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公安部侦破特大地沟油案件现场。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双汇董事长万隆。 (图片来源:财新网)
不知不觉,2011年已然终结,我国食品工业也走过了忐忑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们看到,全年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据分析人士测算,全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将突破7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将接近5000亿元,税金超过6500亿元。食品工业的整体规模将上一个新的台阶;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重视程度空前。这一年来,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包括整顿违法添加非法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农产品质量、食品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卫生、工商、质检、公安等多部门参与,重点整治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严厉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了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评价,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工业的法律法规等;中央把稳物价作为首要任务,食品价格上涨势头有所回落。
在这一年里,我们也看到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翻陈出新,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喂养瘦肉精让猪多长瘦肉,用粪便和染色剂给燕窝染色谓之 “血燕”,回收馒头和白面馒头加上 “柠檬黄”化成 “玉米馒头”,回收地沟油摇身一变成食用油等让人发指之事件。我们认识了很多闻所未闻的添加剂、怪诞的加工方法,让人觉得吃啥啥不安全。我们还听到很多争议,乳品国标是否被乳企绑架?速冻食品新标是否降低?食醋是否95%为勾兑醋?
究竟是为什么,食品安全问题如此让国人胆战心惊?
有人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是社会进步了,消费品丰富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自身的健康更加关注了;有人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商家诚信出了问题,是商家良心出了问题;还有的人说,是监管者不严,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一个鼻孔出气,唇亡齿寒之关系;还有的人说,是制度、标准、法律出了问题等,事实上,这些都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人。人制定法律、标准;人在加工食品中违法添加,不守诚信;是人在执法;人在被执法。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谨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制定法律法规的目的是为了这十个字,就会更得人心,合民意;食品加工者谨记这十个字,就会把给别人吃的东西当做给自己吃的东西来对待;执法者在执法时,也会想到危害食品安全实则是危害自己生命安全。
因此,在2012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谨记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之痛
瘦肉精
2011年3月15日,央视 《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 《“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 “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流向了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 “瘦肉精”养殖的所谓 “加精”猪,而且收购价格比普通猪还要贵一些。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瘦肉精”事件发生后,河南警方对于此类案件高度重视,抓获了一大批涉案人员。2011年11月25日,河南省法院举行发布会宣布对涉及 “瘦肉精”生产、销售和生猪饲养、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59案114人全部审结,其中一人获死刑。
★点评:
瘦肉精事件被曝光后,我每次买肉便养成了个习惯:选那种肥肉比较多的。每逢看见瘦肉非常少的一块肉,我还要仔细问问超市工作人员,这肉是否经过检测了的?而看到火腿肠,不管是不是双汇,都不敢吃了。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像我如此神经,但我相信,自从瘦肉精事件后,人们便开始重新审视猪肉身上的肥瘦比例。
染色馒头
2011年4月初,央视 《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馒头经检测,检出 “柠檬黄”;两个批次成品中的甜蜜素含量超标。后经查,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工人在制作玉米馒头的时候,把回收回来的白馒头、玉米馒头倒进和面机里,加入柠檬黄的着色剂,就变成玉米颜色的馒头。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种类是烘焙/炒制坚果与籽类,并不包含发酵面制品。
★点评:
加入柠檬黄,白馒头变成玉米馒头。很难想像,就在几毛钱的馒头上,商家也能做如此大的手脚。
塑化剂
2011年4月,台湾岛内卫生部门例行抽验食品时,在一款 “净元益生菌”粉末中发现,里面含有DEHP(塑化剂),浓度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追查发现,DEHP来自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起云剂内。
