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记者随中央媒体走基层报道组来到安徽古井集团公司采访。在古井集团主办公楼后面的一栋四层小楼里,记者在中国白酒淡雅香型研究院见到了古井淡雅系列酒的高级酒体设计师孙明兰。
见到孙明兰时,她正在处理一些数据。由于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各个酿酒车间生产的原酒品评级之后存储在不同的酒库里,并建立酒库电子档案,对每个酒库存放的原酒了然于胸。所以,她的办公室很特别——左侧是办公桌,上面放着一台电脑;右侧是一个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实验操作台,一尘不染,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很多酒样。
上午九点,孙明兰来到四楼的评酒室和其他同事一起评定昨天酿出的原酒。由于生产班组较多,一上午要进行十多轮的评定。
“这些原酒都是70多度,我们一尝就是一上午,有时下午还要尝临时送过来的酒样,所以我们的舌头都是这样的”。记者看到,由于经常品评高度的原酒,孙明兰伸出的舌头已经被烧得发黑了。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质检组的同事们陆续送来了三种成品酒样,分别是52度的1963纪念酒、1989纪念酒和40.6度的精品幽雅。这三种酒都是由孙明兰主导勾调设计的。由于成品酒在库中存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为了保证质量,所有的成品酒在出厂前都要由主勾的设计师进行最后的品评鉴定,如果口感出现偏差,这批酒就要被销毁,不能流入市场。
记者看到,孙明兰的桌子上放着七个写着特别代号的酒样。她指着标有“6—2,N40.6,—2M,9.8”的酒样向记者介绍说, “这个酒样就是存储在6号酒库2号酒池用来勾调40.6度年份原浆 (5年)的原酒,是9月8号送来的,—2M是代码。这样一个酒池的容量是50吨,桌上的七个酒样是来自七个不同的酒池,也是这一天生产要用的”。
“好钢用在刀刃上。我们每设计一个新产品,都要充分考虑把这些原酒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去。作为酒体设计师,我清楚古井的原酒质量,看到我们的酒在市场上卖得这么便宜,真的觉得很心疼。而古井贡酒之所以好喝不上头,是因为我们采用了现代科技,将酒体中引起头痛的物质含量降到了最低,这在目前国内白酒行业中是走在前列的。”
为了让新人在初期的摸索阶段少走弯路,快速提升品评和勾调技术,她把自己总结出的经验和技巧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鼓励新人大胆创新实验,不要局限于书本和常规。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年轻的技术人员王玉良业务能力突飞猛进,并获得了诸多荣誉——2010年安徽省第二届白酒品酒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全省轻工业酿酒行业技术能手、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一级品酒师、2011年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而在古井工作的26年中,孙明兰同样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亳州市三八红旗手,古井集团第一届 “感动古井”人物,等等。
记者手记
采访过程中,孙明兰的脸上一直保持着微笑,像她设计的酒一样温文尔雅。而令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她作为古井老一辈酒体设计师对技术传承的认识和做法。在她看来, “技术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东西,能为别人留下点什么,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本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吴伟 桑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