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大攻坚促非公经济发展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年来,安徽省经信委加强对非公经济的引导和指导,设立中小企业局专司非公经济发展工作,实施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深度推进两化融合、开展非公经济创业创新、加快皖北工业发展”五大攻关活动,有力促进了全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总量扩张,贡献增大。2011年全省非公企业达27万户,比上年增加4万户;非公经济增加值达8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全省GDP比重为57.5%;非公经济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40%;上缴税收1400亿元,同比增长35%。 非公经济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已建成各类创业基地215个,入驻企业1万多户,建设服务中心、创业辅导中心等各类服务机构1800多个。非公经济企业已提供全省75%以上的就业岗位,全省有70万农民工回乡就业,吸纳200多万农村劳动力到非公经济企业就业。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非公经济企业占85%以上,一大批科技企业迅速成长,研发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涌现出许多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在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非公经济企业,如科大讯飞、工大高科、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等,一些企业进入安徽民营企业百强、安徽企业100强。 企业融资规模扩大。2011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36.5%,比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1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省总投资的66.4%,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体系进一步建立,2011年1~10月,全省38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累计为全省3.2万户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性担保服务,融资性担保增加额为746亿元,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到2011年底,全省形成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达100个,共有企业2716家,从业人员93万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67.3亿元,同比增长36.2%;上缴税金113.3亿元,同比增长19.5%。一批著名的产业集群专业镇如无为县高沟电缆、当涂县博望机床刃具、天长市秦栏电子遥控器、宁国市耐磨材料等全部是非公经济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优势特色。 进入2012年,安徽省经信委提出:继续培育500户 “专精特新”企业,扶持1000户成长性小企业上规模,培训4000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构建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全省非公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本报记者 徐 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