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 石油安全战略体系仍待完善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以来,北非局势动荡、日本震后能源策略调整以及欧债、美债危机愈演愈烈等不确定因素,都对全球油气资源市场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净进口国,去年石油净进口量再创新高,达到2.36亿吨,同比增长两成,进口依存度为54.8%,今年更是有可能超过55%。 在日前由天祥集团承办的2011中国国际油气资源开发与贸易高峰论坛上,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进口多元化、调整能源结构、建立国家储备体系等,是 “十二五”期间我国确保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从1993年开始,我国第一次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但当时的对外依存度只有6%;到2009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1%,超过国际公认的50%的安全警戒线,我国石油进口开始处于比较不安全的状态。 去年,虽然我国原油产量首次跃上2亿吨水平,但在原油进口大幅增加的带动下,我国对包括成品油和其他油品在内的石油进口大幅跃升17%,达到2.46亿吨,为历史最高水平,石油净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总量的比例即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达到54.8%。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或将高达65%。在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杨挺看来,我国油品需求旺盛增长,大量新增炼油能力投产,是国内对进口原油的依赖进一步加重的重要原因。 与原油类似,去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也出现了大幅增长,全年进口液化天然气 (简称LNG)和管道天然气130亿和36亿立方米,占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的15.5%。天祥集团大宗商品石油与化学品部澳大利亚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区域经理罗伯茨认为,中国LNG的需求量将在近年迅速增加,很可能在十年内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据预测,今年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将分别达到2.5亿吨和2064万吨(约285亿立方米)。 海外并购发生逆转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接近3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占同期全球交易总金额的20%。然而,这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势头却在今年发生了逆转。据统计,今年前十个月,我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总金额只有1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究其原因,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专家吴谋远认为,全球油气市场动荡不安、金融形势出现反复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以及资本市场买家心态的微妙变化等因素,都是今年以来我国海外并购步伐有所放缓的重要诱因。 他特别提醒说,当前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投资安全应该引起国家和相关企业的高度警惕,建议建立有效预警机制,以防范风险。 另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三大陆上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西南战略通道即中缅管道已破土动工,预计2012年竣工,届时年输油和输气能力将分别达到2200万吨和120亿立方米。此外,西北 (中哈)和东北 (中俄)石油通道的年输送能力分别为2000万吨和1500万吨。 坚持立足国内战略 根据国家 “十二五”石化指南,到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将达6亿吨,成品油产量预计突破3亿吨。 进入2011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加剧了全球石油供应偏紧的局势,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正在累积。谈及我国保障油气资源安全的战略选择,杨挺建议:一方面,要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地缘风险,同时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建立适当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包括国家和商业两级石油储备体系。 “目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石油储备库均能保证石油安全供应90天。”杨挺说。我国一期石油储备库已经建成,集中在宁波、舟山等地,短期保障天数为30天,长期也将达到90天。 中国石化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同样认为,未来五年,我国油气行业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为此国家能源战略应坚持立足国内、煤为基础、高效清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崇尚节能为先、技术创新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本报记者 宋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