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
大时代·大厦工
1951年到2011年,贯穿20世纪下半叶,及至21世纪头十年,前后60年。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一个沧海桑田的时代,一个跌宕起伏的时代,一个千回百转的时代,一个大时代。
60年里,成长出一个厦工。
这个企业在最不能出现的地方出现了,在最不易生长的时间生长了,在最不可能成功的领域成功了。不简单的企业,非同寻常的厦工,其中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多少意气风发的人物,多少曲折的经历,多少感人的奋斗!
很幸运,我们受邀承担了对厦工60年发展历程的采访与写作工作,一行四人(中国工业报总编辑杨青、副总编辑温舜方、记者高扬、中科院在读博士孙喜)在厦工访问工作六天,对各个层面、上下几代约30余人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并仔细收集了相关资料。随着采访的逐渐展开,感受到厦工作为中国工程机械的骨干企业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
厦工的经历有如下特点——
一是做不能之事,敢为爱拼。处于台海敌对前线,国家工业建设投资少有问津,但他们不等不靠不要,发奋自强;以一个农机修造厂的底子而上装载机,居然在国内做出了第一台;不到5万平方米的车间,却完成了量产装载机的艰巨任务,创造了著名的厦工模式……
二是历经磨难,愈挫愈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本来就是挑战不能之事,又总是一波三折,这个企业真是命运多舛,但却历练得百折不挠。比如,刚刚在做经销商网络,又改成独家代理,没过多久又扳回来;又如,下决心打价格战,将产能千方百计准备好,却被关键供货商釜底抽薪;再如,是做大公司,还是做大集团,是海外上市,还是不上市……
三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也许是坐落在海边的缘故吧,厦工的企业文化中有一种包容与宽怀的因子。多年来这个企业最主要的高管几乎都是从外面引进,有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干部,有的是全国公开招聘的专业人才,有的甚至是外籍专家,空降后都得到了企业上上下下的支持帮助,保证了执行力和凝聚力。
我喜欢厦工人,也熟悉厦工这个企业。很多年前,我首次来采访,正是哑铃型理念盛行之时,发现厦工才是土生土长的哑铃型企业,于是写作出《厦工模式》的长篇报道。后来参加厦工50周年厂庆盛会,置身热闹的人群中,有宣传部的同志介绍我,“就是写 《厦工模式》的记者”,噢!每一位听到的人哪怕最普通的工人,都像久别重逢的朋友一样兴奋,“你就是那个记者呀,谢谢……”即使又过去10年,这次在厦工仍然有人向我提起那篇报道。我想,一个记者能够被记住,不过如此耳。其实在我的内心特别感谢厦工,是他们给了我一份做记者的骄傲和自信。于是,我们格外珍惜这次采写的机会,拿出了百倍的精神工作,并对自己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一般地说,类似的写作应该照着报告文学的样式,检出些故事性强的大事要情,尽力去编排表扬就好。文字要生动,结构要精致,组织要缜密,遣词要华美,感情要充沛——好的报告文学,不外乎此耳。我们做记者的,只要认真倒是可以应付。
但是,这还不够。难得有如此好的机会,能深入一个企业做数十人的广泛访问,话题涉及60年历史纵深,所形成的是对中国企业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的生动认识,应该具有比报告文学要厚重的理性果实和更深刻的实践总结,而且放在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大背景下展开,则更具非常意义——好的调研报告,亦不过如此。对我们这些记者来说,就要高标准,严要求了。
但是,还嫌不足。既是60年纪念,就该有认真作史的态度。那是最严谨科学缜密的,用的是真本事,花的是大心血,一般来说应该是学者大家才能做好的事。司马迁为写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终于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那是非常之人,做了非凡的事。我们虽不能与之相比,但内心深处一直有着某种冲动。中国近百年来,经历了我们民族记忆中最为激荡人心的一段历史。一大批中国企业成长为共和国工业化社会的脊梁,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史,不能不是一个遗憾。能否把厦工60年纪念文稿,写出企业史的风范呢?我们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几乎达不到的要求。
郭清泉,厦工大股东海翼集团董事长听到我们的写作想法后十分高兴,他是一个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人,目标明确,态度执著。我们在采访结束前,与郭董事长做了一个深入交流。那是一个阳光灼灼的4月天,原先安排的企业高管务虚会顺延了近两个小时,双方谈兴仍浓。此时,我突然便明白了这次写作的意义——回顾历史要对今天有用,并服务于未来。所谓温故而知新,读史以明智。
感谢那些创造了厦工乃至中国工程机械历史的人们。
并以此向成就了一个崛起时代的几代厦工人致意。
第一章 大美无形
导语:
天地有大美。美在无疆无形,美在难以名状。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企业,就应当了解这个企业的历史,了解它生长的环境,以此明了它为什么会生长,并且长成如今的模样;了解它的个性、气质和能力,知道它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其实,每个企业都像是有生命的人,而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企业亦然。
美之篇第一节 2011年的秋天
当2011年的暑热渐退,厦工百余页的上市公司 《2011年半年度报告》再传喜讯,虽然宏观经济多有波动,工程机械也颇受连累,但厦工产销两旺,业绩又创新高。
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厦工上半年继续积极拓展市场,增强营销网络,新增挖掘机和叉车代理商近百家;营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售后服务和配件销售信息化平台。
