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是兴替
稿件来源:本报讯
龙年春节前去了趟台湾。正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的时候,八天时间走马看花。总的印象与长期以来从各种媒介看到的台湾大致吻合,除去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不谈,比较深切的体会有两点。 一是感受得到上代人为台湾经济打下的基础。作为资深小康,台湾的崛起固然有其偶然与必然的诸多要素,但很重要的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系列基础性建设。我们此次参观的中山高速公路,是当年的十大建设之一,贯通台湾南北400多公里。当初建设时困难重重,几乎是在陡峭的悬崖上于大理石中凿出一条高等级公路,当时跑的车不多,而且现在游客参观的那一段还是因故作废了的,曾被诟病是一个超大型的养蚊场,但后来证明当年建设者的眼光。 二是感觉得到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说白了就是切实的利益诉求,主导了民众的政治选择。马英九以领先80万票胜出,大家都说赢在了两岸政策上。三通通到大陆的市场,ECFA大幅推进了两岸经贸,就连台南的果农小贩也感受到大陆的优惠,而以日均数千人次陆客带来旅游经济的繁荣,更使台湾全岛感同身受。 我们的地陪是位四十余岁的李姓台湾人,导游时他讲了自己的故事。李先生的父亲是河南人,十几岁时被国军抓了丁,稀里糊涂到了台湾。后来退伍,在台娶妻生子,挣钱发了点儿财。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岸局势松动,老李先生便换了些小金条,携浮财衣锦还乡。那时大陆乡下尚且封闭贫穷,把老李的还乡还真当回事,甚至给他划出一块地。老李很感动,把金条散了,盖了栋小楼,安心在老家住下来,直至去世。 但小李在老家处理父亲的后事很不顺,据他讲有亲戚勾结当地权势,私分其父的遗产。而小李先生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自此对家乡河南有了看法。之后在台湾的朋友纷纷去大陆做生意,而李先生却因成见错过机会。 十余年来他专心从事旅游行业,已经小有所成,还开了家自己的公司。恰逢大陆对台旅游开放,导游李先生的工作格外繁忙,当然钱也赚得多了。他告诉我们,自己是投国民党的票的,当年在河南老家的遭际以及怨怼,已经逐渐淡忘,而与生俱来的对中国的认同愈加占了上风。不仅因为身世的缘由,也因为切身的利益,他不希望两岸关系变坏。我们在台湾几天,碰到的当地人,交谈起来大都也持相同观点。有趣的是,据说给我们旅行团开车的司机师傅是挺民进党的,尽管平时几乎不碰面也极少说话,但他还是很尽职,毕竟是吃这碗饭的。 所以,无论过去的恩怨情仇多么纠结,也不管今天意识形态多么不同,经济的链条却是如此强大,一旦上了道,想急转弯都困难。普通百姓看事情不过就是切身之益切肤之痛,但千千万万人最终形成的意愿,就会左右历史。所谓水到渠成。 今年国内外经济开局后形势愈加复杂,大家对未来中短期经济走势都十分关注,总的评价是首季持续遇冷下滑,二季度甚至更晚些会逐渐回稳反弹。其实与上文同理,中国经济的发展局面,是基于13亿人共同参与实践的结果,对于走势的判断,最方便可靠的办法是在自己身上寻找答案,看看我遇到了什么,准备做什么。可有趣的是,往往从市场一线来的人坐了一屋子,听整日关在书斋里的人天花乱坠地诌,从这个曲线那个公式中寻找市场走向,那些危言耸听的末日判断,我们听到的还少吗?中国有13亿人,他们每天事照做,饭照吃,只要这样的和平生活不被打乱,中国经济坏不到哪里去。这就是我从台湾回来以后的一点感想和联想。(杨 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