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针织协会副会长林光兴 (左一)与常山经编的参赛选手讨论本次大赛操作标准、比赛规则的细节。
“佰源杯”纬编工技能竞赛各分区赛目前正在各省市相继展开。由于各赛区企业使用的机器不同、选手的技法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这是有史以来针织行业举办的首届该工种技能竞赛,经验不足,为了完善相关的评分标准,为将来制订行业统一的操作规程,同时扩大本竞赛的影响,让更多的纬编企业参与进来,中国针织行业协会的领导开始兵分几路携记者前往各地调研。
河北是新中国纺织工业老根据地之一,改革开放后老企业几经改造,正在赶上时代的步伐,焕发青春与活力。本报记者随中国针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等来到了河北石家庄。据介绍,由于多年纺织文化的积累,纺织在当地有深厚的基础,技术工人的储备相对一些沿海城市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最近几年沿海一带的纺织工人大返乡,但这对河北这样的中部省份影响不大。而且,由于近些年南方沿海一带的经济崛起,使石家庄这样的纺织老工业基地相对落后,但是当地长期的纺织情节根深蒂固,从企业高层领导到普通工人们 “振兴石家庄纺织”的信念普遍存在,这从本次竞赛参赛选手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记者问: “本次竞赛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经编实业有限公司的三位参赛选手不约而同从不同的角度回答: “为河北的纺织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希望我们河北的纺织早一点恢复从前的风采。” 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经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慧君解释说: “石家庄的纺织从前太辉煌了,现在这种反差,大伙心里真的憋着一口气,都想为这个行业的振兴做点事情。”
正是基于这样上上下下的共识,才使石家庄常山集团经编实业有限公司这样的老国企责任意识颇重。面对眼前针织行业首次开展的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董事长王慧君表示非常欢迎: “这是提高我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的好机会,同时还能为公司储备人才。”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本次大赛,该厂积极组织并作出了对获奖选手进行奖励的决定,同时,还专门停产留出两台机器以供选手联系。作为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国企,改制后机制比较灵活,信誉度比较高,再加上企业善待员工,使员工的归宿感比较强,因此,常山经编的技术工人队伍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是随着一批老技术工人的年龄逐渐偏大,周边私营企业竞争又激烈,再加上当下年轻人愿意踏踏实实做技术工人的不多,常山经编面临一个明显的技术工人断层。记者见到的三位参赛选手,进厂都有20多年了,年龄都在38~42岁,虽然拿韩改玉的话说, “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参赛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操作技术,把它带到我的工作中来,提高自己的技术,同时也把先进的技术传授给别人。”但是如果企业招不到人的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几年之后两位班长就将面临无人可教的尴尬。
对此,常山经编的总经理曹亚桥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大赛如果能够多宣传宣传纬编这个行业和工种,至少让老百姓知道这是干什么的,那么对我们的招工也有好处。”作为这次大赛的组织方,常山纺织集团规划技术部的部长赵群周提出了他的建议:虽然全国性的大赛这是第一届,但是希望它能够像纺织行业别的竞赛一样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自己的体系,规范操作,那么纬编工技能竞赛肯定能达到它的初衷。(本报记者 侯欢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