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因素的存在,厦工与潍柴又进行了两轮谈判,但依然未能达成一致。裘安钢在厦门市一家靠近海滨的幽静茶室,邀请来自山东潍柴的老总谭旭光喝功夫茶。席间两人到底说了些什么,外人已经难以知晓,但仍可以略作猜测。当时的裘安钢挟2001年价格战凯旋之势,在谈判桌上,自然多了几分底气和傲气。
而潍柴呢?得益于装载机价格战中规模扩大批量上升,从而扭亏为盈,且从厦工始逐步拿下了装载配套机动力的半壁江山,渐有垄断的气象。此时的谭旭光正是青年才俊,有胆有识,敢作敢当,底气丝毫不亚于裘安钢。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谭旭光外号 “谭大胆”,凡事必争先恐后。他自称 “斗牛士”,很喜欢西班牙斗牛曲。而2005年并购湘火炬,令其名声大噪,在随后与中国重汽之间的殊死博弈中谭旭光寸土必守寸步不退,获得完胜得以雄视江湖。不过,那都是后话。
回到2001年在厦门的那次谈判。这时裘安钢39岁,谭旭光41岁,这样两个人的正面交锋,可谓针尖对麦芒。
最后,谈判破裂了。
谭旭光当晚便赶回潍坊,布置对厦工停止供货的事宜。春节过后第一天上班,潍柴正式宣布停供。其实,对于潍柴来讲,也是极大的损失,这次博弈,应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没有胜者。这一 “绝杀”,也成为导致价格战最终胜负扭转的标志性事件。
面对大量订单,面对蒸蒸日上的市场,面对即将全胜的价格战,刚刚扬眉吐气的厦工突然举步维艰,厦工的主力装载机在市场上一夜之间断供了。
后来,厦工全面配套上柴机器,一边试配,一边重新做市场。试配初期带来的各种问题、用户的不解,只有用加倍的服务去弥补。然而即使这样,厦工在价格战初期打回来的市场也只能拱手让人。
好在由于上柴的积极配合,厦工上下的耐心服务,最终未给市场造成过大冲击。而装配了上柴发动机的厦工产品也逐渐被用户接受,自此形成了厦工产品特有的风格。
相忘于江湖
今天再去回看这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未免百味杂陈。
其实,在潍柴宣布停供之后,两家企业也曾做出过修复关系的试探和努力,但机缘不再,终被搁置。即使裘安钢与谭旭光可以 “相逢一笑泯恩仇”,但厦工一旦与上柴联手后,就不可能再来回折腾了,两家企业的发展轨迹也就不再有那么精彩的交集了。
但事情总有矛盾的另一面。业内一直有个观点,厦工当年扶持了上柴,也就给力压群雄的潍柴树立了一个竞争对手,阻止了潍柴对装载机动力的垄断势头。而这恰恰有利于竞争间的技术、服务的进步与提升,这对潍柴是好事,对装载机行业更是好事。据说当年裘安钢便持这一观点。
2003年2月18日,厦工股份第三届董事会十五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裘安钢辞去总经理和董事职务的请求。就此,裘安钢结束了他在厦工两年零六个月短暂而精彩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他在价格战中不可匹敌的骁勇、在拿下首个装载机过万台时的欣然、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中的闯劲,连同他尚未来得及充分释放的一腔激情与满腹韬略,带着挥之不去的厦工情结,一起化作“挑战者”孤独的背影,消失在灯火阑珊处。
【后来,裘安钢去了徐州,一年之后再次辞职。再后来,他回到了杭州。自此,有关裘安钢的消息便很少了。今天,搜遍充斥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也难以觅得他如今的些许身影,或许时代正在将他遗忘。
无论如何,因为裘安钢的出现和参与,使厦工在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冲突与故事,书写了一页页华美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