产品研发方面,厦工上半年完成了挖掘机全机种性能品质改善;完善挖掘机系列,完成XG845样机试制;完成研发新产品旋挖钻机XGR220、挖掘机XG836LC/XG836MH、抓钢机XG808、变量系统装载机935/956Ⅲ/956、叉车 XG5100/XG570、 小 型 装 载 机 XG918E/XG910I、井下装载机 XG918TE、 推 土 机XG4161S/XG4221T、 压 路 机 XG6261M/XG6124D、 平 地 机 XG31805, 越 野 叉 车XGRT5130等;开发摊铺机、铣刨机和推土机等产品;完成了新型石材叉车的小批试产。
在一系列举措实施之下,其主导产品装载机和重点战略产品挖掘机及叉车的销量在上半年均高于行业的增速,尤其挖掘机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最终,2011年上半年,厦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1.37亿元,同比增长42.58%;净利润4.67亿元,同比增长11.72%。
在2011年4月公布的2010全球装备50强中,厦工位列第26名,比2009年排名上升9位;在2011年5月公布的2011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厦工名列第39位。2011年6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第八届 《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厦工以142.3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66名,再度蝉联工程机械行业头名。
在前一个上市公司财年2010年的统计中,厦工首次跻身百亿俱乐部,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94.33%,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478.45%,均创出建厂60年以来的新高。
这是具有非常意义的一年,也是一个适宜于总结的时间节点。2010年的厦工,总资产已达80.7亿元、净资产约32.3亿元,在职员工60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员工平均年龄31岁,20%以上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010年的厦工,拥有年生产装载机40000台、挖掘机15000台、叉车5000台、路面机械3000台的能力,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之一。产品高效、节能、灵活、可靠,覆盖装载机、挖掘机、叉车、小型机械、路面机械、环保机械及桩工机械与混凝土机械等八大类,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广泛应用于矿山、工程、农林水利建设、港口码头等领域。厦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总后勤部、武警总队、驻港澳部队、维和部队指定的供应商,是中国极地科考惟一指定品牌。
2010年的厦工,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1995年福建省第一批国家级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工作站 (2001年全国第一批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和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中心的人才实力、软硬件条件、研发能力和研发成果居全国前列。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2009年全国575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厦工技术中心排名第105位,名列工程机械行业第二位,福建省第二位,厦门市第一位。技术中心现有专业研发人员400余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35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40人,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先后取得了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轮式推土机、中轴距装载机、越野叉车及天然气装载机等突破性成果。
60年来,厦工敢为超越,不懈努力,始终致力于积极参与中国重大工程项目与助力国家科学考察事业发展,扎根中国,展望全球,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协助客户创造价值。
厦工设施配套齐全,生产工艺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检测试验设施完善,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创新技术,始终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产品具有节能高效特点,广泛运用于矿山、基建、工程、农林水利建设、港口码头、货场的铲挖、推堆、装卸、挖掘、起重牵引、物料抓运、运载等施工作业。
厦工在国内外拥有众多优秀的服务代理商,以快捷的物流供应系统与技术支持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已出口到中东、非洲、东欧、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广大用户中享有良好信誉。品牌价值常年雄踞行业首位,代表着中国工程机械民族品牌的先进水平。
厦工重视对员工的培养,积极倡导创建学习型企业。建立知识管理制度,按归口管理、分块负责的原则,收集、整理企业内部知识,将显性知识模块化,隐性知识文字化,将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并通过信息化平台,让所有的知识可以共享、传承。每年投入教育培训的费用达到数百万元,每年培训计划完成率在95%以上。公司的职业技能鉴定站是厦门市机械行业惟一的技能鉴定站,是福建省高技能人才认定的试点单位,与十几所院校共建实习基地。获得厦门市 “2005年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还获得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及 “福建省高级技师培养基地”称号。2009年厦工荣获 “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单位”称号。涌现出全国、省、市劳动模范、 “技术状元”、 “技术能手”。
