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花儿同样香
稿件来源:本报讯
“大西洋两岸债务危机联动,给世界经济平添诸多不确定性,严重恶化了发展环境,全球市场被阴霾笼罩。”事实上,国外媒体的这一评论所表现出的担忧很具普遍性。尽管,目前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对工业发达地区实体经济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但不时传出的利空消息,对市场的信心的确造成了实质性的挫伤。而在股市持续低迷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双重挤压下,全球消费市场的萧条并不容易在短期内得到逆转。在这种背景下,实体经济要独善其身恐怕并不容易。不过,在当今世界所处的 “动荡与变革,调整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特别是国内所致力追求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而言,或许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发展机遇。 “引进来”已难溢出 30多年来,为吸引资金、技术、设备,拓展国际市场渠道,创造外汇收入,同时增加就业机会,中国吸引国际直接投资 (FDI)的总规模已超过1万亿美元。而FDI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技术外溢与适度的技术转让,对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无疑产生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国内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甚至对国外企业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时,FDI开始越来越多的采取独资经营方式,合资企业中的外方也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控制企业的股权,以达到保守技术秘密,保持竞争优势,进而控制国内产业并对市场形成技术垄断的目的。比如国内的盾构装备领域,尽管合资企业遍地开花,但由于受外资掌控,中资方面主要是在扮演输出劳动力和市场的角色,对产业的核心能力无从获取。而由于市场多为所谓的合资产品占有,使得国内自主技术的发展受到直接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FDI对国内自主技术的成长还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打压。 应该指出的是,在提倡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过程中,再依靠曾经习惯的 “市场换技术”抑或是其它什么换技术,在操作难度上已明显加大甚至是不可能。那么,产业发展形式的选择就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走出去”成为必然 事实上,随着产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走出去”实施全球化的发展战略,目前已经成为许多国内装备制造强势企业所致力的,尤其是在国内的产业体系对结构性升级形成制约时。而欧债危机或许成为 “走出去”的一个良好契机。对此,渣打银行瑞士总裁杰瑞米·帕里奇就指出: “欧洲深陷主权债务危机,这对中国企业而言,是投资欧洲的良好机遇,因为成本低了,而且,欧洲期待海外投资的欲望强烈。”而统计数据也证实中国企业的确在加快进入欧洲市场的步伐。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对欧洲地区企业的境外并购交易出现大幅增长,仅上半年就完成了30宗,而2010年仅有27宗。不过,在欧洲投资的成本较高,因为欧洲法律完备,在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要求严格,此外,对投资主体的构成上也较为敏感。央行副行长易纲前段就表示:在欧债危机中,最好的投资是私人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较于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中铝收购澳大利亚力拓的收购失败案,吉利控股“蛇吞象”式的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案例颇为耐人寻味。 之所以比较过分地强调 “走出去”,进入工业发达地区的市场,主要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走向需求、技术、产业链层次更高的市场才有意义,也容易达成目标。要使高端装备在发展过程中构建起商业化模式,并具备竞争力,了解并熟悉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赖以强大,并能够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制度保证、经营理念以及运作模式,拥有更专业、更职业的人力资源,利用更高层次、更为经济和效率更高的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于全球制造业资源之上的高端装备产业链,将国内外的不同成本优势加以整合放大,显然是值得努力追求的选项。而要实现这一点, “走出去”发展产业,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技术资源那么单一,更为必要。尽管,这对于相关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实施的难度也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稳步推进,以市场化的要求具体操作应该是必须的。 购买技术,再购买技术,直到买不到为止。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为追求目标的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显然不能再将这种习惯进行到底。那么,从 “走出去”为开端,到 “走进去”,进而是“融进去”,以赢取产业包括技术的永续进步与发展的内生性钥匙,将是可行的吗?现在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当以往的经验成为负担,当惯性与固守的行为方式已经谈不上效率时,选择一条与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模式截然不同、而与全球市场及价值观接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的路线,或许更有现实意义,无论它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本报记者 邓继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