2011年5月23日,台湾卫生部门通报称,岛内最大食品添加剂供应商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在食品添加剂 “起云剂”中非法添加可致癌的塑化剂DEHP。随后,另一家起云剂供应商宾汉香料化学公司也被曝光非法添加另一种塑化剂DINP。很快, “塑化剂”从台湾普通消费者一无所知的专有名词变为当地媒体的每日头条,演变成一次席卷全台的 “塑化剂风暴”。
“风暴”传感至大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要求各地 “全力封堵此问题食品”,国家质检总局在第一时间规定 “自2011年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卫生部也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列入 “黑名单”。
以DEHP为代表的有毒塑化剂,已被证实会干扰人体内分泌,损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长期大量摄取还会导致肝癌,被台湾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
★点评:
民以食为天。台湾塑化剂风波的暴风扩散,让民众惴惴不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经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在应对和处理 “塑化剂危机”问题上,相关部门是果断和得力的。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上,“主动出击”,加强宣传,一追到底,并以此为契机,完善制度建设,提高防范意识,堵塞管理漏洞,筑牢食品安全的层层防线才是王道,毕竟什么也比不上民众的安全与健康。
“问题血燕”
2011年8月15日, 媒体报道,近日浙江工商部门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最高达1.1万毫克/千克,比照国家强制性限量标准,最高超标350倍之多。据初步调查,浙江市场上销售的血燕产品多从广东、厦门等地进入,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家。据初步统计,此次抽检涉及浙江全省各零售店 “问题血燕”达20万克,约3万多盏,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
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我国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严格限制添加亚硝酸盐,仅允许生产腌熏肉等制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最高熏制火腿残留量也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
马来西亚燕窝商联合会主席马兴松在新加坡 《联合早报》上披露,不良商家偷偷以燕子粪便将廉价燕窝熏至血红色,而此 “血燕”含有超量的亚硝酸盐。也有一些经销商承认,他们在杭州市场上销售的血燕,其实是对白燕窝进行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硝酸盐。
★点评:
血燕只是个传说。很多人相信,血燕是燕子最后一次筑窝时吐出的血丝而成。正是这美丽的传说,加上血燕是燕窝中的极品,甚为稀少,才让人们对于血燕趋之若鹜。其实,很多食品安全事件,虽说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商家,但是消费者们一味的去追求稀有品,相信传说,不接受和尊重自然的赠予,因为这种消费心理,反而花了钱,伤了身体。这类事件比比皆是。
地沟油
地沟油一直是近年来公安部门严打的对象,2011年9月媒体曝出,公安部侦破特大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案抓获32人。成功捣毁济南格林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河南郑州宏大粮油商行等利用地沟油生产、销售食用油 “黑窝点”6个,查获非法生产线两条、地沟油炼制的食用油100余吨、已灌装假冒品牌食用油100余箱。
2011年12月12日,公安部网站再次发布信息称,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的打击 “地沟油”犯罪破案会战成效显著。三个多月来,各地侦破利用 “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700余名,查实涉案油品6万余吨;打掉涉及全国28个省份,集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销售等多环节于一体的制售 “地沟油”犯罪网络60个。
★点评:
这几年,打击地沟油公安部功不可没,口号也越来越响。可是滑稽的事,就在公安部发布打击地沟油成果显著的信息的后一天,2011年12月13日,卫生部网站发出告示,称现公开征集 “地沟油”检验方法。据悉,公安部门在浙江宁海曾查获了大量 “地沟油”并送检,但是按照目前现有标准,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将公安部的打击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所以,打击地沟油,目前最要紧的事,是制定出行之有效的 “地沟油”检验方法。
黄曲霉毒素
2011年12月26日,媒体报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外发出 《关于公布2011年17类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根据检测结果,蒙牛乳业 (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黄曲霉毒素M1为已知的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性。另一款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长富纯牛奶(精品奶)也被检出黄曲霉素M1不合格,实测值为0.9μg/kg,较标准超标80%。
黄曲霉毒素是霉菌的二级代谢产物,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损伤肝脏,有很强的致癌性。
★点评: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的问题总是此起彼伏。知名乳企蒙牛乳业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这个数字着实让人吓了一跳。这个牛奶,国人还要不要喝?都说牛奶营养价值好,补这补那,但补来补去,让婴儿性早熟,再来个致癌的试试。中国乳品问题层出不穷,何来的强身健体之效?
