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现场。李毅中 (左一)、朱高峰 (左二)出席会议。
图为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小组讨论现场。
(上接A2版)
三、2012年重点工作任务
做好明年工作,对于全面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巩固工业通信业发展的好形势,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抓好经济运行监测、生产要素保障、国内外市场拓展,突出抓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质量品牌建设,突出抓好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突出抓好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突出抓好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明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和5%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7%,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6%和28%左右。这些指标是根据中央确定的相关指标研究提出的。主要是既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显现,工业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因素增多,又考虑到与 “十二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引导全系统把稳增长和促转型有机结合,努力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做好明年工作,要注重把稳定增长放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加强产业政策与财政、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有效化解各种风险,防止增速过快下滑。注重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制造业分工细化深化催生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注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统筹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激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注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及时妥善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明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大对消费和投资两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运行组织协调和要素保障,进一步巩固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1)建立健全运行监测网络与预测预警体系,加强工业通信业运行监测和分析,做好信息引导。密切关注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分析工业发展和运行趋势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出政策建议。 (2)指导各地加强煤电油气运跟踪监测,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保障正常供应。抓好重要生活必需品、基本药物、生产资料的生产组织和运行协调。 (3)继续落实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做好节能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试点示范城市和私人购买补贴试点相关工作,研究提出扩大消费的措施意见。引导企业瞄准市场需求改进品种质量,增加有效供给,强化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积极培育数字家庭等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兴消费业态。支持地方和协会开展产品展览会、推介会等产需对接活动。 (4)切实履行工业通信业投资管理职责,制定发布工业转型升级投资指南,有序推进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促进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5)协调落实进出口税收政策,做好应对贸易摩擦工作,提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技术的产品设备出口,有重点、有步骤地鼓励企业 “走出去”开拓境外资源,建设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境外投资合作。 (6)全力抓好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启动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工业转型升级方案,会同有关部门、地方推动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督促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定期公布分地区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拓宽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范围,确定项目指南和年度计划方案,建立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二)大力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促进兼并重组,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提高产业集中度。 (1)加大技术改造工作力度。推动出台国家层面的新时期加强工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制订 “十二五”技术改造方案,协调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完善技改投资指南、项目库和统计体系,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改进资金使用方式,由地方切块为主调整为中央集中使用为主,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装备工业基础能力提升和重点装备产品升级、新型绿色环保建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轻纺工业重点行业技术提升及改造等9个专题,实施一批技改重点项目。抓好项目后评价工作。 (2)把兼并重组作为全年着力突破的工作重点,继续推进重点行业、跨地区企业兼并重组,完善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出台钢铁、汽车、水泥等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推动完善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体系。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协调、管理和服务。引导企业加强和创新管理。 (3)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 “质量兴业”活动。继续开展服装、家纺、家电等行业品牌培育试点,建立品牌培育评价机制。总结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推动建立企业诚信黑名单制度。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顿。 (4)推进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发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加强对产业转移的指导,逐步向点面结合、条块结合转变,防止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规范促进化工企业园区化发展。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共建,推动落实部省 (区)合作协议,做好产业援藏、援疆、援青工作。 (5)加强重点行业管理。深入做好稀土行业专项整治和行业管理工作,发布稀土行业准入条件等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稀土中央财政专项,严格执行年度指令性生产计划,完成稀土行业协会组建,加快推进大集团组建。抓好汽车、钢铁、水泥等产业政策修订和实施,完善汽车公告管理,研究制定支持汽车工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修订焦化、玻璃纤维等行业准入条件。认真做好禁化武履约工作。保持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好烟控履约工作。加强民爆行业监管,抓好工业通信业安全生产指导。
(三)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注重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切实防止盲目重复建设。 (1)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4个专项规划以及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等15个细分领域规划,用好并协调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推动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落实。 (2)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抓好智能制造装备、稀土稀有金属、云计算、新型显示、物联网等专项实施,开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海洋工程装备、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等其他领域专项的前期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好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物联网、重大装备首台套等应用示范工程。推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等配套建设。 (3)进一步做好部省项目对接,抓紧启动一批体现特色优势、带动性强、辐射面广、市场化前景好的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时序,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领域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发展重点。进一步将现有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有条件的地区都要推动设立专项资金。 (4)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以 “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等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的作用,力争在高端装备、信息网络、系统软件、关键材料、基础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实施百项技术创新推进计划,梳理提出100项关键共性技术,集中资源和手段,加强重点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完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快重要技术标准制订,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5)聚焦我部牵头或有政策资金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领域,重点支持基础良好、开展增值税扩围试点的上海市等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向其他有条件地区拓展。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和增值服务企业积极发挥作用。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组织好首届中国工业设计奖评选。
(四)下更大力气抓好工业节能减排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为目标,强化技术和标准支撑,完善政策机制,抓好试点示范,强化管理创新,为实现 “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1)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研究确定和落实年度目标任务,组织开展检查考核。完善界定落后产能的环保、能耗标准,促进形成上大压小、减量或等量置换机制,推动利用市场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分解落实 “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加强工业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控 “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2)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组织实施规划确定的9大重点节能工程、10项综合利用工程、7项清洁生产工程,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示范与推广应用。 (3)组织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制定企业能源审计方案,发布一批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开展能耗限额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检查,研究提出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差别电价政策建议。促进落后用能设备更新淘汰和升级改造,建设一批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实施重型商用车辆油耗管理。 (4)继续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开展关键工艺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创建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加强铬盐、铅酸蓄电池等涉重金属行业清洁生产专项改造,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探索推进产品生态设计。加强电子信息产品、汽车产品污染控制。(5)抓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 “两型”企业创建等试点,推进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等工程建设。 (6)积极推进工业节水约束性指标任务落实,完善高耗水行业用水先进指标、用水限额指标和取水定额指标,加强重点用水企业监管,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建立节约用水约束机制。 (7)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推进节能环保低碳技术、装备、产品、服务发展,开展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成套设备和装备产业化示范。
