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臣代表: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稿件来源:本报讯
“由于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金融价格的扭曲,资金对于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大幅度弱化。在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制造业里,资金的短缺和融资成本过高使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重工集团总裁吕亚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力度。
支持实体经济是立国之本
吕亚臣表示,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中央提出的要求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一个国家要应对危机,使自己屹立不倒,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要靠脚踏实地发展实体经济来实现。所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立国之本。 吕亚臣说,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除了要与虚拟经济争资金、搏利润,还得承担因通货膨胀引发的原材料、能源等的涨价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刚性上升;在重型装备制造业领域里,因前几年的过度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以及实体经济技术改造项目的减少,企业为求生存而展开的恶性削价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有企业面对合同价格差不多等于刚够采购原材料的尴尬,为推进中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国产化进程,还得咬牙去削价接订单。中国绝大多数重型机械制造企业2011年的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度下降。
多部门联手加大扶持力度
为此,吕亚臣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扶持,特别要研究如何对 “共和国脊梁”——装备制造业的扶持。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实体经济扶持的力度。建议相关部门综合研究财政政策、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加大对我国实体经济扶持的力度,促进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的稳步提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力控制通货膨胀;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引导虚拟经济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二是有计划地逐步改善实体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建议发改委和工信部对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产能过剩的项目,提高准入门槛,限制重复建设;应与国资委共同研究,明确现代产业体系的 “制造业导向”目标,重点培育和扶持高端装备制造业,采用产权联合和市场联营的办法,组建若干个超大型企业集团,进入国际市场与世界著名企业竞争。使中国的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沿着正确方向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放松银根,给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增加贷款额度和增加授信额度。把政策扶持的资金由过去的 “漫灌”式转向将来的“滴灌”式,把资金引导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最大化资金利用效率。同时应对已经出现的企业间 “三角债”问题提高警觉,建议采用专户资金、专款专用的办法,对重大项目注入专项贷款资金,专款清理 “三角债”。 进一步支持专业人才的合理流动。现在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流动已经有了较完备的政策,包括社保制度、户籍政策,建议将相关政策扩展到高级技术工人和其他特殊人才的范围。 建议适时调整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财税政策。适当增加对虚拟经济(主要是金融业)的税负,调节虚拟经济的高利润;建议适时降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减小银行存贷的利息差,让利于实体经济。 三是增强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后劲。建议财政部、科技部、税务总局等部门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企业的科研开发。鼓励和支持加大对科研开发的投入,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提高竞争力。 建议完善和调整财政部、海关总署等部委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的政策,改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为 “先征后退”,并规定 “所退税款设立专户管理”;请海关总署明确相关政策里 “凭保放行”中 “保”的含义为: “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开具的保证金保函”及 “现金保证金”都可以,并且企业具有选择采用 “保函”或 “保证金”权力。(本报记者 司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