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阵痛
稿件来源:本报讯
当结构调整的阵痛和复杂的国际与国内因素叠加到一起,上半年北京GDP增速垫了底。近日公布的北京上半年GDP增速为8%,这一数据不仅低于 “十一五”时期北京年均11%的增速,且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位列最末。 而更加有趣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海市GDP同比增长8.4%,浙江省GDP同比增长9.9%,分列全国增速排名倒数第二、第三。昔日的GDP“领头羊”如今却纷纷 “掉队”,到底为何? 细看北京的各项统计数字,专家表示,最主要的因素是调楼市、控车市、首钢退出。这均是北京调结构,转方式,主动调速的结果。 北京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上半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5.5%,影响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实施汽车限购政策,汽车类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由30%左右降至20%左右,影响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完成首钢主流程全面停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下降75.5%,影响经济增速0.4个百分点。 有论者称,靠消耗资源能源大举投入上项目,靠高价卖地增收,靠高房价和多卖房增税,靠多卖汽车拉动消费……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为此,北京从几年前开始关闭焦化厂,淘汰小水泥等落后产能,同时启动了首钢的搬迁计划,提高了重大项目落户的能耗、污染等门槛,政策导向开始向高端产业转移。在北京市的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北京市将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辐射力,积极培育高端产业功能基地,构建 “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创新和产业发展空间格局,成为全市高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而河北省正看中了北京产业转移的这一契机,提出建设 “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概念,积极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要为北京提供一个“出口”。 北京这些刮骨疗伤的做法,已经初见成效。近日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通过数量维 (发展度)、质量维 (协调度)和时间维 (持续度)三者本质叠加的最大化构成“GDP质量指数”,并把各地区GDP的质量排序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数量排序进行分析比对,得出北京市GDP质量排名全国第一。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在上半年经济形势会议上引用了南征北战的一句话 “今天我们大踏步地后退,是为了明天大踏步地前进。” (孙郁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