今天,承载民族工业品牌腾飞的梦想,厦工正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造投入,快速推出新产品;完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梳理完善国内市场销售渠道,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健全海外营销网络;完善和发展工程机械产业链;实施资本运作,快速发展壮大企业规模;继续深化改革,建立有竞争力的企业运营机制、管理机制和人才机制,建设资产优良、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国际化工程机械企业,构建中国领先、国际一流的 “大厦工”。
美之篇第二节 向历史致敬
1951年末厦工在厦门出生。
但它最初的底子,来自于3家岛外的小作坊式的私企,由公私合营而成。那时,企业以修造为主,因此逮着什么做什么,没有现代企业大规模生产的样子,但有万金油的技能。
厦工的第一个重要节点是上世纪60年代中前期。企业进入国家一机部管理序列,那时在计划经济语境下,成为部属企业一个极为重要的收益,就是他们选择并开始在国家支持和指导下研制装载机,这是工程机械中土方作业的主力机型,当时在国内施工领域,简直就是一个华丽的梦。从此,厦工完成了对于主导产品的定位,跻身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之列,并且率先研制出国内第一台装载机。
厦工的第二个重要节点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是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厦工作为先知先觉者,于机制上大胆搞活,在管理上坚持从严,重视技术研发和工艺设计,终于实现了装载机的批量制造,并且同时建立了以外协合作为特征的影响极其深远的厦工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末,厦工参与了国家组织的行业对国际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引进工作,历时数年,先后有多批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赴国外培训,对厦工日后的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1993年末厦工完成股份制改造,成功登陆A股市场,此举对建设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颇深。
此后厦工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努力适应,积极发展,比如在内部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又如在配套管理及采购机制等方面探索并健全了自己的模式,还有在国内市场上试行代理商制,并且向全国公开招聘企业高管等。
进入2000年,应该是厦工发展的第三个重要节点。经过一系列风雨的洗礼,迎来了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爆发,为此厦工开始了对万台大批量的冲击,在不过5万平方米的生产场地,他们创造了奇迹。
接着,厦工便经历了向岛外基地的搬迁,以一年不到的极短时间,在灌南工业园区打造出年产2万台装载机能力,并且重塑产业链,开始对以外协扩散为特征的厦工模式进行转型升级。
近两年厦工在战略上加快布局,除装载机已有数万台产销量,挖掘机业已有数千台的产能,此外筑路机械、建筑机械及物流装备也都具有规模,2010年厦工已站在百亿企业的台阶上了。这应该是厦工发展的第四个重要节点。
一步一个脚印,厦工走过了一个甲子。
【其实,一个企业的成长经历,就像我们常用的干部履历一样,有一些关键节点,把这些节点整明白了,这个企业的模样就大致清晰了;而把同样时间节点上的不同企业了解分析清楚了,就把这个行业搞清楚了。】
美之篇第三节 超越时空的传承
厦工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企业。
60年前企业成立时,厦门还在紧张地准备打仗,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刻骨铭心的金门战役刚刚结束,抗美援朝就开始了,然后九三炮战、八二三炮战,还有国光计划,及至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两次导弹试射,那样的氛围和环境是不利于企业生长发展的。而国家在上世纪也少有对厦门制造业的投入, “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的布局和大手笔三线建设等,都没有在厦门有什么安排。因此,在典型的计划经济环境中,没有列入国家计划,企业是很难生存的。所以,厦工的一大精神特质,是做几乎不可能之事,敢为爱拼。
厦工的第二大精神特质,是愈挫愈勇。从60年的历程来看,风风雨雨,生生死死。一个公私合营的小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如何生存是个严肃的大问题。细看厦工的厂史,这个发愤图强,成为一代工程机械明星的企业,每每在开始顺利时候,总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波折,不是主要高管出事,就是主要供货商有情况;不是有钱时遇着难事,就是没钱时难事连连,而厦工就是在迎风破浪中前行,仿佛愈有压力,愈长斗志。
厦工的第三大精神特质,是海纳百川。首先,企业内部容人,干部五湖四海,工人四面八方,都能安心做事,以厂为家。其次,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相处,也能和气生财。有人说闽南人温和,其实唱着 “爱拼才会赢”的厦门人,骨子里是很有股火辣气的。只是宋代朱熹曾称: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可见闽南人讲理,有胸襟,可担当,在厦工人身上尤其显著。
厦门从来是 “满树繁花、一街灯火、四海长风”,宽敞舒展的地域文化,浸润着厦工的厂风,“纵横天地,中国有我,敢为厦工”——如此气势如虹的企业文化标志,与厦工却很般配。
【世上无限丹青手,最难摹画是精神。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尚且难画,何况一个60年历史的企业呢。】(本报记者 杨青 温舜方 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