(五)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组织开展 “中小企业服务年”活动,以支持创新型、劳动密集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抓好已出台各项财税、金融政策落实。推动出台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意见。组织实施企业减负专项行动。 (2)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开展我部与工、农、中、建、交和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和税收政策的作用,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继续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融资服务平台建设。 (3)引导中小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继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和创新能力建设、创办小企业、管理提升等计划。建立健全促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和约束机制。 (4)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培育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推动建设产业集群、中小企业集聚区以及重点行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资质认定、购买服务和资金补助,鼓励和引导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制度。 (5)推进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建设,继续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支持中小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与资金,到境外开展投资并购。
(六)扎实抓好国防重点科研生产任务和军民融合式发展
全力支持国防科工局履行职责,提高核心能力,加快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全面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若干意见,大力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1)做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重大事项组织协调,确保重点型号科研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着力突破重点国防关键技术,抓好重大科研项目监管。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全力以赴完成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载人状态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飞行产品总装集成,加快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设,以工程、型号 “两总”队伍建设为重点,培育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2)建设先进军工核心能力,加强重点型号研制保障和生产能力建设,加大重大试验设施、关键基础产品研发条件以及综合支撑和产业发展等能力建设力度。 (3)加强军工行业管理,抓好武器装备质量、安全生产、安全保密监管,做好军工核安全和核应急工作。深化核与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推进中法天文星和海洋星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4)围绕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军品市场监管,协调推进政府投资、军品税收等政策公平化,引导和鼓励民口企业有序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启动军民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布年度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信息共享目录。 (5)加快军民结合型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军民结合产业布局,加强军民结合产业基地的培育和建设,促进军工与地方经济融合。 (6)指导部属高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办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文化铸校,全面启动 “一提三优”二期工程。支持部属高校加强国防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参与国防基础研究、国防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重大专项。
(下转A4版)
(上接A3版)
(七)加快推进通信业转型发展
适应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向宽带化、移动化、融合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加强行业指导和市场监管,增强通信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推动实施 “宽带中国”战略,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推进3G和光纤宽带网络发展,扩大覆盖范围。以提速度、广普及、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继续推动建立普遍服务资金,深入实施通信村村通工程和信息下乡活动。继续推进TD-LTE研发、产业化及扩大规模试验。积极稳妥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演进,开展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探索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演进路线。 (2)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尽快将试点扩大到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强技术、业务和合作模式创新,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发展。务实推动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型业务发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3)引导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发展,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和管理机制,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和应用平台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引导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设施建设与服务等的发展。 (4)加强电信市场监管,扩大监管领域、调整监管政策、丰富监管手段。加快推进法治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加快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出台新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加大对恶性市场竞争、阻碍互联互通、资费违规等行为的查处。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和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5)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行业管理。建立健全行业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全国网站备案和IP地址资源数据库,提高网站和域名实名准确率,加大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和接入服务管理,防止主导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完善互联网市场争议协调机制,强化互联网网间通信质量监管。加强对微博客、即时通信、应用商店、社交网站等的引导和管理。 (6)加强电信服务质量监管,完善服务规范,加强对标检查,巩固宽带服务、资费收费等治理成果,大力整治企业各类服务窗口。加强资费信息监测,完善网上公示制度。深化电信资费改革,保障用户选择权。 (7)加强对各地通信监管工作的指导,建立和完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机制,提升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增强保障能力。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完善跨省联动管理机制。此外,要加强指导和支持,推动电信企业积极 “走出去”。
(八)扎实推进信息化发展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和深度应用,集中资源打造一批两化融合标杆企业,部署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支持建设一批信息化平台。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等级评估,启动区域两化融合评估试点。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信息化。深入落实两化融合深度行计划,进一步拓展领域、丰富内涵,取得新的成效。办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成果展示会。 (2)提高集成电路、关键元器件、基础软件产业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工业控制、机床电子、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支持网络设备、网络化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等研发与产业化。加强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攻关,务实推进物联网产业化。 (3)加强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抓紧研究制订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战略和相关政策标准,加强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应用推广,加快信息安全产业发展,推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指导做好重要信息系统、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政府信息安全检查,推动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防护工作,做好电子认证服务行业监管。 (4)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全力组织做好重大活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完善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升现有系统业务能力,积极推进技术手段向地方延伸。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和应用平台的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责任。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手机用户实名登记实施。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网络运行安全,加强应急通信管理。提升党政专用通信保障能力。 (5)深入研究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微博客及移动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新业务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建立新技术新业务网络信息安全监测与评估体系。 (6)加强无线电频率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大对非法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监测和查处力度,着重解决危害安全生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无线电干扰问题,切实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做好重大任务无线电安全保障。
做好明年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为完成重点任务提供有力保证。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单位,提高全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深化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成果,进一步发扬勤勉敬业、求真务实、勤政为民的作风,改进会风文风,狠抓任务落实和督促检查,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和水平。各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监督,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继续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后勤条件保障,加强节约型政府机关建设。在各项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部际之间、部省之间、部内各司局之间的沟通协作,增强直属事业单位、部属高校支撑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协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明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稳增长,促转型,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