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难
稿件来源:本报讯
加快转型升级,是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任务。能否成功转型,不仅关系到中国工业现代化的顺利建成,而且决定着整个民族未来的命运。 经济转型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在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上做文章,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 我国从 “九五”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而此前就有学者指出,美国人口只有2亿多,却占全球资源消耗的一半。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如果也依西方经典发展方式按图索骥,则必然面对环境约束、能源和原材料供需等尖锐的矛盾。因此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设计,要有新的发展方式。本世纪初以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七大更是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描述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但真正的转型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社会工程,会遇到许多困难。中国经济一向是由三驾马车拉动,顺序为投资、出口、消费。现在转变发展方式,要调整到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上来。但有数据表明,我国2001~2010年十年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总额年均增速为23%,高于同期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年增长8.1个百分点。而2011年的数据仍然看不出投资与消费的此消彼长,甚至还愈演愈烈,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反而突破了50%这条线。所以转型之难可见一斑。 消费拉不起来有很多原因,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不健全,居民收入增长低于GDP增长,都是短板。所以国家 “十二五”规划提出工资倍增计划,其中要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要超过GDP,同时提出最低工资标准年增长13%以上,这其实是要中国的企业去买单。一方面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增幅高于GDP,另一方面要提高职工收入,在加大税负和职工工资倍增的双重压力下,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成了 “夹心饼干”。况且,目前经营条件和市场环境还如此风雨交加,即便企业愿意买单,也要能够买得起单。 在经历了数十年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中国已经被国际上列入 “金砖四国”。按某些理论,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 “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3000美元的 “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由于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 “中等收入陷阱”。 当中国进入这一区域后,情况有些不同。近两年来,经济非但没有停滞,反而亢奋激增。有学者指出,一方面,落后地区发展需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潜力等因素仍然存在和释放,另一方面,有形的手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反放缓、反停滞的能力很强。于是出现了中国独有的 “转型陷阱”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语)。在转型陷阱的格局中,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处境艰难,只能越来越依靠政府推动经济活动,而各级政府成了商人,大拆大建,上大项目,办大活动,盖大高楼,修大广场,不一而足。 怎样走出转型陷阱,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报因此特别策划了 “转型升级独家访谈”系列,今天推出第一篇对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的采访专稿,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杨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