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推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政策,日渐趋紧的房产政策对建材行业造成冲击的同时,重磅推出的安居工程又为内忧外患的建材行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资料图片)
2011年上半年又建成投产了13条玻璃生产线,新增产能5400万重箱,目前仍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项目。这些生产线若全部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导致全行业亏损、并造成资金、资源的巨大浪费。 (资料图片)
编者按:
如果把2011年的建材市场比喻成一场足球赛,建材工业在上半场表现十分出色,需求超预期;但下半场一开局出现了下滑——传统淡季再加上CPI高企、资金紧缩、保障房缩水、重点工程缓建停建等背景,负面消息放大。
专家预计,2011年全年建材工业增长速度达到27%,规模以上建材工业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铅华退去,建材市场的增长已经从高速转向了平稳,在这份平稳中,让我们总结一下2011年建材工业的那些人、那些事。
年度十大新闻
1、保障房建设给建材行业带来新机遇
国家 “十二五”规划推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政策,日渐趋紧的房产政策对建材行业造成冲击的同时,重磅推出的安居工程又为内忧外患的建材行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2011年11月1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截至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工程将会带动水泥、玻璃、陶瓷、家居装饰用品等建材产品的快速增长,对于建材行业是巨大利好消息。
2、电荒限电让建材企业大面积停产
从2011年1月开始,我国多地连续出现 “电荒”现象。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中部省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东部的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市均不同程度地遭遇缺电危机。其中,浙江今年遭遇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
电荒及地方主管部门随即采取的拉闸限电措施的出现,给2011年的水泥、玻璃等行业带来巨大而沉重的影响。笔者通过对2011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一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多数的水泥企业基本上都没有 “全年正常”生产的记录,有些企业甚至在一年时间里正常运转还不到200天的时间。
同时电荒也使水泥、玻璃等产品的过剩产能,得到有效抑制。
3、 “建材下乡”试点扩大
2011年9月,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五部委联合下发 《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2011年试点地区扩大为5个,北京、天津、重庆成为新入围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将继续推动水泥下乡,积极推广使用散装水泥,对使用节能建材产品和采取节材措施的农民予以补助,同时还提出加强建材下乡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建材下乡产品价格管理、畅通建材流通渠道等7项要求。
4、 《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炉
2011年11月,工信部制定并颁布了 《建材工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建筑材料、非金属矿业等5个行业的子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为建材行业未来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5、高铁与房地产市场影响建材需求
2011年7月23日,甬温线动车事故的发生,铁道投资额逐步减少,高铁项目部分停工、完全停工的消息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同时,受到限购令、信贷控制、提高利率、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等政策综合作用的影响,2011年的房地产市场显现出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双双下行的局面。
受上述双重因素影响,绝大多数企业大喊 “水泥卖不出去”,企业的胀库问题也是愈发严重。
6、走出去成行业发展必由之路
建材龙头受困产能过剩,走出去成行业发展必由之路。2011年5月底,印尼商报引用中建材水泥事业部马明亮声明, “我们正在致力于与当地企业合作,分别投资3.5亿和0.5亿美元建设一家水泥生产工厂和玻璃制造工厂。”指中建材计划未来两年内在爪哇岛建厂。
2011年8月31日,中材股份总裁李新华称,在全球布局是中材股份的发展趋势,因公司本身已有不少产品出口海外;海外并购能将公司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同时亦可协助被并购企业节省成本。公司正就收购多个欧美的水泥技术装备及新材料领域项目进行洽谈,人民币升值,加上欧美国家受债务危机拖累经济走疲,海外资产价格在中国企业的眼中更为划算。
建材工业联合会指出,作为多个主要产业的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50%以上的建材大国,必须具备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贸易渠道,并在国外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打入国际市场将成为建材企业拓宽市场渠道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国建材协会会长乔龙德曾在七省 (区)建材行业协会会长联席会议上提出:加强与国外联手,必要时可在国外建设生产基地,办实体。
7、反倾销推倒建陶出口多米诺骨牌
2011年6月2日,韩国复审裁定征收中国瓷砖生产企业9.14%~29.41%不等的反倾销税率,并将征税延长3年。此次最高税率比2005年高出4倍多。韩国是中国陶瓷出口的第一大国,占总出口额近两成。同日,泰国确定对华出口陶瓷砖反倾销平均税率为4.58%。
7月27日,阿根廷对华瓷砖反倾销正式立案,以巴西为参照国,提出倾销幅度高达631.63%的申诉。中国陶瓷产品占阿根廷市场比例近半,遭遇当地产业协会与3家企业提出反倾销申诉。
9月15日,备受关注的欧盟对中国瓷砖反倾销案终裁结果出炉,部分企业最高被征收69.7%的惩罚性关税,为期5年。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瓷砖生产市场的欧盟,此前已成为中国瓷砖的第三大出口市场。
