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费信心 质量再成关键词
稿件来源:本报讯
质检总局、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5部委鼎力宣贯的 《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剑指未来。作为决定国家未来10年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出台不仅昭示着建设质量强国的大幕开启,也让 “质量”这一多次被重点提及的词语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含义。 纲要发布一个月后,全国 “两会”与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随即而来,围绕质量展开的话题更是热点频传。其中,消费品工业如何把发展重点集中到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质量安全仍是重中之重
在今年的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刘汉元、徐晓兰等多位委员继去年后再次提出 “质量强国战略应成为13亿人的国家战略”,强调 “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给消费者以信心,激励生产者创造高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与此相呼应,许多委员的提案都紧扣质量安全问题,尤其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消费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而就在此前不久,质检总局、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5部委召开的 《质量发展纲要 (2011~2020年)》宣贯会议也着重指出,宣贯工作要立足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质量问题,尤其是质量安全问题。 按照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在第13个年度里再次正式开展2012年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质量和服务诚信承诺”活动,并继续携手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申诉处理中心,共同组织广大优秀典范企业将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承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质量责任承诺、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的承诺、保证服务质量的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等质量和服务范畴的诚信承诺公开发布,继续向全社会提供权威可靠的质量信息和消费信息,宣传质量消费知识,进一步引导扩大消费者树立质量消费观念,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并广泛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诚信意识、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
探索长效机制
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立质量工作的长效机制,为我国的质量强国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工信部为例。近年来,工信部通过组织制定食品行业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整合企业信用制度要素,量化企业诚信管理标准,落实企业食品安全责任。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是其中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工信部消费品司食品处处长郭翔介绍,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国务院领导批示,从立法、监管和诚信等环节加大推进力度,保证质量安全。工信部作为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工作的执行部门,建立15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一批规章制度;开通了国家级的食品诚信网;完善了诚信的奖惩保障制度,将对一些失信的企业实行黑名单管理,对优秀的企业给予技改等方面的支持。” 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 (区、市)召开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启动大会,3000家食品企业、4000人次进行了专题培训;指导近4000家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对基础较好的20多家企业开展了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工作。根据工信部的部署,在加大诚信的宣传教育方面,2012年有两个硬指标,一个是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加快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第二个是在全国119家婴幼儿配方乳品企业全部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并通过评价。
“五十百千”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
“两会”期间,发改委公布的数据表明,2011年国家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5.8%,最终消费的贡献率为51.6%,消费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得到进一步提升。而这也对消费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王黎明在2012年全国消费品工业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消费品工业转型升级任务就是要以品牌建设、品种质量、优化布局、诚信发展为重点,增加有效供给,保障质量安全,引导消费升级,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塑造消费品工业竞争新优势。 他表示,今年工信部将突出把握好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注重充分发挥消费品工业作为民生产业、具有刚性需求的特点,以保障和改善各地民生为出发点,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以及重点基本生活必需品、节能环保消费品的生产供应等领域,抓好突破口,找准切入点,谋划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抓出工作亮点。他同时透露,工信部将大力抓好诚信体系和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行业竞争力。在食品药品和家电等重点领域,实施 “五十百千”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年活动。根据统一部署,抓好50个工业产品质量提升项目,推进100家工业企业深化品牌培育试点,组织1000家工业企业开展 “质量标杆”活动。(本报记者 郭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