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锻创造”助推产品升级市场升温
稿件来源:本报讯
自去年4月以来,国内外两大市场涌动的寒流,并未完全吹冷中国液压机行业。天津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就一直在感受着市场持续升温的快意。 去年,天锻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0%;出口1.5亿元,比上年增长30%。 今年,天锻到手的订单金额已近12亿元,增速保持在20%以上已无悬念,出口将突破3亿元,可比上年再翻一番。 如此一派市场暖意,源自 “天锻创造”将其产品升级推上了一个高境界。
“国内空白”觅热点
产品向哪个方向升级?就常规而言,当是按照产品的技术进步路线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制并推出适销对路的新品。而在天锻,则有着另一番考量。他们不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圭臬,务求实现更高境界的产品升级。 “填补国内空白,是天锻产品升级的第一目标”。在天锻总经理吴日的经营理念中,作为中国液压机行业领军企业、 “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天锻,在产品升级上须有大手笔大动作大境界,自觉地肩负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历史使命。因此,天锻近几年始终把承担高端装备国家重大专项、天津市科技创新项目,填补国内空白,作为产品升级的价值取向。他们要在 “国内空白”处挖掘出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要以 “替代进口”开拓出一个更大的市场空间。 如此,天锻的产品升级,就有了国内 “首台首套”的天锻特色。这些国内首创,在满足市场急需的同时,也迅速形成了新的市场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新产品的贡献率一直在80%以上。 仅以天锻去年升级的新品为例,不仅去年受益,还为今年以至今后几年的国内外两大市场做好了预热准备。天锻研制的国内首套万吨重型数控钛电极制备液压机成套装备,因一举破解了我国大型钛锻件生产瓶颈而备受用户热捧,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天锻研制的国内最大吨位双工位锻造液压机,因率先为国内特大型电力发电机组轴承、核电站以及船用阀门生产提供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一经产业化即可年增销售收入2亿元。一台重型数控双动管件成形液压机问世,今年达产后,则可为天锻年增销售收入1.8亿元。今年年初通过科技鉴定的高端复合材料制品数控液压机成套装备,现已到手2亿元的订单。
高端创新促升温
用苍白的产品填补空白,热点就会成为冰点。天锻人深谙此道。因此,天锻特色的产品升级,不是玩概念,不是外表的涂脂抹粉,更不是拿来复制;而是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抢占科技制高点,通过高境界的“天锻创造”,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创新,是天锻人的DNA”。吴日告诉记者,拥有着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又是国家专利示范单位的天锻,近几年推出的首台首套,均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能替代进口,并在国际市场极具竞争力的高端杰作,可极大地满足国内外高端用户对柔性数控高速高效高精度的压制需求。这便有了 “用户大考,好评如潮”的天锻现象。 就拿天锻去年研制的新品来说,一套高端复合材料制品数控液压机成套装备,集高端突破形成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鉴定结论为,该成套装备整体技术性能完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代表了我国新兴复合材料压制精密成形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一款35000~58000kN重型双工位锻造柔性液压机成套装备,更是以双工位锻造方式,成功地破解了大型环锻件一次成形的世界性难题,获授权专利9项。截至目前,天锻已拥有专利554项,其中发明专利181项,使每一款首台首套都闪烁着中国创造的荣耀。
持续升级保升温
一劳永逸的产品升级不过是一厢情愿。随着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越来越短。这就决定了产品结构调整应始终处于动态之中,产品升级也必然是永续创新的过程。不这样,曾经的市场热点,曾经的市场高温,都会因产品的落伍而成为过去时。 “创新,天锻永远走在路上”。吴日这样说,天锻人也一直在这样做。 据记者了解,还在去年,天锻就已圈定了今年多个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新产品攻关项目。主要包括新兴复合材料精密成形数控节能型系列液压机共性技术、200MN等温模锻液压机力偶调平分析及仿真计算、新兴复合材料精密成形数控液压机共享技术、大型整体航空锻件超塑性精密成形技术与系列装备、100MN环锻液压机成套装备,并将液压垫快速短程建压试验、液压机研配精度的液压控制系统等11项关键技术列入预研科技项目。据此,今年要再添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 此外,天锻今年还有两个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即粉末冶金液压机、大型六轴数控移动回转压头框式液压机成套装备,要通过国家验收;还有四大新品,即YT71S-2400复合材料制品数控液压机成套装备、THP34Y-1500大型六轴数控移动回转压头框式液压机、ST-THP11G-500高铁AT型尖轨成套装备数控生产线、200MN数控等温模锻液压机成套装备,须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 一代新品又将在天锻问世,这不仅给今年很热的市场添把火,还为明年以至今后几年的市场持续升温备足了热源。(本报记者 齐雪岭 通讯员 王晓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