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泉塘工业社原地址
1958年玉柴最早生产的动力机-1140煤气机
玉柴机器海外上市
玉柴国四发动机批量服务北京奥运
玉柴重工中大挖、旋挖钻机等新产品驶出生产车间
玉柴欧Ⅵ发动机样机发布
重机装配车间
玉柴发动机产品展示厅
迈向千亿第一春
2万名玉柴人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豪情满怀迎来 “十二五”的开局。展望未来,玉柴以其旺盛的活力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花甲之年丝毫不见龙钟之态,既少了此前的捉襟见肘,也不再英雄气短,相反却以雍容恢弘的气度、清晰明确的目标、坚定有力的步履,拥抱新挑战!
玉柴是奇迹的创造者。一看数字, “十一五”我们再造了 “十五”末两个玉柴的规模。这样的高度不仅仅具有数字意义,还是诸多玉柴之智的汇集,是心血浇灌的成果,是新的发展路径选择之实。二看理念, “绿色发展,和谐共赢”是玉柴新时期确立的核心理念,在践行中引领企业闯出了一条绿色之路、卓越之路、和谐之路、共赢之路,从而具有了普遍的示范意义。我们还将不断探索真谛,丰富内涵,让理念之光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三看团队,打造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绩效的管理团队,创造性的劳动群体”,树立人才建设的 “团队化、立体化、职业化、国际化”目标,从而有了团队今天这样特色鲜明、作风硬朗的风格。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团队的追求与企业的追求合二为一,个人的价值与企业的价值融为一体,这样的团队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资本。四看环境,作为环境机遇论者而不是环境决定论者,同在一片蓝天下,所处环境并无本质不同,如果别人发展先于我们,说明我们内部还有待改善,因为机遇只给予有准备、有能力的人。
“十一五”的辉煌已渐行渐远。2011年 “求发展、开新局”的主线已然确立,但从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基本取向看,关键词是 “转变”这一基本要求,它符合科学发展主题。玉柴当如何转变?如何发展?如何开局?如何认清复杂多变的环境?各级经营管理者应未雨绸缪,把握先机,防患于未然,在不可能处寻找可能,在可能之处尽最大努力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经受住磨练和洗礼,锻造出 “执著无畏,坚韧顽强,永不言败”的玉柴品格。
玉柴 “十二五”的千亿规划,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经过群策群力和专业细致的论证。我们相信,从发动机一枝独秀到多板块百花齐放,玉柴梦想多年的扩大生存空间将有坚实的依托。玉柴系将初成格局,导向型企业文化全面落地,并大步跨入世界知名品牌行列。
2011年,欣逢玉柴建厂60周年,集团正式吹响向 “十二五”千亿迈进、首战跨越400亿元规模的号角。 “保开局,抓项目,培优势”的九字方针已定。简而言之, “保开局”就是全面实施 “十二五”战略,确保开局之年跨越400亿元大关; “抓项目”就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一批项目动工或投产,为企业发展增添后劲; “培优势”就是实施“培优工程”,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动人心魄的时刻已经来临,催人奋进的乐章已经奏响,全体玉柴建设者厉兵秣马,踏上征程,迈向千亿第一春。(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 晏平)
60年时间,完成了从一个如白纸般的 “玉林泉塘工业社”到 “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中小型挖掘机生产和出口基地”的演绎,玉柴人将奋斗不息,孜孜以求,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打造 “千亿级”国际化企业的新追求中,玉柴那特有的文化和企业精神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的确,要实现企业的愿景——为社会提供有如玉般温润、秀美以至于无暇的产品与服务,玉柴人将会投入更多。不过,在一个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条件下,玉柴人实现了一个个的传奇,那么,这种传奇为什么不可以延续下去呢?
