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转型升级 第八届中国工业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等领导出席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以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工业论坛于3月18~19日在京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国工业论坛开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路耀华等来自全国工业领域的企业家代表200多人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指导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为特别支持单位,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为支持单位,中国工业报社、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和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等相关单位共同举办。 郑新立在论坛上作了题为 “以自主创新之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主旨演讲。李毅中作了 “转型升级是工业‘十二五’发展的中心任务”的专题报告。朱宏任总工程师及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狄娜巡视员等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他们在报告中一致认为,工业转型升级形势严峻,刻不容缓。他们分析了在我国工业生产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指出了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出路都在于工业,就如何转型升级他们各自都提出了相关建议。 路耀华在致辞中指出,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兼并重组的战略推动下,为 “十二五”的健康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新局面。今年我国工业企业应该以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为中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优化工业布局,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建现代产业结构 实现转型升级
我国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从历史经验来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就需要产业的转型升级。郑新立指出, “如果不能实现转型升级,那么我国人均GDP就只能停留在几千美元的水平上,上去又下来。” 郑新立表示,为了能突破这个阶段,就需要转型升级、需要自主创新、需要自主品牌、需要有一大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以及需要较高素质的劳动力。 李毅中指出, “目前我国工业存在着大而不强,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不平衡,资源环境不可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任务依然艰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目前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已经到了“等不得,坐不住,误不起”的阶段。 因此,转型升级一是要合理确定、适当放缓工业发展速度;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三是行业、企业要坚持不懈搞好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持之以恒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本质安全生产水平、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四是要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朱宏任表示,为贯彻去年国务院下发的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也已提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作为推动规划实施的载体和抓手,今年主要是六个方面,包括中小企业服务年、百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质量品牌建设、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两化融合深度行、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等。 工业是现代化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是推进城镇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的主动力,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目前西方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提出了 “再工业化”、 “制造业回归”等理念。
表彰功勋用户 推进工业转型
继第七届中国工业论坛之后,今年的论坛继续发布了 《中国工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并表彰了 《中国工业重大技术装备首台 (套)功勋用户》。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使用方和制造方代表企业,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公司、长春三鼎变压器公司代表分别发言。 中国工业论坛组委会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工业企业以高技术为核心,全力突破关键制约环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带动整个产业链提升,把打造高端制造业落到实处,从而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据悉,在2010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工业论坛上,推出了第一批 “中国工业首台 (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自此,“首台 (套)示范项目”作为一个长期的固定项目在历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发布。 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和发展,离不开使用部门的支持。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部分高精尖产品技术已经可以和工业发达国家比肩。一些优秀企业异军突起,研制并提供了国产首台 (套)装备,他们与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社会责任和勇于担当、善于实践的使用部门进行了强强合作,成为国产装备重点发展、产业化生产的前驱力量。 本届论坛还发布了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十大事件、中国工业年度先进集体、中国工业先锋人物、中国工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工业十大杰出人物等十余个工业经济领域的重要奖项。(本报记者 吴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