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山东代表团驻地接受记者采访。周厚健表示,企业的发展前景在于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如果把市场机制放置一边,企业成为政府的附庸,躺在扶持政策上一劳永逸,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太好走得更远。
他指出,近年来海信通过资本运作等方式,与多家国际知名公司进行合作。未来海信发展大头应该是在海外。若要让海信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成长起来,就要制定一个长期的海外发展战略,要实实在在做企业,业务结构、产品结构一定要调整和提升,市场、研发、营销都要扎根,成为当地的一个企业。
关键词——“走出去”
中国工业报:随着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怎么看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周厚健:企业实施 “走出去”战略,要遵循市场本身规律,一定不能是短期行为。 “走出去”就是一个长期行为,在海外不断生根、生长、壮大。如果 “走出去”又 “走回来”,那么,走出去就是把钱丢了,走回来就是把人丢了,钱和人这两者恰恰是企业都需要的,所以要做到真正 “走出去”。如果按照长远思路制定“走出去”战略,就不会发展得很差,凡是抱着投机试水的想法 “走出去”的企业,最终的结果就是出去走走而已。
关键词——看准方向深信不疑
中国工业报:这些年来海信的发展思路是什么,如何看待转型升级问题。
周厚健:根据人才队伍和技术资源,海信始终坚持走与企业自身资源相关性较强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多元化也是产品门类整合,摊薄资源成本。上世纪90年代初,海信就已着手要走3C融合的道路,即消费、电脑、通讯融合。专家当时提出这三者今后是要融合的,我们也深信不疑,于是后来海信在调整产品门类的时候,就淘汰了很多产品,并把这个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现在看我们理解的还是对的,所以在这一轮三网融合或者说智能化大潮中,海信明显具有了市场主动性。
关键词——束缚过多抑制企业效益发挥
中国工业报: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这是否会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
周厚健:我相信,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发展,中国经济仍然会蓬勃向上。今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企业的潜力。企业发展的冲动很强,但由于各种各样的束缚和监管,会阻碍企业发展,导致企业效益发挥不出来。(本报记者 杨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