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仁和集团科技人员的工作情景。
近几年来,江西省樟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发展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实施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战略,不断培育壮大药 (包括中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和流通等)、酒 (白酒加工)、盐 (岩盐开采和深加工)、机械五金制造 (主要包括保险设备和起重设备制造)四大支柱产业 (其中医药产业进入 “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架构起以支柱产业为支撑,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不断集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体系。
日前记者了解到,2010年樟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0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84.4亿元,利税总额25.4亿元,其中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4.2亿元 (占68.4%),主营业务收入126亿元 (占68.3%),利税总额21.3亿元 (占83.8%)。2011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24.66%;实现销售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51.45%;实现利税16.7亿元,同比增长47.42%。
四大支柱产业开局飘红
2011年是 “十二五” 开局之年。为了使四大支柱产业开好局,樟树市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对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 “产业抓升级、产品创名牌、技术上水平”的指导思想,加大对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的投入,重点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型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2011年樟树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50亿元,利税突破15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增投产企业15个。
记者了解到,2011年1~8月,樟树市药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5亿元,同比增长26.42%;实现销售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34.21%;实现利税4.2亿元,同比增长38.59%。
酒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38.11%;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37.07%;实现利税5.6亿元,同比增长29.73%。
盐化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4.7亿元,同比增长26.57%;实现销售收入17.9亿元,同比增长23.1%;实现利税2.2亿元,同比增长73%。
机械保险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长73.4%;实现销售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79.29%;实现利税1.9亿元,同比增长75.17%。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四大支柱产业华丽开局是樟树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结果。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2011年樟树市首先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上求突破,进而壮大产业集群。如,为了提升医药产业,大力推进仁和 “药谷”、“863”二期等项目实施,打造药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平台和药业信息平台,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和保健品批发配送中心;为了壮大食品产业,坚持扶 “大”与促 “小”并重,在抓好 “四特”龙头的同时,通过狠抓质量管理,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啤酒、药酒、黄酒、冬酒和营养酒等一批地方特色酒业企业的成长。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批高标准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企业;围绕 “两碱”化工,大力发展配套企业,在稳定现有制盐生产能力,做大做强烧碱、PVC、三氯氢硅等基础性氯碱化工产品的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着力开发一批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精细化工产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光通讯等新型战略产业,推进国电热电联产、通能硅、华润通光电通讯等项目建设,发展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玻璃、光电器件及通信设备等产品,形成产业链,为工业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
其次,在龙头带动、配套建设上求突破。如,围绕药、酒、盐等优势产业进行招商选资,着重发展有型经济、有根产业、有税企业,全力招大商、招真商、招名商,力争引进一批规模大、效益高、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项目;以现有龙头企业和引进的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突出抓好四特、仁和、蓝恒达、晶昊盐化、起重机械等企业的发展,力促四特酒公司挺进全国白酒行业第一方阵,力促仁和集团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全力推进医药集团、蓝恒达、春丝面条等企业上市,着力培育一批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工业龙头企业;全力提升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集服装、印刷包装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全力拓展福城医药园,打造医药产业精品园区。全力完善盐化工业基地,打造集氯碱、含氟新材料、精细化工生产为一体的盐产业特色园区。
再其次,打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高效管理、绿色发展四大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在激发后劲、持续发展上求突破。如,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进开发市场前景广、产品效益好的新技术;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形成装备先进、开放流动、共建共享、高效运行的实验研究开发基地;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育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重点培育一批在自主研发、联合创新、科研成果产业化、二次创新等方面能力突出的科技创新示范型企业;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申报著名商标,培育一批品牌开发经营示范企业和在参与标准制 (修)订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的标准化示范企业;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推动企业管理升级;鼓励企业围绕优质产品、名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实施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重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扩能提质,大力发展低碳和生态经济 (近3年来,该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每年增速均超过20%,而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分别下降了4.7%、5.2%和6%,低碳工业板块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成以上)。
“十二五”着力打造新型工业体系
“十二五”期间,樟树市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坚持不懈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重点实施“2+2+X”战略,即:突破提升医药和盐化工产业,巩固发展食品和机械五金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辅助产业,形成几大高增长性产业集群,打造新型工业体系。
“十二五”医药产业的目标是:年实现税收10亿元,药品、保健品年产值200亿元,医药物流年配送额达到300亿元;形成两个中心: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保健品批发配送中心;打造三个平台:药品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中医药历史文化展示平台,药业信息平台;建设四个基地:现代中药材生产种植基地,中医药、保健品研发基地,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人才培训基地,中医养生保健基地。
“十二五”时期樟树市发展盐化工产业的主要思路是:一个基地,四个板块,两条产业链,两个手段,一个联盟,形成一个集群。即,依托一个盐化工基地,形成四大板块、两条产业链的产业架构,通过循环化和绿色化两个手段增强盐化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企业联盟,增强盐化工企业关联性与互补性,构建绿色循环的盐化工产业集群。力争 “十二五”期末,盐化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35亿元,上缴税收5亿元。
推动食品产业多元发展,提升 “四特”、 “春丝”品牌美誉度,建设四特“两城”,推动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战略外向化、生产制造基地化、品牌建设知名化,巩固对食品工业的财政、政策、金融、人才支持,提高食品企业综合实力。力争到2015年,食品工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50亿元,上缴税收15亿元。
不断完善机械五金制造产业链,继续扶优扶强,做大核心企业规模。以机械保险设备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汽车配件、起重设备和金属家具制造业。打造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中小企业为结点的纵向企业战略联盟,推动强弱联合,增强强势企业规模优势和市场势力。在骨干企业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先进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五金机械产业的制造水平。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机械五金业产业聚集区,紧抓特色化和专业化主线,提高产业外向度。到2015年,实现产值70亿元,工业增加值25亿元,上缴税收1.8亿元。
积极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汽车船舶修配等辅助产业,完善主导产业配套支撑体系。如,大力建设 “仁和生态药谷”,加快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开发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中西药结合制剂等新品种。重点发展新型药剂培育中药及保健品、生物生化制药。抓住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快引进医疗器械企业落户孵化发展。加强落实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产业。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引入机械五金、盐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扶持汽修连锁业,扩大市场份额;利用专业技术优势,通过规模经营和产业集聚获得优势,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及竞争力。依托港口优势,探索适合大型轮渡的修配业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增效、机构降本,扶持船舶修配业发展。(本报记者 金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