食品风云人物
老谋深算:双汇董事长万隆
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 “瘦肉精”猪肉,当天下午双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封住跌停,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 自2011年3月15日起至2011年3月31日,影响销售15亿余元,济源双汇直接损失预计3000余万元。但无论当时处以怎样的风口浪尖,双汇董事长万隆仍表示, (双汇)“十二五”投资计划仍然剑指200亿。足见万总的定力几何。
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双汇的股票不久就复牌,在全国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交流大会上,双汇依然作为企业代表发言。瘦肉精事件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梳理应对双汇危机过程,万总的老谋深算不可小觑,是个耍计高手。
死咬 “瘦肉精”属个人失职。2011年3月17日双汇集团就 “瘦肉精”事件发布声明,称将召回济源双汇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
将责任推给养殖业。尽管公司为济源双汇的检测手续形同虚设向公众道歉,但在多个场合,双汇集团高管却强调自己是 “代人受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生猪养殖业秩序混乱和动物检验检疫标准过于宽松。
双汇万人誓师大会。2011年3月31日,双汇召开 “万人职工大会”,会上竟有人高呼 “万总万岁!双汇万岁!”且高呼4次都无人制止。本该是双汇致歉、反省的场合,后来竟演变成带有崇拜色彩的崇拜会了,有点让人摸不透了。“万岁”用在万总身上,可见他的影响力了。
区域经理现场嚼火腿肠。2011年4月6日, “瘦肉精”事件下架20多天后,双汇熟肉制品在重庆市各卖场重新上架。为证明重新上架的产品安全放心,双汇集团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
万总的足智多谋,确实避免了双汇成为下一个 “三鹿”。
“爱国青年”:郭成林
2010年10月23日,因在数个网络论坛和自己的博客上发布题为 《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指金龙鱼的食用油产品使用转基因作物,严重危害健康,会致人丧失生育能力,并使用 “断子绝孙”等表达,郭成林被深圳和北京警方联手拘捕。2011年6月3日,该案正式开庭审理。
2011年7月14日在深圳市南山区法院一审宣判,郭成林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万元。
经查明,2010年9月,任职于北京赞伯营销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的郭成林刚与金龙鱼的竞争对手山东鲁花集团签订商业协议,为鲁花的食用油产品提供整合营销服务,该项目正是由郭成林负责。根据判决书中的陈述,赞伯的服务费用为180万元,鲁花已支付了其中100万元。郭成林在案件供述中证实了自己在赞伯公司就职和负责鲁花集团营销项目的事实,而该篇涉案网文亦是从他的办公电脑发出。
《金龙鱼,一条祸国殃民的鱼》这篇文章,记者也看过,当时也是看的热血沸腾的,极富煽动性。郭成林渲染的金龙鱼的危害,跟爱国情绪结合在一起。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有媒体采访过郭的妻子,其妻也力证郭是个爱国青年,是个富有公益心的人。到底是为了公益还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审判结果或许是个解释。
此外,这个案件还跟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有关。因此变得跟科学界也联系在一起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还有许多除郭成林之外的专家反对转基因食品。不知道一个郭成林倒了,是否会有千千万万个郭成林站起来,那样郭成林或许真是个爱国青年。
冤大头:王建忠
2011年8月份,因曝出市面上出售的山西老陈醋95%都是勾兑醋的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被该协会责令辞去了副会长职务。原因是,王建忠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协会的声誉,严重侵犯了山西省食醋生产企业的名誉。不仅如此,该协会还扬言,保留对王建忠提起诉讼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可王建忠却满腹委屈称,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根本不是我表达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山西95%以上的醋是添加了国家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
王建忠表述的是,勾兑醋还分两种,一种是冰醋酸勾兑的,一种是加苯甲酸钠防腐的,放添加剂的占了95%,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纯酿的6度老陈醋,几乎就不多,其占市场份额不到5%。
彼时,勾兑醋风波闹得沸沸扬扬。记者也做过有关此篇话题的报道。
事实上,根据国家规定,食醋分为酿造食醋和配制食醋,酿造食醋是指单独或混合使用各种含有淀粉、糖的固料或者酒精进行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食醋是以酿造食醋为主体,酿造食醋占50%以上,再与食品级的冰乙酸、冰醋酸以及食品添加剂等混合配制而成的调味食醋。这些醋中的食品添加剂都要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有关标准规定。如果是按规定生产的,不管是酿造的还是配制的食醋都是符合安全标准的。
记者走访超市,调查市场发现,醋市场,有不同度数的醋,有老陈醋,有陈醋,有香醋,保宁醋等各个地方产的各种醋。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是6度以下的醋,6度以上的醋因为醋本身的特性,并不需要防腐。而6度以下的醋大都会添加一点防腐剂,以保证醋的质量。所以,加了添加剂和食用冰醋酸的醋市场份额占了大多数。
