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式“过日子” 着力“消缺”促转型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王计在部署今年的工作时坦言,2012年要“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到注重内涵式发展”,按他的话讲就是:企业要调整“过日子”的方式了,也就是要把管理水平的升级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在王计看来,一个企业的产品由量向质转变就是企业规模基本定型之后,产品应该通过不断优化的管理走向极致,进而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实现从以 “规模为目标”的竞争模式转化为以 “价值为靶心”的竞争体系。这或许是东方电气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减速”中的 “稳进”
刚刚过去的2011年,尽管整个发电行业已经出现下滑迹象,但是东方电气这列奔跑的列车却在行业的“减速”趋势中保持了应有的小增速。 这一年,集团发电设备产量、营业收入等主要经营指标均超额完成计划,并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80亿元,新生效合同445亿元;完成发电设备产量4265万千瓦,再次位列世界同行第一,其中水电653.6万千瓦;火电3466.5万千瓦;电站汽轮机3916.7万千瓦。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日本地震造成的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东方电气第一时间组织研判这一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在认真评估国家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导致的原材料采购、对外付款风险基础上,积极与业主沟通,及时调整制造计划,将日本 “核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在国内外市场低迷的背景下,集团全年依然获得新生效订单445亿元 (其中国内订单295亿元,国际订单23亿美元)。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是去年东方电气值得骄傲的 “资本”。2011年,集团相继完成了巴西杰瑞7.5万千瓦贯流式机组、溪洛渡77万千瓦特大型全空冷水轮发电机组、仙游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等重大水电项目的自主开发, “超超临界100万千瓦火电重大装备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外,当今世界最大容量的台山EPR175万千瓦核电机组国产化制造也已进入交货阶段。
“到了 ‘消缺’的时候”
在王计看来,东方电气身处 “典型性政策驱动式行业”,宏观政策的调控周期是集团经济指标增长与下降的最大推手,而中国当前的经济局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加扑朔迷离。一方面,未来几年全球经济或将经历一个长时期的低迷状态,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国内需求不足也将是2012年宏观调控的现实背景。 用王计的话来说,今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考验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抗风险水平,对于东方电气来说,已经到了调整节奏、及时 “消缺”的时候了,面对更上一层楼的压力,对标国际一流企业,要重新审视自身多年快速发展累积的问题,回归到那些支撑企业前行的价值原点上,不能追求规模化的扩张。 集团总经理斯泽夫同样认为,2012年是东方电气 “十一五”快速发展之后的转变之年,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夯实发展基础的关键之年,需及早做好应对更大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斯泽夫强调,今年国内电力需求格局也将发生深刻变化。受整体亏损及严格的环保要求等因素影响,国内火电市场估计继续下滑,全年新招标项目预计不超过3000万千瓦。此外,水电市场可能迎来一定发展空间,核电市场形势仍不明朗,风电市场将在调整中发展,而太阳能光伏需求还会下行。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惟有增强忧患意识,把困难估计得严重些,把措施制订得完备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才能确保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斯泽夫说。
苦练 “内功”促转型
按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技术装备集团的战略目标,如何“消缺”?东方电气人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斯泽夫坦承2012年要以 “做精主业、优化配置、精细管理”为重点,围绕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效益增长转变、由注重做大向注重做强转变、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与服务型企业转变,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东方电气将多措并举,拓展国内外市场、推进自主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已经成为集团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在自主创新方面,将围绕主业加大研发力度,实现关键产品、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产品竞争力。其中,水电重点突破高水头、大容量机组、100万千瓦级混流式机组和40万千瓦等级大型抽水蓄能机组,核电不断加快CAP1400三代核电常规岛汽轮机、发电机及MSR的自主研发,尽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中央研究院的作用,在做好前瞻性基础研究的同时,利用人才特区和人才高地优势,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和联合攻关。 为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东方电气也将 “多条腿走路”,既要做大服务产业,扩大服务业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又要积极寻求海外电站投资机会,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还要加强与整车厂建立战略合作,加快电动车电驱动系统能力建设,力争形成5万台电动车电机生产能力。 正如王计所言,机遇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优势的人,而优势取决于企业练就的 “内功”。可以预见的是,2012年东方电气最要做的就是继续苦练 “内功”,为谋求未来的发展机遇做足准备。(本报记者 宋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