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东风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在湖北恩施正式揭牌,开创了国内汽车行业首个植树固碳,抵充企业碳排放的减排新模式。
据介绍,此次建设的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设计规模为1万亩,其中第一期规划面积为5000亩,由东风汽车股份一期投资300万元,按照与恩施市政府共同管理的原则,参照公益信托方式建设管理。
当前,气候日趋恶劣等问题已成国际关注焦点,倡导 “低碳生活”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汽车则背负着碳排放原罪。
那么,作为汽车制造企业能否在碳排放中找到一条可持续性的科学减排途径,保护和改善环境呢?
作为国内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在企业减排之路上积极探索,在行业内开创性地提出以植树固碳冲抵企业碳排放的同时实现 “以工补农”等思路,率先构建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示范基地;计划将每年公司工厂生产所排放的CO2,通过种植经济林进行等量吸收的同时,通过为种植经济林的农户和农村集体组织提供扶持性种植补贴,帮助农民增强抵御种植市场风险,以及增加就业和提高收入。东风汽车股份希望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 “碳平衡”的方式,不仅实现公司工厂的 “零排放”,而且在全国范围,帮扶不同地域的 “三农”发展致富。
所谓 “碳平衡”,按照东风汽车股份总经理卢锋的说法,它不仅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它还承载着中国特有的哲学和社会意义:立足于国情,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互补,希望将企业自愿的减排置于寻求人与大自然以及工业与农业互补的 “双平衡”之中。不仅如此,它将是一套建立在中国国情之上的,逐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企业自愿减排体系。
未来,如果这一创新模式在国内得以全面实施,也必将为我国逐步消除因碳排放大国而备受国际舆论压力,以及改善土地肥力,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等提供了一个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为了方便东风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养护工作,东风汽车股份当天还向基地建设养护执行单位——恩施市林业局捐赠了价值30余万元的4辆森林养护车用于示范基地的日常管护。(傅祥友 胡斌炫)
链 接
“十二五”期间,中国确立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6%,以及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将17%的目标。其中,碳排放强度指标是首次提出。具体是由发改委下发 “十二五”碳强度减排指标综合实施方案,并将碳排放强度指标下发到各省市,各排放企业将接受减排指标。
在中国企业目前生产装备技术水平以及环保产业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下,单纯依靠改进装备技术和提升能效管理水平,无疑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无论如何改进与提升,最终也仅能使碳减排达到 “减少”的效果;不仅如此,一旦装备技术和能效管理水平无法达到预期要求,在碳强度指标的“刚性”要求下,企业产能和效益将不得不做出 “牺牲”,这无疑对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形成 “实实在在”的羁绊。
尽管如此,东风汽车股份始终没有放弃探索更符合中国国情、更科学、更有效的自愿减排路径。东风汽车股份历时近一年时间,在与相关专业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深入研讨和友好协商的基础上,确定以相关经济林作为种植开发的品种;同时,选择在湖北省恩施市建设东风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首个示范基地,一方面以生态林的固碳功效来抵冲企业碳排放,逐步实现 “减少到零”的实质性减排,一方面实现以工补农、绿色循环农业经济的新模式——“碳平衡”。
据悉,东风汽车股份工厂年碳排放总量的平均水平约为18万吨。以每亩人工林吸收CO2最大能力约为4吨来计算,如需实现完全抵充,需要营造5万亩的 “吸碳排氧”经济林生态系统。因此,东风汽车股份计划在五年内通过碳平衡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扶持性种植,实现公司的自愿性 “零排放”,并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
通过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基地的建设和运营,东风汽车股份将最终形成一片大型的 “碳汇林”。
碳汇,就是在主动计算自己碳足迹的基础上,用种植经济林的方式来减少或者消除自己的碳足迹所需要支持的财务成本,不同于碳税,这是自愿行为,不是政府强制行为的结果,因此具有公益性质。
因此,可以说,构建 “碳平衡”生态经济林基地,不仅是东风汽车股份贯彻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主动承担责任,积极探索企业自愿减排的又一新路径,而且更是我国汽车企业探索以“工业反哺农业”的一次有益尝试,可实现企业、自然、社会三方利益的 “多赢”与 “和谐”。
于国家而言,这种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以 “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农业的自我优化发展,生产安全的绿色农产品,还能 “摘除”所谓碳强度、碳总量等西方国家主导的标准和体系的 “紧箍咒”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意或无意中形成的发展总规模的限制。同时,它还承载着中国特有的哲学和社会意义,即立足于国情,着眼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互补,通过逐步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自愿减排体系的完善,寻求人与大自然、工业与农业互补的 “双平衡”。
于国际社会而言,这一独辟蹊径,也可利于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对发达国家技术上的依赖,因地制宜地实现减排,为自身发展争取更大空间。
于企业而言,不仅有效降低了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从而降低经营成本,而且顺应了自然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消化与抵冲企业自身的碳排放,实现碳排放 “减少到零”,最终避免因 “碳强度”产生的碳减排指标刚性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于农民而言,他们通过参与种植、管护、收益等方式获得了绿色循环经济平台,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同时,这一模式也为当地农村经济实现“造血”功能,并进而增强对农业 “长效”项目的持续投入能力,使扶持的产业形成自我良性循环,实现可滚动的持续性发展格局,使农民在家门口就可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
来自业内观察人士分析认为, “碳总量”和 “碳强度”的减排方式更多的是注重技术上的 “限制”和 “限量”,却相对地忽略了对发展的尊重和保护,而基于构建 “碳平衡”生态产业林基地模式的综合效益,若能在国内得以大规模推广,必将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愿减排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环境的真正改善,为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模式所具有的可操作性将大大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谈判博弈中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