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得力 哈尔滨工业经济完成任务目标
稿件来源:本报讯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1年,哈尔滨工信系统紧紧围绕市政府提出的 “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战略,以 “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和 “政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力度,狠抓工业经济运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智大勇告诉记者,2011年哈尔滨市工业经济增长在面临高基数和宏观形势趋紧的情况下,经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91亿元,实现增加值743.8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了市人代会下达的目标;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1.4,首次突破200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利税总额261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32.4亿元,同比增长11.3%;新增规模企业116户,规模企业达到900户。 去年年初,哈尔滨市人代会给工信委下达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的任务目标。在压力面前,哈尔滨工信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全年任务目标的完成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 在分解落实全年任务目标时自加压力,按照18%以上的增速分解落实,同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控,在每月发布工业经济运行监控月报的基础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建立了工业经济运行和投资完成进度通报机制,对各区、县 (市)和部门进行预警;将亿元以上企业、锁定培育的规模企业、新型工业化资金支持的企业都纳入重点监控范围,逐户抓生产运行,同时,每月召开调度会,对生产运行中出现问题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全年共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近1000件。
工业投资高速增长
去年初,哈尔滨市人代会下达的目标为同比增长25%,省产业项目年确定的全省目标为增长40%。在压力面前,哈尔滨工信委在规划、土地、建设、电力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超前开展大项目前期工作百日攻坚活动,努力为项目建设单位办理好项目开工前的各种相关手续及要素保障,项目开复工情况明显好于往年。 充分发挥工业项目调度会作用,分级分层次进行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其中由市领导主持的6次调度会就现场解决100多户企业的300多个问题。年初市工信委发放 《哈尔滨市重点工业大项目服务联系卡》,与企业保持顺畅的联系与沟通,为项目单位及时排忧解难。 与统计部门建立统计联动机制,加强对工业投资和项目建设的监控和指导;按月发布 《哈尔滨市工业投资监控月报》,并从下半年开始建立了通报制度。 将工业用地出让金政府收益部分集中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大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工业投资864亿元,同比增长40.8%,增速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连续四年位居第一,总量排名从2008年的第14位上升到第8位。 园区调整巧布局
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制定下发了 《哈尔滨市产业园区 “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哈尔滨市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实施意见》和《哈尔滨市产业园区鼓励和限制产业目录》,明确园区发展定位,明确对园区的鼓励和限制政策,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 按照三个文件,重新确定哈尔滨市26个重点产业园区,并根据奖励机制对园区进行资金奖励。工业向园区积聚的态势初步形成,利民开发区和宾西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经开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成功获批。经开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城和利民开发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产业园区,宾西开发区荣获省级新型工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园区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度达到49%,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稳步增长
强化环境建设,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大厅建设项目获得工信部资金扶持,并被列为省公共服务平台窗口单位。 动力科技创业中心、现代焊接技术中心被工信部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开展非公经济企业管理、机制创新活动,引导企业应用精确管理软件。切实加强以创业基地为载体的创业平台建设,新创建中小企业创业 (孵化)基地6个。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14.1%,占GDP比重达到53%以上。上缴税金312.3亿元,占全市比重提高到68%;非公经济就业人数达 187万人,同比增长22.3%。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税收来源的主渠道,增加就业的主战场。(本报记者 由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