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会的统计也在与时俱进
——访中汽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
稿件来源:本报讯
每月8号左右,各路汽车媒体的记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参加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以下简称中汽协会)举办的月度信息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记者们将获得上一月我国汽车 (包括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的产销量、进出口、经济效益等相关数据。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一个小时左右的发布会,拿到新鲜、充实、全面的一手数据,无疑是件物超所值的事情。然而,除了媒体记者,还有众多的企业人士也在翘首以盼,希望从这份数据里看出点 “门道”。这是中汽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在企业调研时得到的情况。 11月16日,本报记者在朱一平的办公室对她做了一个关于 “汽车数据统计”的专访。朱一平详细介绍了中汽协会数据统计的历史进程、统计方法和相关的分类改革,并透露,下一步车企海外建厂和新能源汽车或许也将被纳入统计范畴。 谁是更权威的统计 说到汽车统计数据,市面上不止中汽协会一家机构在发布。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 (以下简称乘联会)每月也在发布其统计的乘用车销售数据;在去年5月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以下简称中汽研)也开始对外公布汽车产销数据,虽然只持续了4个月,但三家机构不同的数据来源和统计口径引起的数据数据争议还在困惑着很多人,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汽协会的数据被很多机构和个人广泛采用,这即源于中汽协会 “名正言顺”的统计资格—— 2002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文,授予中汽协会等四个协会行业统计职能。也就是说,中汽协会进行的汽车产销统计,不仅有全面、系统的统计体系和不断完善的统计类目,而且还是经过政府权威部门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汽车生产企业不得拒报、虚报和瞒报,否则将会受到查处。 据朱一平介绍,中汽协会的这一套统计体系历史沿革性很强,从中汽总公司到机械部,再到机械局,最后到中汽协会,虽然经过多次机构改革,但是整个统计过程非但没有因此间断,反而与时俱进,发展得愈加完善,上报数据的企业由最早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百余家,逐渐形成了包括整车、摩托车、发动机、改装车、零部件等类项目完整的统计体系,统计范围也从最初的机械系统内、计划管理内发展到全国范围内汽车行业的统计。 乘联会是国内乘用车生产厂家销售部门之间的一个联谊机构,主要是在内部交流企业之间的销售信息,于2007年后开始每月对外发布乘用车汽车产销数据信息。与其定位有关,乘联会并不承担国家授予的统计职能。 中汽研则是汽车行业技术归口单位和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撑机构,其信息发布从2010年5月份开始的,其销量数据来源于 《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车辆识别代号 (VIN)和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等系统。 比较之后可以发现,不同的数据来源渠道、不同的统计口径带来了不同的统计结果。单以销量来举例,朱一平告诉记者,现在中汽协会的销量是汽车厂家提供的,绝大多数企业提供的是终端销售数据,个别企业为开票数据,即厂家卖给经销商的数量,这个数量与实际卖到消费者手中的数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乘联会的统计也是开票数与终端销售数据并存,因为有的厂家上报的是开票数,有的厂家报的是终端销售数。专家分析,由于二级经销商的存在,并不是所有汽车厂家都能够掌握本企业产品的终端销售数字。 中汽协会与时俱进的统计体系 虽然每个月的发布会仅有1个小时左右,呈现给公众的数据也只有几千字,但是这背后是大量繁杂、枯燥的工作。据中汽协会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介绍,每个月该部门的同事要联系500多家企业,处理、汇总十多种报表,除了统计月度产销,还要统计经济效益、进出口等数据,以及收集其他与行业有关的数据等,工作量很大。目前,中汽协会的数据收集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中汽协会给企业发函,直接布置给企业,要求其上报;二是通过将近20个协会分支机构进行布置;三是通过各省的汽车协会来收集。其中,整车、发动机、摩托车企业是每月一报,零部件、改装车等属于一年一报。 一位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中汽协会的数据是做汽车行业分析的基础数据,能从这里看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这种认可的背后,是中汽协会不断扩大的统计范围、与时俱进的统计体系和持续扩大的影响力。 2005年之前,在中汽协会的统计中,根据国标 (GB/T3730.1-1988)把汽车分为载货车、客车和轿车三大类。“但慢慢地我们发现,这种分类与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不太一样,不好比较,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根据新的国标 (GB/T3730.1-2001)进行分类改革的调研,同时参考了一些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分类标准,决定把车辆分成乘用车、商用车两大类,当然,很多地方还保留了88(GB/T3730.1-1988)的标准,比如说客车按照长度,货车是按总质量等等。分类以后从2004年开始试报,2005年就正式实施了,现在这个标准可以说比较深入人心,而且给行业提供很多详细的资料,实用性也大大提高。”朱一平笑着说。 同样的分类改革也发生在摩托车统计领域。2009年以前中汽协会的统计数据中,摩托车分为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两类;2010年之后,这个分类变得更加详细,分为跨骑式、弯梁式、踏板式和其他摩托。陈士华对此解释道: “新的分类根据车的外形就能分辨出来,企业市场销售人员、分析人员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来,有利于企业分析市场,也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块我们从2008年开始调研,2009年开始试报,2010年我们开始正式地报送报表了。” 陈士华给记者看了一下他的统计类目表,不说经济指标体系,单就产销量指标体系,就有厚厚的一本书。以零部件为例,记者看到,在零部件的类目里,分为发动机零部件、车身附件、底盘、电器、通用件五大类,五大类里面又分出200多细类。 “零部件这一块是年报。因为我们国家零部件企业比较多,截至2010年年底,规模以上的零部件企业就超过1万家了,要做全面的统计不大可能,于是我们采取了重点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但即便如此,零部件报表数据的收集难度还比较大。”陈士华说道。 据朱一平介绍,这几年企业报送数据的情况也有大的改观。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协会的汽车统计分类标准已经深入到企业统计系统里了,而且现在是用数据说话的时代,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统计了。大企业都纷纷出巨资建立了功能完善的企业统计信息系统,统计基础工作也非常扎实。像东风公司,每天每个分厂、每个车间生产的每一辆车都会被及时录到它的系统里面,数据可以自动生成。企业把数据报给我们之后,经过我们审核整理,就把汇总之后的数据及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做大量的服务工作也是我们一贯的做法。”朱一平说道。 车企海外建厂和新能源汽车或将被纳入统计范畴 据朱一平介绍,未来三年,中汽协会的统计还会进一步细化,比如完善出口的统计,把境外建厂情况纳入统计范畴,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统计。“我们都是根据国家政策和汽车行业形势的要求而不断改进统计工作的。”朱一平说。 陈士华则向记者介绍了细化的方向: “比如说具体出口到哪个国家、境外建厂的情况都要做统计。虽然现在大部分企业出口的都是整车,或是出口配件到国外组装,真正境外建厂、独立生产的企业很少,但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 ‘走出去’,所以我们也不能局限于国内的统计。” “新能源汽车从今年起已经开始报送数据了,但是这个数据还不完善,没有包含整车公告外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下一步,我们还得想办法把范围扩大,可以根据工信部的公告,试着去联系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的企业,把信息收集起来,这样会更有意义。”朱一平这样介绍新能源数据统计的情况。(本报记者 芦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