而报道中所称的勾兑醋,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会总干事卫祥云表示,勾兑只是液态食品加工的一种工艺而已,即便是酿造食醋在生产过程中,也会用到勾兑工艺。
这样说来,王建忠所说的95%是勾兑醋,其实是可以说的通。
食品标准之争
乳品新国标
1986年颁布的GB6914-86《生鲜牛乳收购标准》规定,生乳中细菌总数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每毫升低于50万个,二级每毫升低于100万个,三级每毫升低于200万个,四级每毫升低于400万个。生乳蛋白质含量每100克不低于2.95克。2010年公布的新版 《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将生乳中细菌总数规定为每毫升低于200万个。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生乳蛋白质含量为每100克3.0克以上,菌落总数普遍为每毫升20万个以下。
2011年11月底以来,媒体上关于乳品新国标的质疑很多。乳品国标是否被企业绑架?新国标标准降低还是提高了?针对相关质疑,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称乳品国标不可能被企业绑架,企业代表只参加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立项与起草环节,根本没有参与征求意见、审评报批等环节。再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秀梅说: “老国标将菌落总数分4个等级,Ⅰ级低于50万个/毫升。新国标将最低门槛调整为200万个/毫升,实际要求更严了。”
★点评:
乳品国标之争,正是从侧面反映了国民对国内乳品的极为不信任。我想,国内乳企要做的不是压低乳品国标的标准,而是,如何最大化地做好自身乳品的质量。这才是赢得国内消费者青睐的关键之所在。要知道,欧盟与美国的最低标准是10万/毫升,相比较而言,显然我们的标准是相当的落后。国民为什么喜欢千里迢迢去购买国外的乳品?也正因为在国外乳品的标准高和完善,吃的放心。
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1年10月份以来,思念、三全、湾仔码头相继被查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在被查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合格后,媒体报道称,思念方面曾表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目前正在公示的新国标中,允许存在一定量。此番表态,也引起了社会对准 “新国标”降低标准的质疑。
现行国标中,速冻食品的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但在正征求意见的准 “新国标”里,却规定了可以检出的限量值。
面对社会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再遇 “降低门”的质疑。卫生部解释称,现行标准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不得检出,是微生物定性检测方法,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真实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与国际上食品中微生物控制和管理方式有明显差距。
于是,在征求意见的准新标准中,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 (简称ICMSF)的 “三级采样”方案,用多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是科学合理的。 “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是误读”。
★点评:
卫生部的解释或许并不牵强,因为这个菌种,确实广泛存在我们的接触生活中,而且速冻食品经过高温煮熟之后,这个菌种很容易就被消灭,所以,危害人们身体的可能性就很小。但是人们总是向往完美的东西,允许有这个菌,总是比彻底不允许有这个菌存在要差。而且,老的标准实行了那么多年都能实行,新的标准偏偏在速冻食品曝出此类问题的时候出现,就更是火上浇油了。
食醋勾兑风波
2011年8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栏目就此事采访了山西醋产业协会副会长王建忠。王建忠表示:市场上销售的真正意义上的山西老陈醋不足5%,也就是说,消费者平常吃的基本都是醋精勾兑的。”而且在勾兑醋中, “一种是冰醋酸勾兑的,一种是加苯甲酸钠防腐剂的,放添加剂的占了95%”, “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老陈醋 “几乎就不多”。
消费者随即醋翻,质疑山西老陈醋的质量安全。此后,由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制定的山西老陈醋产品质量标准通过国家标准评审。送审的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西老陈醋》国家标准即新标准中规定,将总酸由此前的4.5度、5度、5.5度全部调至6度,全部取消添加防腐剂,取消保质期。
★点评:
为了全部变为 “酿造食醋”,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制定的山西老陈醋新国标,将总酸由此前的4.5度、5度、5.5度全部调至6度,全部取消添加防腐剂,取消保质期。
在勾兑醋的风波的风头上,山西老陈醋新国标的通过对于老陈醋的品质、名誉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但是在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会总干事卫祥云看来,山西省醋产业协会制定的新标准或为作茧自缚。因为在国内,有很多种类的醋。有3.5度到6度的醋。而且随着80后、90后的年轻人逐步成为消费主力,6度的酸因为酸度太重,并不能完全迎合他们的需求。老陈醋将酸度锁定为6度,从应对市场变化这个角度或为画地为牢。(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吴园园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