用电也拉扯在内,这才实现了预期目标。除新疆另行考核外,全国其他地区均完成了 “十一五”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有28个地区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 《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 然而好景不长, “十一五”刚刚过去,节能形势便出现反弹。与之相应,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石油消费量与对外依存度都大幅攀升,煤荒、电荒、油荒频频出现。 节能形势出现反弹,地方政府控制不力是关键。高耗能与资源性项目大多投资巨大,对短期GDP贡献较为突出。在现行政府短期考核制度和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诉求的驱使下,地方政府视GDP增长为圭臬,而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的 “两高一资”落后产能的控制,却缺少积极性。在中国目前的政体下,省域单元经济特征明显,省际市场割裂,地方保护主义客观存在,中央政府下达的目标、采取的措施往往容易遭到软抵制。当高压下完成 “十一五”节能目标后,地方自然会产生松一口气的想法,加上 “十二五”开局再上新台阶的热情增长,看重速度看淡节能也就不足为怪。 节能形势出现反弹,工业的“贡献”起了关键作用。据披露,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和利润较前5个月分别上升了0.3%和0.8%,收入和利润累计增速都出现反弹。工业增长反弹,能耗必然相应增长。“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大势下,中国工业领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超过25%,工业节能量超过6.5亿吨标准煤,为确保我国 “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作出了贡献。但中国工业领域,尤其是高能耗行业,缺少节能的内在动力,生产过程余热余压浪费巨大,能源转换、利用技术水平落后,节能与科学用能的研究和指导薄弱的问题突出,能源利用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普遍偏低,单位产品节能降耗的潜力高达15%~20%。当地方政府管控放松后,工业企业能耗水平重新上去也就非常自然。 笔者以为,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地方政府对落后产能的控制不力,促使工业企业挖掘产品降耗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是我国实现 “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关键。(李北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