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的绿色“封面”
稿件来源:本报讯
“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山东省兖矿集团如一部精彩大书。 稳定本部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本运作、技术输出、品牌维护等方式,顺利完成了数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资源并购,使兖矿逐渐成长为一个现代化程度高、国内国际两大资源优势互补、矿产种类丰富、具有一定行业话语权的跨国矿产企业。更让全国、乃至世界为之惊叹的是,这部精彩大书有着一张喜气盈人的 “封面”——绿色矿业建设。 年末岁初,让我们走进兖矿本部济三矿和兴隆庄矿,一起细细品读这张绿色 “封面”的美丽。 济三矿表情“一化五园”传达专注与自信 年初,国土资源部公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济三矿榜上有名。 追其原因,不仅仅因为济三矿社会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还因为矿井品牌形象的持续提升,先后荣获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华环境友好煤炭单位、全国煤炭环境保护优秀单位、全国煤炭行业惟一一家 “经典矿山”、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企业、中国煤炭工业最高奖 “太阳杯”、中国建筑行业最高奖 “鲁班奖”、全国煤炭冶金系统企业信用、信誉AAA级单位等90余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 荣誉背后是其切合实际的独特做法。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同步推进的原则不改变,生态文明理念以引领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理念不动摇。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优化生态,构建实施了生态文化建设工程及绿色洁净生产园、循环利用产业园、青山绿水工业园、低碳发展示范园、平安富美和谐园 “一化五园”绿色生态文明矿井。 加大资金投入无疑为打造绿色生态文明矿井注入活力。集矿井水、生活污水、电厂工业废水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系统,年污水综合利用量730万立方米;处理后的水用于电厂、选煤厂生产和矿井厕所冲刷、绿化喷洒、消防用水等,实现中水100%复用;实施井上下清洁生产,严格控制井上下尘源污染,改变了传统煤矿脏乱差的落后形象,掘进矸石不上井,则更大程度上杜绝了地面堆矸对环境的污染。 兖矿首家建立井下供水站,每年减少矿井水上井处理153万立方,年节约供水费用373万元;建立应用井下矸石充填系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系统、粉煤灰注浆系统,形成以矸石井下充填-煤炭副产品发电-电厂余热供暖、废渣喷浆-废水综合利用为主导的内部循环链。注重环境保护,实施矸石充填塌陷区复垦造田、堆矸绿化造景,优化美化矿井布局,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的交相辉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为职工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兴隆庄矿年轮工业旅游示范点的使命与担当 走进兴隆庄矿,花团锦簇,绿草如茵,亭阁廊榭,喷泉水景;一街一道一壁画,一山一水一长廊。这是兖矿集团兴隆庄矿履行企业绿色责任,大力普及环保知识,创新节约资源能源活动,推行洁净生产、循环经济、生态发展呈现出的新景象。 实施绿色开采。这个矿根据矿井开采储量,科学优化采矿设计、采场布局,制定落实厚薄和边角煤合理配采接续规划,抢抓生产接续准备,大力推进科技兴煤,推行无煤柱开采技术,探索实施铁路下、道路下煤炭开采,减小基岩柱厚度,提高工作面开采上限,最大限度地外延停采线,减少资源浪费,节约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努力延长矿井服务年限。2010年,采区平均回采率达到81.9%,比国家规定提高6.9%。 重抓节能减排。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实施煤泥热电厂静电除尘与湿式脱硫等污染物减排工程,加强供水、供暖、供电、通风和排水系统优化、高耗能设备改造、绿色照明灯节能工程,推广变频调换、余热利用和分类集中检修等,提高资源利用和节约水平。加强煤炭综合利用,建成年设计能力5000万标块的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年消耗矸石约30万吨,节省标准煤9900吨,节约耕地29亩。 突出生态文明。这个矿对采煤引起的地表沉降综合治理进行研究,实施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程,加强塌陷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累计复垦土地1.81万亩。 荣誉为证。先后被命名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全国花园式单位”、 “中华环境友好型煤炭单位”和 “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 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兖矿牢记“产能不忘节能,治污更须防污”的社会职责,将保护和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定为发展之本,在创新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煤炭、煤化工、电铝制造三大主业的同时,生产经营全面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与经济增长并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共赢,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效益综合考核。 这是一个 “高耗”团队的绿色年轮,也是一场科技创新接力赛。这张绿色 “封面”,使兖矿拥有了绿色环境,更将铸就美好未来。(周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