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 (中)在中博会展馆参观。 (杨 明 摄)
9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在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中小企业高峰论坛时,向社会正式发布了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该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提出五项主要任务,即增强创业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优化中小企业结构;提高“专精特新”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朱宏任指出,随着规划的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等一批关键工程和行动计划即将启动。
推动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当前,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生产经营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等不利因素,生存与发展压力不断加大, “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内在要求正在不断转变为企业成长的积极动力。
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并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布局雷同,产品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也不均衡,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明显后劲不足。而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任务仍十分艰巨。
我国中小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消化成本能力较弱,大宗商品等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时威胁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加强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过去那种 “拼资源、拼价格、拼环境”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
朱宏任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新时期的新方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考验,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他做出展望: “十二五”期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将会不断扩大,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不断加强。
朱宏任指出,中小企业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中小企业不仅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以其富有生机的创新活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
当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对本国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新的部署,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创新密集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他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国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把技术创新作为中小企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加强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小企业成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亮点突出 新内涵充实规划内容
朱宏任指出, 《“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是 “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多项重要规划之一。在成长工程方面, 《规划》总结了 “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充实了新内涵和新内容。
成长工程在 “十二五”期间的继续实施,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国家 “十二五”规划 《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宏任指出, 《规划》有四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 《规划》从过去注重企业数量的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企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中小企业的发展都有过渡阶段,都是从小企业渐渐发展成大企业。 “十一五”期间,成长工作的中心是要支撑中小企业实现较快发展。而在 “十二五”期间,则要把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作为 《规划》的主题,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在 “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的成长,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数量上,而且要更多地体现在质量和效益方面。扶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强调就业优先和 “专精特新”。中国的中小企业容纳了全社会80%以上的就业人员。特别是在新增就业人口中,中小企业承担了更大比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方面要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要支持创新型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以及有活力的企业,促进这些企业加快发展。
《规划》中提出 “专精特新”型企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都是立足于焕发企业活力,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尽快成长为优强的大型企业。
三是强调发挥公共服务作用。朱宏任指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各方面综合措施的实施,除财税政策外,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同样十分重要。
《规划》的出台,旨在通过国家和政府公共服务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培育更多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 《规划》的一个重要亮点。 《规划》明确,要在 “十二五”期间争取建设4000个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而在这4000个平台中,有500个平台则要成为国家级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平台,使80%地区能够被公共服务平台所覆盖。
第四个亮点是强调了要更多、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他指出,不久前,我国已经对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进行了修订。标准的划定,尤其是微型企业的提出,传递了一种信号。国家在制订政策过程中,将会更加注重小微型企业的实际情况,政策也会向这些企业倾斜。
当前,一些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此前提下,如何通过政策措施,使小微型企业得到更多的帮助,也成为编制 《规划》的初衷之一。工信部希望,通过 《规划》的实施,能够突出公共服务,充分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健全体系 营造创新政策环境
朱宏任表示,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创新成长,并用服务助推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持久的主题,相关政府部门将会积极研究和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为此,下一步政府部门将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是营造创新政策环境。发挥中央财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在创新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创业投资企业、小型微型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中小企业的支持。
其次是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在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聚区,推动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推广、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服务,促进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力争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初步建成信息畅通、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重点培育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通过资质认定、业务委托、购买服务和奖励等多种形式,鼓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三是促进创新资源整合。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研发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研发及开发项目、共同培养人才,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是加强创新成果保护。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加强培训,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既要积极防范中小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也要主动尊重和维护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
五是注重创新人才培养。鼓励中小企业建立健全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和岗位技能培训;增强中小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六是推动创新引领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寻求形成新的增长点;支持科技型、高成长性和优势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七是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按照 “政府倡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原则,对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培训,推动百万中小企业上网,开展网上产品交易和技术交流;重点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和应用,开发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核心业务环节的普及推广和深化应用。
八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改善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服务,推动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鼓励各类私募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小企业创业基地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创新导向的创业活动,以创新提升创业水平和创业企业的成长能力。
记者手记
小企业更需要特色鲜明
特色鲜明,是我参观第八届中博会泰国馆的最大感受。简约的构架、繁复的细节,构筑了泰国美学的灵魂。而在展馆中,那种柔美的民族风情一览无余。
泰国馆的一个展台前排起了长队,观者掏出钱来,一边品尝着五颜六色的糖果,一边等待付款把喜欢的带回家。这样的情形,让我联想到一位同行,在上届中博会上淘到一款斯里兰卡花瓶时的兴奋模样。只是这位朋友还在祈祷,不要在北京的批发市场发现同样的花瓶。
距离产生美,特色鲜明的异国商品,通常都能吊足买家的胃口。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暗示,消费者认为,未知的、新奇的,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反观我们自己的产品,是否有新奇感,是否特色鲜明?我在国内的展馆转了一圈,总体感觉是,参展的展品是琳琅满目,吃的、用的一应俱全,但企业产品特点还是不够突出。期间,几个年轻苗乡人的歌唱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我还是忘了他们是哪家企业,卖的什么东西。
那家贵州企业的老板,思路是正确的,只可惜卖点没有和产品联系上。同样是在推销产品,泰国馆内,简单的泰式花亭下,一位泰国青年端坐其中,手工扎制泰丝艺术品。英俊的小伙,华美的服饰,慢条斯理而又优雅的动作,令观者驻足。抛开煞风景的翻译,很难说泰丝又会让多少人产生好奇。
拿点花哨的手段来推销产品,只是一种营销策略而已。特色鲜明,对于企业而言,长久来看还是要追求产品的独特性和新奇性。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企业,在用同质化的产品来恶性竞争,这真的很难说是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问题。
中国人从不缺少一招鲜,可当一个企业凭借一款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后,会发现大量的企业跟风,直到把产品搞烂,无人问津为止。我们不能抱怨跟风者 “有罪”,很多年前市场上就在总结,企业要招招鲜才能不被后来的模仿者所消灭。
一个中小企业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真的是太难了。尤其是当一个企业面临着:今个资金面紧张、原材料涨价,明个工人跟你说,老板我要加薪,后个又说贷款利率要提高了的情况时,想要一枝独秀,付出的代价肯定不一般。
而如果有企业成为佼佼者,那么这个企业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或者说是特色鲜明。可能是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也可能是管理有道,成本控制得好,或者有着超群的营销策略。总之企业的核心能力就体现在这种差异化上。
展馆里,敏锐的广东人开始自主地在说转型升级了。可转型升级又意味着什么?一个参展的老板对我夸赞,他的产品改变了传统的试剂营养液的培育方法,电子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是产品的最大特点。我想,这应该算是一种升级,至少它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数量和规模能够发生改变。
对于更多的企业而言,无论是转型也好,还是升级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提高竞争力。追求差异化,追究特色鲜明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目标。如今,政府部门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也明确提出了要鼓励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那么企业还在等待什么,还不行动起来?
其实,中小企业只需要培养自己的一种思维,就能够解决眼前很多的难题。那就是,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尝试改变自己,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特色鲜明。(本报记者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