成长的记忆
1951年7月,在广西玉林一家以开荒种植并从事农具生产的地方国企——“玉林泉塘工业社”成立。这即为玉柴集团的前身。
1958年,企业接受了试制1140型卧式10马力煤气机的任务。经过全厂员工的群策群力,玉柴独立生产出了第一台完整的动力机械。企业从此步入动力机械行业,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企业改称玉林动力机械厂。
1959年,厂领导和技术部门经过反复论证,决定生产2105型系列柴油机并将其作为企业的主导产品。4月完成全部试制准备工作;6月样机试制成功。同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机械局和玉林专区工业局组织的 “2105型柴油机性能鉴定委员会”对2105机进行了鉴定,认为: “一切符合质量性能要求,同意投入小批量生产,年底投入大批生产”。从此,2105型柴油机成为企业22年的主导产品。
1970年6月22日,广西有关单位决定将玉林动力机械厂改名为玉林柴油机厂。由此,玉柴完成了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二次转折。
1979年,玉柴决定选择6105Q-1型车用柴油机作为产品方向。1980年1月,玉柴对 6105Q-1型柴油机的工艺编制、设计和制造工装等试制工作全面展开。经过数月的努力,4月30日凌晨2时,第一台6105Q-1型样机在产品中心试验室总装完成;5月5日上午5时,顺利运转。该机型及其后续的改进机型成为玉柴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力机型,对推动玉柴的飞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88年,玉柴决定开发具有当时国际水平的新型外销产品WY4小型全液压挖掘机,以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分散市场风险,增强企业活力。1989年10月18日,第一台样机试制成功,通过试验,性能良好。11月初,样机参加了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览及技术交流会。会上,玉柴小型挖掘机获特等奖。
1989年,玉柴共销售6105QA型柴油机7879台,同比增长69.40%;销售各型柴油发电机组767台,销售通达汽车32辆。全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89.95%,首次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跨亿元大关。
1992年6月11日,玉柴与福特公司签订了总价值1611万美元的购销合同,买下了美国福特 (FORD)公司巴西柴油机厂原值1.2亿美元的全部生产设备和全套产品工艺技术。9月9日,生产线设备顺利运抵公司;12月1日,安装设备及调整工程正式展开;1994年7月1日所有设备安装基本完成,8月底,所有设备空负荷联动试车。此次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使玉柴向重、中、轻系列化柴油机生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玉柴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制施新举
1992年7月4日,广西有关部门批准玉柴实行股份制改造,同意工厂募集企业法人股8000万元 (面值),并同意公司股份参加企业法人股流通试点;7月18日,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向有关会员正式发出 《关于定向募集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股的通知》;8月3日,玉柴机器法人股定向募集成功结束;8月6日,首届股东大会召开。至此,玉柴该轮体制变革战基本完成,总厂变成了公司,注册资本为189583646股,玉柴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全额认购109583646股;另外,通过 “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溢价发行8000万股法人股,共募集资金2.4亿元。股份公司的设立,使企业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经营机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玉柴机器集团公司的设立,也为玉柴的事业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3年,4月底,经国家外经贸部审核批准,玉柴与新加坡丰隆科技系统 (英属)有限公司、美国国泰财富柴油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曾王信托 (英属)有限公司、美国高盛(广西)控股 (英属)有限公司、澳门新星控股有限公司 (光大)等5家境外投资者正式签署外资股认购合同;5月17日,公司董事会决定,设立首席执行总裁,由董事长兼任,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直接对董事会负责;5月20日,全部认购资金到位;5月24日,玉柴股份公司正式成为当时中国首家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中国股份制公司采用私募方式发行外资股成功先例,并成功开辟了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通道。这是玉柴在体制方面的第二次重要变革。
1994年初,玉柴着手股票海外上市的筹备工作。经过企业的积极努力与多方的大力支持,使玉柴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后经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严格审计,由美国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撰写招股说明书,并经美国证监会严格审查,于1994年12月16日成功在美国挂牌上市,以每股10美元市价发行750万股,并被认购一空,共募资7500万美元。
一系列的改制举措和资金支持,使玉柴的生产经营质量迅速提升。从1991年起至1995年,玉柴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全国中吨位车用柴油机行业和全国内燃机行业榜首;1994年,玉柴在全国百家最大机械企业中,利税总额排在第七位;在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中,利税总额从1991年的443位迅速上升到1994年的第67位;在全国普通机械行业排序第一位;在农机百强企业中排序第一位;全国内燃机行业排序第一位;1995年8月,玉柴被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中国组委会、国家统计局、中国技术进步评价中心联合命名为 “中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
2006年7月26日,玉柴工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玉柴重工前身)与汉鼎亚太公司签订了增资扩股协议。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汉鼎亚太公司出资3.55亿元,获得玉柴工程公司43%的股权。玉柴工程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按合同约定,增资扩股后,玉柴工程公司的注册资本从23200万元增加到40941万元,增加的注册资本17741万元全部由新股东HanDingYCInvestmentHoldings,Ltd认购。
汉鼎亚太资金的成功引入,为玉柴重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优化公司股本结构、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创造了条件。
研发与创新
