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产业“十一五”稳中有升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从日前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紧固件经济贸易和技术洽谈会上,中国工业报记者获悉,2010年我国紧固件行业走出了2009年的低谷, 稳中有升,保持了健康平稳的发展。 去年是中国 “十一五”收官之年,中国政府仍坚持积极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新举措,使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促进了国内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 在 《机械基础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指引下,紧固件行业攻坚克难,紧紧抓住内销市场,依托汽车、高铁、造船、先进制造业、IT及电子电器等重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始终把创新、转型作为重点,坚持不懈地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稳中有升。 据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紧固件分会会长冯金尧介绍,2010年我国生产紧固件同比增长了16.98%,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22.45%;出口紧固件同比增长39.10%,出口金额同比增长了46.26%。 “出口之所以同比大幅增长,缘于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欧盟反倾销的影响,我国紧固件出口量堪称史上最低,仅为161万吨。”冯金尧解释说。 2010年我国进口紧固件同比增长 32.26%;进口金额同比增长26.51%,进口产品均价是出口产品均价的6.6倍。 从销售总额和产量看,中国和日本的销售总额接近,分别为93.75亿美元和96.9亿美元,但销售总量却是620万吨和287万吨。 “也就是说我国出口的紧固件产品吨位最大,但附加值却是最低的,因此一定要在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上下功夫。”冯金尧强调说。 他告诉记者说,经过几年来的产业转型、调整重组,韩国紧固件产业的发展之快让其震惊。他曾参观过两家韩国工厂,其中一家企业有200多名员工,其销售额为6亿元人民币,即人均劳动生产率为200万元,另外一家企业的300多名员工创造了10多亿元的销售额,意味着人均劳动生产率250万元。 “车间里几乎全部是自动化生产。” “专特精是我们行业要走的一条路。”冯金尧说, “第一步,我希望企业能把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到50万~100万元人民币,只有超过100万元,企业才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冯金尧认为,行业在上一个五年的发展喜忧参半。喜的是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龙头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涌现出了晋亿、常熟等超10亿元的企业;同时,也出现了宁波金鼎、山东高强度、上海标五、浙江乍浦等一批超5亿元的企业;以及近200家超亿元企业。 同时,高强度、非标异型件产品也有了较快发展,已接近市场总量的六成。 “较大提升了行业去年的产品均价”。 忧的是微小型企业多而分散,产品附加值低、产能过剩,且不少企业低价倾销,市场不够规范,企业竞争力不强。(本报记者 李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