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宏康装备集团技术中心办公室里,集团副总经理朱洪臣看上去不很健谈,也不那么风度翩翩,但是,一谈起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记者的看法很快有了转变。
从开始工作起,朱洪臣就跟随山东宏康装备集团董事长康风明创业,到目前为止,已经28个年头了。 28年里,宏康由一家不知名的小型机械加工厂发展成为全国工业经济先锋示范单位和全国优秀民营科技明星企业,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朱洪臣也由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泰安市岱岳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
28年来,从车间普通钳工、焊工、车工等工种做起,朱洪臣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从创意、设计、试制到制造等环节的历练。如今,集团的任何一项新产品几乎都出自他的手。
在私有企业从事技术中心的管理工作难度不小,因为管不好就会引发人才的流失。为此,朱洪臣摸索出了一套特有的管理方法,使企业技术中心从最基础的公司技术研发部逐渐发展成为省级技术开发中心。
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宏康成为我国机床行业的后起之秀,并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朱洪臣所带领的研发团队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拥有39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评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负责制定《板料开卷矫平剪切生产线》国家行业标准、 《开卷矫平剪切生产线安全要求》和 《数控开卷矫平剪切生产线》两项国家标准。其中, 《板料开卷矫平剪切生产线》国家行业标准还获得了2009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二等奖。
目前,朱洪臣和团队成员正在制订12项有关国家行业标准。 “干一样,爱一样,专一样,精一样,绝不跟风。这是朱洪臣向记者袒露的心迹。他告诉记者,无论社会上的诱惑有多么强烈,他都不会离开与他共同艰苦奋斗了多年的伙伴们。(本报记者 于成水)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朱洪臣在物质上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但在业务的钻研上,朱洪臣却有一股永不知足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