2000年11月29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玉柴充分重视和发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先后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博士后和专家,使玉柴在发动机排放、电控、降噪、减震等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迅速达到并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有些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玉柴博士后工作站曾获评为广西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为了创新公司技术研发机制和体系,不断培育和建设研发队伍,构筑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2007年7月20日,玉柴工程研究院正式成立。工程研究院负责玉柴股份公司技术管理和产品开发设计、试验、试制以及产品制造、数据维护、销售技术服务,同时有偿承接玉柴集团内产品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项目。工程研究院聘请了33名国内在内燃机及其相关产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组成了阵容强大的专家委员会,形成一个鼓励学术自由和技术创新的平台。
2007年12月18日,玉柴工程研究院摩擦与润滑研究所成立。该所的成立是玉柴工程研究院创新技术研发机制和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产品研究范围、构筑公司技术和产品优势、创建世界一流工程研究院的强有力举措。
2008年4月16日,玉柴与英国Brunel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立 “Brunel-YuchaiResearchCenter”。Brunel-Yuchai联合研发中心的建立,是玉柴与国际顶尖前沿发动机设计单位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9年3月8日,天津大学—玉柴内燃机燃烧学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此外,玉柴还先后与国内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广西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此举对玉柴的人才引进、产品技术研发以及产品竞争力提升意义深远。
新产品迭出
2006年2月26日,玉柴推出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4柴油发动机,使玉柴在排气后处理技术上成为领先者。
2007年4月,玉柴新研发的YC6T柴油机首次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发动机及发电机组展览会。YC6T是玉柴专门为船舶及陆用发电机组配套而开发的产品,2007月12月试投放市场,船用机型全部获CCS、ZC、ZY、IMO证书,陆用机组用机型获T2证书,使玉柴非道路柴油机的全面升级,至今已投放市场1000多台。
2007年10月16日,玉柴联合上海交大成功研制的城市客车型混合动力问世。这是国内以单轴并联式 (ISG)技术进行城市客车动力总成开发的首个创新成果,引领了下一代新型动力技术潮流。
2007年12月7日,玉柴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国五排放柴油发动机YC6L-50消息发布。该机在国四柴油发动机低油耗低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NOx排放50%,是玉柴比国家排放标准实施提前5年推出的低排放发动机,标志着玉柴在响应国家 “节能减排、提供绿色环保动力”方面再次领跑国内行业。
2007年12月28日,YC6K柴油机成功点火,玉柴发动机家族又添新成员。YC6K系列发动机是AVL公司设计,玉柴工程研究院开发,集成了当今世界最新内燃机技术成果,拥有32项技术发明专利,应用专利100多项,2010年正式向市场推出。YC6K柴油机技术先进,动力强劲,节能环保,使用可靠,结构紧凑,各项技术性能指标遥遥领先国内同类发动机,关键性的油耗指标、比重量指标超越了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玉柴的高端大马力柴油机。
2009年12月21日,玉柴与英国Brunel大学合作的重大成果——“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技术功能实现”发布。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技术实现了可再生压缩空气回收、储存、发动机起停控制。发布会上所展示的样机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台可再生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0年8月23日,玉柴承担的国家863项目 “商用车混合动力总成系统”通过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制且批量投放的采用单轴并联式系统的商用车混合动力总成系统,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2011年6月29日,玉柴再一次创造纪录,率先提前两个阶段推出中国首台欧Ⅵ车用柴油机——玉柴YC6L-60欧Ⅵ样机。欧Ⅵ排放法规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最严格的汽车排放法规之一,欧盟计划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欧洲许多汽车发动机公司也处于产品开发阶段。因此,这一样机的成功推出标志着玉柴已经具备与国际同步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效清洁柴油机的自主开发能力,并掌握目前最先进的柴油机燃烧核心技术。
迈向新征程
2006年,玉柴集团提出了 “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发展战略,力求通过打造绿色动力,节约资源与能源,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玉柴与用户、与公众、与社会和谐相处,共赢发展的理念。
2010年,玉柴集团全年累计销售收入370.49亿元,同比增长36.22%;发动机销量为749671台,同比增长11.13%;工程机械累计销量为7237台,同比增长57.26%。集团核心企业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共实现发动机销售55万台,首次突破50万台大关,增幅达18%;销售收入169.6亿元,同比增长25.9%。
这是玉柴集团在 “绿色发展,和谐共赢”核心理念指导下 “十一五”的完美收官。玉柴集团首次进入到300亿元企业行列,实现了 “5年再造两个玉柴”,玉柴集团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产业及产品结构科学调整,六大产业板块同步发展。其中工程机械板块、能源化工板块和物流汽贸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发动机产品链、工程机械产品链上下延伸,初步实现全系列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05年玉柴集团只是股份公司一枝独秀,而现在过10亿级的子公司已多达8家,各产业板块竞争力大幅增长,发展迅猛,春色满园。
——为玉柴集团 “十二五”发展做了充分的项目及产品准备。玉柴目前在建的15个项目进展良好,为 “十二五”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打造了一支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绩效的管理团队,创造性的劳动群体”的团队体系。无论是技术团队、营销团队,还是管理团队、生产团队、技师团队、服务团队,在玉柴这个大舞台上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2011年,恰值玉柴建厂60周年,全体玉柴建设者厉兵秣马,以专业、务实、创新的精神,在 “十二五”开局之年,向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千亿级”企业迈进。(本报记者 邓继跃 崔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