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平稳 结构升级支撑自行车行业增长
稿件来源:本报讯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自行车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空前复杂的情况下,坚持走 “科技创新、文化驱动”的发展道路,整体运行保持了平稳态势。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有关专家表示, 2011年,自行车行业产销规模继续平稳增长、中高端产品销量进一步上升、技术交流和创新较为活跃、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初见成效。2012年,行业整体生产将呈现 “先抑后扬、稳中有增”的态势。
2011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统计,2011年,全行业自行车产量为8345万辆,较上年8159.8万辆增长2.3%;电动自行车生产量也达到3096万辆,与上年2954.4万辆相比增长4.8%;自行车整车出口额达29亿美元,零部件出口额达21亿美元,电动自行车出口额达2亿美元,合计金额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2011年自行车行业的内需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以自行车为例,去年累计出口自行车5572.2万辆,同比下降4.2%。这意味着,正因为内需市场的贡献比较突出,2011年自行车才能收获总产量8345万辆、同比增长2.3%的好成绩。 专家认为,产业规模平稳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成为2011年自行车行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 首先看自行车。2011年自行车出口单价和出口额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16.1%和11.2%。虽然出口价格的提升需要考虑成本增长的因素 (如银行多次加息加大了企业财务成本;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等),同时也反映了行业的一个良好趋势——产品技术附加值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升级。数据显示:竞赛型自行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6.2%,出口额同比增长62.7%,平均单价达到了260.9美元,同比增长19.5%。 电动自行车亦如此,出口方面 “量、价、额”三数齐升。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产量。众所周知,2011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格外险峻:3月,四部委下发了整顿电动车行业的文件;5月,九部委采取了铅酸电池整顿措施,导致全国三季度铅酸电池供不应求,电池价格也一路上扬,直接影响电动自行车的产销。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大面积波动,供应链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大大增加。可即便面临这样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业去年产量仍保持了小幅提升的态势,同比增长4.8%。 业内专家表示,较之前几年40%左右的高增长率,2011年的增速明显放缓,这表明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平稳期。统计发现,电动自行车去年全年发展呈U型曲线,宏观调控影响巨大说明行业 “两个97.5%”的格局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即自行车出口量占总产量的97.5%,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的使用率高达97.5%。不过四季度后行业整体情况有所回升,证明行业和企业已看到并顺应大势,开始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自行车协会调查结果也显示,去年,行业在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龙头骨干企业,自发自觉地开展技术创新,进行转型升级,多数产销量都获得了增长。正是他们的强力支撑和积极拉动,避免了行业出现大幅下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部分小企业,产销困难,跌幅较大。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如何扩大国外市场以及培育中高端市场将是未来的重要课题。而行业 “优胜劣汰、分化显现”的迹象也表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将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不难看出,2011年,虽然面临欧美债务危机阴云笼罩、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人民币升值、国内信贷紧缩、成本压力上升、市场增幅放缓等国内外的复杂因素,中国自行车行业仍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2012年:行业将呈现先抑后扬态势
展望2012年,有关专家认为,中国自行车行业产业链完整、技术水平较为先进,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依然存在,国内自行车消费也将继续保持增长。 支持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具体分析有:一、中央扩大内需的国策,着力提高中等以上人群收入的措施,以及县和县以下基层市场仍有发展空间的现实,使得自行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的内需空间巨大。二、中高档自行车销售逐渐提升,2011年中国自行车协会的调查发现,相对高档自行车的内需增加,利润的增长高于产量和产值的增长。这表明市场已进入消费升级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三、低碳出行为全社会高度关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将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支持。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中宣部、财政部、环保部、教育部等17个部门共同制定了 《“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根据节能减排政府机构行动计划,全国政府机构将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并倡导 “135”出行方案,这其中的 “3”指的就是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四、在全球需求下行和中央强力调控背景下,今年国内通货膨胀将继续减轻;与此同时,由于全球经济没有从政策刺激成功过渡到自主复苏,金融机构普遍调低了2012年铅、铝、塑料等行业原材料的价格预期;此外,人工成本上涨的速度也将开始减缓。 行业今年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尽管通胀在回落,但国内外经济形势决定了反通胀具有长期性,且劳动力成本、环境资源成本等各要素成本上升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二是2012年信贷政策虽然有所宽松,但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仍将较大;三是国际经济变数加大,国内企业出口仍会面临较大困难。 对于2012年的发展走势,有关专家认为,行业整体生产将呈现 “先抑后扬、稳中有增”的态势,而产业结构升级将成为支撑自行车产业增长的主要内在动力。(本报记者 刘英)
相关链接
2011年自行车整车出口量减价升 来自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自行车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1.整车出口量减价升。2011年累计出口自行车5572.2万辆,同比下降4.2%;出口金额为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4月份出口值及出口量增速达到顶点后,增速明显放缓,自5月份开始出口量同比下降,到年底又受国外圣诞节等节日需求加大,出口量有所回升。2011年出口量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2010年出口呈恢复性高速增长,出口基数较高;二是由于受欧债危机影响,造成国际市场需求疲软。2011年出口金额为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出口单价比201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自行车整车出口平均出口单价超过50美元/辆,达到52.1美元/辆,比去年提高了7美元。 2.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山地自行车出口比重由上年的15.7%下降为15.3%,其他未列名自行车出口比重由上年的39.2%上升到43.4%,竞赛型自行车出口量增长36.2%,16、18、20英寸越野自行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1.6%。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说明: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效应影响,消费者对代步型自行车需求增加,休闲型需求减少。二是国外中高档自行车在国内的代加工增加。 2011年平均出口单价为52.1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其他越野车单价同比增长高达81.0%。 3.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量变化较大。对于美国、韩国、伊朗市场的出口数量出现下降,其中美国同比下降22.3%,导致全年出口量出现负增长。对于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市场的出口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全年出口东盟整车数量达到653.3万辆,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11.7%,同比2010年出口东盟总量有大幅提升;出口欧盟整车数量达到94.5万辆,同比2010年出口量和平均单价均呈增长趋势。 在主要出口市场增幅放缓的同时,东欧、中欧等新兴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出口增长最快的前十名国家同比增幅都超过了一倍或数倍以上,其中出口爱沙尼亚增量最大、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045.8%。但出口规模普遍不大,出口增长最快的前十个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仅有4.3%,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是只有1.5%,同时出口单价普遍较低,同比全部是负增长,对整个出口形势的影响依然非常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