目前世界瓷砖生产国按产量排名依次为:中国、巴西、印度、土耳其、伊朗、意大利、越南、西班牙。其中除了伊朗以外,其余的都对中国提出了反倾销或提高了关税。而2010年中国瓷砖出口的十大目的国沙特阿拉伯、美国、韩国、阿联酋、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巴西、马来西亚。其中一半对中国瓷砖进行了反倾销和提高了关税。
8、玻璃行业无序扩张产能过剩
2011年上半年又建成投产了13条线,新增产能5400万重箱。目前仍有30余条在建和拟建项目。这些生产线若全部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导致全行业亏损、并造成资金、资源的巨大浪费。
8月中旬,中国建材协会会长乔龙德给国务院主要领导写信,专题报告了当前我国平板玻璃行业存在问题。国务院主要领导做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认真进行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从严控制拟建项目。
10月 12日,发改委发布 《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专项清理的通知》要求对国发 [2009]38号文出台后审批建设以及拟建平板玻璃生产线项目进行全面清理:拟建项目一律要求不得开工建设,对未按规定核准建成但未投产项目一律要求不得点火,对现有、在建平板玻璃生产线项目进行逐线检查。
11月9日,华东等地23家玻璃生产企业在昆山召开市场会。参会企业决定通过各种形式减产20%,22家玻璃企业上书中国建材联合会和玻璃协会。建议协会联同政府部门对38号文下发后点火的50多条生产线采取行政干预措施。
第一批15家玻璃生产企业的2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已率先响应国家对平板玻璃市场调控政策的号召,主动将建好或冷修好的生产线推迟点火,提前对部分生产线进行冷修,这22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产量约占浮法玻璃总产能的12%。近几个月玻璃企业冷修停产的玻璃生产线不段增加。目前已有16家企业停产25条,冷修20条,未来冷修的生产线还会增加。
9、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2011年9月,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在洛阳成立。
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21家行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组成。该创新战略联盟将以推进我国耐火材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目标,建立长效、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组织联盟成员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核心技术,形成重要的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建立人才培养平台,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建立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
耐火材料是支撑高温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在高温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立,对有效整合行业科技创新资源,构建成功、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理顺产业创新链,提升耐火材料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0、为保障房建低价 “建材超市”
2011年7月7日,住建部下发《关于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的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积极协助平台的建设,推荐符合准入条件的建材供应商,并向保障性住房建设参与单位推荐平台。
9月27日,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在第十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上正式启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材料部品采购信息平台,以配合各地正在大规模推进的保障房建设。采购平台将充分吸收广大优秀名牌住宅部品部件、材料和适用技术加入。除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外,并将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等产业化方式为保障性住房降低采购成本、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技术。
据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介绍,住建部与30几个材料部门行业协会联手搭建保障房采购平台,由行业协会推荐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进入,并把通过认证的产品提报上来。对于市场知名度高、品牌影响力好的企业,可以连审。经集团式的平台做集采,通过规模化的生产把品牌的成本降下来。
年度技术创新
HFCG160大型辊压机及粉磨系统节能技术获奖
2011年,HFCG160大型辊压机及粉磨系统节能技术获得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合肥院粉体工程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高性能水泥绿色制造工艺与装备”的子项——“HFCG160大型辊压机及粉磨系统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安徽省合肥市通过了由中国建材联合会和安徽省科技厅共同组织的专家鉴定。
HFCG160大型辊压机及粉磨系统整体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广泛应用于5000t/d级水泥熟料生产线,可完全替代进口,并出口到国外,整体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HFCG160辊压机的装机功率为2240kW,配覫4.2×13.0m球磨机双闭路系统,已在海南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等水泥生产企业运行一年多。该生产线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水泥能效环保评价检验测试中心标定,在进磨物料邦德功指数为15.94kW·h/t时,粉磨 P·O42.5水泥比表面积330m2/kg,产量为206t/h,系统电耗 (从配料库底到水泥成品入库)为27.87kW·h/t。性能优于同类产品。
