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生:铅酸电池在汽车制造业仍有作为
稿件来源:本报讯
11月9日,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在北京举办了 “中国铅酸蓄电池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媒体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表示,中国应该在持续治理铅污染的同时,支持铅酸蓄电池研发技术,研制高比能量、寿命长的高新技术铅酸蓄电池,并呼吁在汽车行业推广和使用铅酸蓄电池。 杨院士介绍说,在汽车行业,铅酸电池可应用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传统动力车型及新能源车型的车用照明、发动机启动、电动车的驱动等。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高,未来车用铅酸电池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杨裕生院士谈到,从近来发生的电池组着火事件,和目前我国纯电动车的发展情况来看,尽管锂电池作为纯电动车驱动电池具有很多优势,但不可以过度充放电,经受不住高温,特别需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相比来说,铅酸蓄电池可靠性好、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比功率也基本上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要求。在传统动力汽车到纯电动车的过渡期间,技术成熟的铅酸电池仍能够广泛地用作内燃机汽车的起动动力源和一些增程式电动车的驱动力。因此,杨院士认为,我们应该 “看菜吃饭”,根据电池发展的水平来制定电动车发展的战略,一些具有创新技术的铅酸蓄电池可以在微小型车及轿车领域发展。 近些年,随着汽车、电动车、通讯、新能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由于环保措施不到位,发生了多起与铅酸蓄电池行业相关的铅污染事件,铅酸蓄电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各界广泛的关注。对此,杨院士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 “铅蓄电池污染环境,而且性能很差,没有新技术”。 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曹国庆认为,我国铅酸电池污染问题确实存在,但问题源于管理薄弱而不在于产品本身。据介绍,在目前国内2000家铅酸电池生产企业中,很多企业规模相当小,有的甚至根本不具备建立清洁生产系统的能力。 曹国庆说: “对于铅酸电池产生的污染,在生产环节上是可控的,电池的使用环节并不存在污染,污染存在于回收环节。”他介绍说,在生产环节,如果企业都按照标准要求生产,通过企业行业自律来规范,目前的一些方法能够解决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但在回收环节,如果回收不到位,铅酸电池被任意处置,则会造成很大的污染。按照循环经济规律,将大量的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不仅可减少电池污染,更能够较少原生铅的生产量和因此带来的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本报记者 曾才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