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调整效果初显 乘用车消费正在升级
稿件来源:本报讯
“汽车工业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尽管今年汽车工业产销量增速放缓,但是从汽车行业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汽车工业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度并未降低。由此可以看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正在初步显现。”日前,中国机械工程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调整是为了长期持续地增长。明年中国汽车产业一定会增长,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地位将不会动摇。” 今年以来,虽然受到了优惠政策退出、油价上调和北京限牌政策出台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国内乘用车销量在1~11月总体汽车销量同比累计增长2.56%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同比增长5.26%,特别是轿车增长高达7%。在2011年车市不振的形势下,全年汽车市场仍然出现了进口车消费剧增、技术流派的合资车型供不应求、汽车产品价值上升,显示出乘用车消费结构升级正在不断深化。 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之一:进口车需求增速惊人 今年的车市显现了一个强烈的对比:国内汽车低迷,而进口车市场增速远高于国产车增速。海关数据显示,前10月我国累计进口汽车82.30万辆,同比增长达27.47%,为国内制造乘用车销量增速的五倍;其中,进口车的上牌量达到惊人的67.2万辆,同比增长29.2%。 在进口车整体增速高企的背后,进口SUV、3.0升排量以下车型的市场高占有率和进口豪华车品牌的异军突起,更是反映出我国进口汽车消费结构的深层变化。 根据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进汽贸)最新发布的《2011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截至10月,进口车中SUV累计市场占有率达到55%,明显高于轿车和MPV的市场占有率 (分别为40%和5%),SUV车型的市场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1~10月,3.0L以下排量车型占整个进口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79%,其中2.5~3.0L排量累计进口量25.74万辆,市场份额最大,占32.3%;今年前10月进口量前15位的品牌中有6个同比增速超过50%,分别为奥迪、路虎、沃尔沃、雷诺、保时捷和凯迪拉克。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曾分析,豪华车在华畅销与五个因素息息相关:一是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的快速增长;二是入门级豪华车在中国的售价越来越接近消费者的心理价位;三是我国消费者对高档消费品有较为强烈的偏好;四是我国换车高峰的到来;五是豪华车经营网络的不断延伸。 中进汽贸董事长丁宏祥认为,随着进口汽车新产品引入数量持续增长、进口汽车排量的逐步下移、进口汽车网络的扩大,2012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将保持平稳增长,增幅仍将高于国产汽车平均增长速度。 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之二:技术流派的合资车型供不应求 汽车消费结构升级还表现在,符合高标准、拥有新技术的外资品牌的合资产品更能吸引消费者,特别是一线城市购买第二辆车或更新车型的消费者。 今年以来,进口车和合资车有众多热销车型在加价销售的同时,库存也十分吃紧。日前,北京亚市商务信息中心部长郭咏表示,11月,京城加价卖车和需要预订销售的经销商比例与上月相比明显提高,尤其是进口车将近83%的商户都加价卖车,需要预订销售的经销商比例也达到了50%。 外资品牌中,动力技术成熟和安全标准严格的德系、日系车仍然是大多数首次购车者的第一选择。亚市的数据显示:在北京,首次购车选择德系车的消费者比例从今年年初的29%增长到46%;选择日系车的占39%;选择美系车的占8%。就中级车而言,亚市副总经理颜景辉此前表示,帕萨特、天籁、迈腾等新款中级轿车11月在亚市的销售中占据了30%的营收份额。他认为这与中级车客户在关心价格的同时,更加关注产品性能、品质的提高有很大关系。 而根据中汽协会的统计,前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凯越、朗逸、科鲁兹、捷达、宝来、桑塔纳、夏利、赛欧、悦动和福克斯。其中,德系品牌车型和美系品牌车型分别占了四个席位,韩系品牌车型和自主品牌车型各占一席。 外资品牌车型之所以如此 “吃香”,这与其在节能、安全方面的优势息息相关。在今年10月新发布的第七批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中,通用牌汽车和大众牌汽车数量最多,分别有9个和13个车型入围。就汽车安全性能看,根据今年已经发布的三批C-NCAP安全碰撞结果,在获得5星安全碰撞评级的17个车型中,大多数都是合资品牌车型。这些技术的优势,最终在市场上都转化为吸引消费者的卖点。 消费结构升级表现之三:汽车产品价值呈上升趋势 根据张小虞对今年汽车行业经济效益的分析,他认为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升级还体现在产品价值方面呈现上升趋势,产品结构和产品价值的升级相互支撑。 从整体产品结构看,向更大型化方向发展的特征表现突出。根据中汽协会统计,前11月,SUV和MPV的销量同比增长18.38%和14.29%,增速为轿车 (7.01%)的两倍多,更是远高于销量下滑9.81%的交叉型乘用车。至此,前11月,轿车、MPV和SUV占整体汽车销量的比重分别为54.56%、2.69%、8.45%,较上年分别增长2.27、0.27和1.13个百分点;而交叉型乘用车占整体汽车销量的比重为12.23%,下滑1.67个百分点。 从单车平均消费的价格看,上移趋势更加明显。其主要体现在,在汽车市场规模没有明显扩大的情况下,汽车购置税和汽车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快增速。根据财政部的统计,今年11月车辆购置税同比增长高达10.2%,在今年相对去年销量仅2%的增长率下,车购税总额大幅提升显示了高价值车型占比增长迅速。 而据中汽协会统计,前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1503.41万辆和1516.06万辆,同比增长 2.66%和3.15%;但同时期国内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工业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在实现同比稳定增长的同时,增速都明显快于产销量的增长。 据统计,1~10月,汽车工业重点企业 (集团)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2%,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72%,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1%,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04%,实现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2.02%。 从理论上来说,单车平均消费价格的上移可能是由整体汽车价格的上涨所带来的,也可能是高端车型的市场份额扩大所致。但是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统计,今年国内汽车市场价格基本是处于稳中有降的态势。由此可推断,单车平均消费价格的上移是由高端车型的市场份额增大所致,这也正好印证了轿车、SUV和MPV三类车型市场份额增高,交叉型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这一现象。 尽管乘用车消费升级在不断深化,但是总的来看,目前我国乘用车消费结构仍呈 “金字塔形”——从产品结构上看,顶端是进口豪华车,中端是大规模的合资品牌,大量的自主品牌处于中低端;但是,从利润分配看,却呈现 “倒金字塔形”,市场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进口车及合资品牌拿走,而国内众多的自主品牌始终处于利益链的最低端。 张小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在产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汽车工业实现了结构调整,这个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当然,他也指出,今年调整的收益基本落在合资企业,因此希望自主品牌明年也能实现结构调整,争取获得更好发展。(本报记者 谌 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