陶瓷装饰用高清三维胶辊印刷技术及石雕釉面砖通过评审
2011年4月28日,由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运安制版有限公司开发的陶瓷装饰用高清三维胶辊印刷技术及石雕釉面砖通过评审。
中国建材联合会给出的评审结果显示,高清三维胶辊印刷技术应用于陶瓷装饰,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了 “石雕釉面砖”规模化生产。该项目对不同硬度材料组合的双层胶辊辊筒结构和软胶浅雕技术进行了研发,解决了在凹凸表面高速印刷装饰的难题。同时该技术开发了新型陶瓷用印刷油墨,保证了图案完整和高清三维的印刷效果,采用正打成型工艺并通过合理的粉体颗粒级配,提高了坯体的外观质量和生产效率。
利用该成果技术与装备,年产400万m2“石雕釉面砖”生产线已经建成,产品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村等重大工程批量使用,具有独特的立体视觉效果。
该成果在表面凹凸有釉陶瓷砖胶辊印刷技术领域,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和产业化规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的开发对推动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年产5000万m2大型石膏板生产线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出炉
2011年,年产5000万m2大型石膏板生产线成套装备及关键技术出炉,该项目为国内首条100%利用工业副产石膏(脱硫石膏、磷石膏)年产达5000万m2大型石膏板生产线。
副产石膏采用预均化技术,采用热风型气流干燥和沸腾炉快速煅烧相结合的工艺,可实现两种煅烧工艺之间0~100%的切换,确保建筑石膏粉的质量稳定。配备磨机改性及气动均化等多级均化处理系统,满足石膏板高效连续快速成型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该项目组自主开发了组合动态发泡技术、大回流均化自动配料工艺、退纸机自动接纸和张力控制技术、新型混合搅拌机、成型机、翻板机、出板机、一体化锯边封边机,满足了5000万m2生产线的高速稳定要求。同时,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型燃煤流化床热风炉供热技术和节能型干燥机,热能得到梯次利用,提高了热效率,能源监测机构测试结果表明,综合煤耗0.80kgce/m2。
该项目申报了48项国家专利 (已授权 40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对利用工业副产石膏 (脱硫石膏、磷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对推动纸面石膏板行业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年度风云人物
乔龙德出任中国建材联合会新任 “掌门”
2011年4月19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四届十一次理事会在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关于乔龙德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并接替张人为任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的议案 》,乔龙德正式当选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
据介绍,乔龙德有着在企业,地方和国家建材主管部门领导岗位上的工作经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在担任监事会主席期间,他对建材工业的发展始终给予高度的关心和支持,对如何促进行业发展、如何为企业服务等方面有着很深的体会和经验。根据国资委的决定,乔龙德同志从去年8月份开始参与联合会班子的工作,他坚持深入基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是合适的会长人选。
在 “十二五”的棋局中,强调发展方式转变不是建材行业的独家补习功课,而是要放在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中来完成。
产业链应该向上游延伸还是下游延伸?材料应该满足建筑的结构功能还是节能乃至绿色能源的功能?产业应该仅仅满足于淘汰落后产能还是应该抑制包括先进产能在内的重复建设问题?协会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来实现国家交给的协助管理与服务企业之间的再平衡?这些,都需要整个建材行业在新掌门的率领下,群策群力转变思维转变工作方式来身体力行。
年度焦点企业
中建材率先进入美 《财富》世界500强
美国 《财富》杂志今年公布中国建材集团进入2011年世界500强,位列第484位。在建材行业中,中国建材集团在法国圣戈班集团、爱尔兰CRH集团、法国拉法基集团、瑞士豪西蒙集团之后,居全球第5。代表了整个中国建材业的上升发展趋势和强势突破。
2010年,中国建材集团完成营业收入1354亿元,利润66.7亿元,资产总额达1535亿元,稳居我国建材行业百强第一名,在产业领域,集团新型干法水泥、玻璃纤维产能居世界第一,纸面石膏板亚洲第一,兆瓦级风力叶片、T300以上碳纤维系列产品、高档熔铸耐火材料等中国第一,浮法玻璃名列中国前列。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经过2年半的追踪研究,于今年5月23日完成 《中国建材集团推动中国产业发展》的案例,南方水泥的联合重组和管理整合,成为今年9月份哈佛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总经理管理等课程的标准化教材之一。
全球水泥工程老大中材完成国际市场布局
中材集团水泥成套装备工程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份额,国外市场份额占全球的37%,所有海外项目中国装备采用率已经接近100%。目前,全球水泥工程市场四大巨头中,中材集团排第一,第二是丹麦史密斯,第三是德国伯利修斯,第四是德国KHD(洪堡)。这4家公司占了全球85%的市场份额,中材集团树立的SINO-MA品牌在其中稳居第一已经三年,并继续扩大着国际市场占有率。中材国际已完成和正在建设的国外水泥生产线过百条,项目遍及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基本实现了国际市场布局。
中材集团承建工程项目部分业主为世界水泥巨头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等。由于项目采用全球招标,因此对生产线装备及工程质量要求苛刻,这些项目的实施也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中材集团建设周期比海外先进水平减少1/3,建设成本比海外平均成本减少1/4。在海外最快的速度是18个月建成两条全球技术顶级的日产10000吨水泥线,堪称天下独步的优质高速。由于项目质量达到了全球最优,中材集团成为同期在全球获得业主最终验收证书最多、最全的企业。(本报记者 孙郁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