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
稿件来源:本报讯
极寒、暴雪、加之持续的债务危机而导致的经济疲弱不堪,似乎使欧洲实业界面对来自中国企业的收购诱惑,渐渐失去了说 “不”的底气。尽管,它们更多的属于某一细分行业的领导者,但其所拥有的技术、品牌以及市场网络等资源,已经足以令中国的收购方兴奋不已了。 2012年新年伊始,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宣布,以3.74亿欧元获得全球豪华游艇巨头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的控股权。1月31日,三一重工宣布,其与作为少数股东的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100%股权。也是在同一天,广西柳工发布公告,宣布斥资3.35亿元并购波兰工程机械企业HSW的工程机械事业部。此外,徐工机械也宣布将并购全球另一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的施维英公司。 没人知道,开年之初的这种密集式企业跨国收购活动还能延续多久,不过,对于那些对增长和做大极为痴迷的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而言,提速国际化几乎成为必然的选择,进而变得常态化。 事实上,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装备制造领域,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产业的基本特征。在相同产业生态环境下共享几无差异的社会配套体系,使得国内企业之间的产品,基本处于一种同质化下的竞争状态,如果说有差异,也大多体现为经营手段与策略的不同抑或是财务能力的强弱方面。这就导致了在许多产业领域形成了竞争僵局。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基本上被分割完毕。尽管,不能完全无视品牌、操作能力等因素的作用,但所谓 “中间力量”的顽强,使那些龙头企业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狭小。 那么,在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在现有的制造体系尚不能支撑产业结构向上升级,而企业对技术附加值变得敏感时,而且,外部技术与市场资源又出现了适时的松动,推进全球化自然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绝佳选择。这不仅有助于向全球释放产能以保增长,还能实现与全球领先技术的一次性同步接轨,克服国内技术领域发展迟滞的短板。就像三一重工董事局主席梁稳根所表示的,通过此次合作,三一重工将获得代表全球顶尖技术的德国制造产品标签以及普茨迈斯特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销售网络。考虑到在普茨迈斯特公司并购战中,还有卡特彼勒、小松等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巨子的身影,使三一的收购更多了些其他意味。 事实上,此次三一收购普茨迈斯特在评论界褒贬不一,尤其是围绕收购时机上。不过,更多观点关注的是三一重工如何把握收购后的融合问题,而这种融合显然是全方位与可持续的。 的确,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实业界对华的技术输出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2011年,仅德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就接近550亿美元。面对这种形势,顺势而为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但另一个问题似乎也值得讨论,那就是,在有效获取外部技术的同时,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国内的技术能力实现真正的突破与提升。毕竟,中国技术的内生能力是不可能靠购买来实现的。(纪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