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建言:扶持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
稿件来源:本报讯
在我国太阳能利用领域,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光热发电一直未能大面积普及。日前,随着多晶硅行业争议颇多并频频引发国际争端,加之我国在光热发电领域取得的技术突破与发展,业界多太阳能光热的利用更为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带来的诸多建议案就与此相关。全国人大代表、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带来了“关于国家要支持大规模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建议”,建议全方位扶持光热产业发展。全国工商联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积极扶持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的提案”,建议制定合理的电价政策,扶持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 黄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热发电具有光伏发电无可比拟的三大优势。 一是成本低廉。太阳能光热发电成本低,仅是光伏发电成本的20%~30%。以我国专利产品集热钢管为主要部件的太阳能高温发电为例,根据匡算,发电成本仅为12美分/kWh,远远低于其他发电方式。未来的太阳能热发电成本,5美分/度的目标指日可待,也就是说,一度电的成本在0.4元人民币以内。 目前,全球只有我国掌握太阳能高温发电集热钢管技术,掌控着未来发电工业发展的主动权。它的特点是高吸收 (96%)低发射 (8%)、表面涂层稳定性强,发电成本低。我国有充分条件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地区约30万平方公里,用我国这种集热钢管为主要部件的光热发电项目,在西部沙漠仅建造1.8万平方公里的发电光热发电厂,其年生产电能就相当于目前全国一年电能消费量。 二是材料环保、生产安全。光伏发电所需要的是多晶硅原料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设备和材料。众所周知,在多晶硅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氯气、三氯氢硅、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太阳能光热发电避开了多晶硅的使用,所需材料环保,不仅避免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其发电成本不受多晶硅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也节约了多晶硅在冶炼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据匡算,一定量的多晶硅在冶炼过程中消耗的电能,相当于其服役期间生产的电能。 三是昼夜发电。光伏发电的重要限制因素,是日照昼夜输出电能和光热强弱输出电能不均匀,这是目前智能电网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制约光伏发电在国内推广的重要因素之一。太阳能光热发电克服了这一波动难题,在太阳能强度大时,通过蓄热装置贮存热能,夜间或者日照强弱不稳定的情况下,蓄热装置释放热能,达到均衡输出电能,克服了输出电能不稳定对电网的非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压力。 对此,黄鸣建议:应举国家之力,搞好规划,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给予研发、生产、上网等全方位的资金、税收支持,加快能源替代步伐。 据了解,太阳能光热发电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但一直作为实验电站在世界各地建立。从1985年到1991年,美国和以色列联合成立的路兹公司,在美国加州沙漠建成了9个太阳能光热电站,并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运行。 如今,太阳能光热电站遍布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2009年,全球已并网运行的光热电站装机容量约600兆瓦,全部集中在美国和西班牙。目前600兆瓦的太阳能热力机组,每年将会帮地球减少4500万吨二氧化碳,等于种了3840万亩的森林,也等于为地球减少了870万辆汽车运行。 在我国,光热发电迟迟未能大规模利用,除了技术因素外,还涉及到高昂的运营成本问题。 为此,全国工商联在提案中提出:光热发电入网电价过低被认为是制约当前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电价偏低不仅导致电站建设投资方心存犹疑,也让产业链上的企业难以依托电站项目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实际运行检验。 提案认为,光热发电在实现大规模应用和自由市场化发展之前,仍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全国工商联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针对第一批大型光热电站的重点扶持性电价政策,以扶持光热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报记者 司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