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立:以自主创新带动工业转型升级
稿件来源:本报讯
在第八届中国工业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郑新立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升级,就很难跳出中等收入国家的 “陷阱”,如果没有自主创新,工业的转型升级也很难实现。目前,我国正处在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希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中,都要肩负起重要的历史使命。
跨进高收入行列GDP需再翻一番
郑新立介绍,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54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人均GDP12000美元是一个分界线。数据表明,我国2011年人均GDP距离高收入国家还差6600美元,也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我国还要再翻一番多才能够走出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从世界历史上看,作为一个低收入国家,只要对外开放,引进技术,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均GDP达到四五千美元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从四五千美元跨入到人均GDP10000美元,进入到12000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国家行列就不容易了。因为,人均GDP进入到12000美元以上这个阶段,需要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自主创新技术,需要以自主技术支撑的自主品牌的产品,需要有一大批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需要劳动力素质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郑新立说,目前,全世界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有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而拉美、东南亚很多国家达到人均GDP几千美元,特别是拉美国家在几千美元上下徘徊了几十年,总是出现周期性的成长。而现在,我国已经进入这个阶段,所以要咬紧牙关,用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争取用15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实现人均GDP比2010年再翻一番半,达到12000美元,我国才能够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自主创新是关键 国企潜力未发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近四五年来,国家战略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热烈响应,研发投入大量增加,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研究成果开始涌现。 据统计,2009年,我国申请国际专利5000项,美国申请了50000项国际专利,而2011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没有变化,我国却连续两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几,美国和我国申请国际专利的差距已经由6∶1缩小到3∶1。 郑新立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到 “十二五”末,我国在申请国际专利的数量上有可能赶上或超过美国,这就意味着我国在创新能力上赶上或超过美国。其中,自主创新是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很不寻常,民营企业申请的专利,已经占到整个专利申请量的67%。有一些专利申请大户,像华为和中兴两个公司一年就申请1000多项,已经占我国专利申请量的百分之二十几。而国有企业作为主力军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2011年7月,国资委就出台文件鼓励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发挥带动作用。 现在我国国有企业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缺的就是机制。如果有一个激励机制,把国有企业巨大的创新潜力激发出来,那么我国整个自主创新战略就能落到实处。另外,鼓励自主创新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要行动起来,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能够在别的地方少花一点钱,但在创新上一定要加大投入。 郑新立强调,有一分投入就有一份回报,中兴和华为就是一个证明,两个公司搞研发的都是国内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如今两个公司都站在了世界通讯设备制造行业的最前沿。
加大投入 引智创新促升级
郑新立指出,现在我国传统产业的产业升级任务还非常艰巨。例如,我国轻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有许多产品是我国自己的品牌,但核心技术却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像化妆品、洗涤剂、饮料等,外资企业的品牌销售已经占到我国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左右。就是因为外国企业掌握了知识产权,掌握了利润的分配。 根据经验,我国企业需要增加投入,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科技资源来提升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现在美欧日的经济比较困难,企业虽然有很好的资源,但是由于市场和运营管理上出了问题,企业非常困难。而最近这几年,我国一些企业到欧美日去搞国际并购,也很成功。 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到国外去建立研究所,也可以进行联合研发、成果共享、“引智创新”,利用海外的科技人才为我国服务。 郑新立解释说, “引智创新”就是从国外请比较好的研发人员、工程师,和我国国内的研发团队联合起来进行科技研发。比如,围绕开发风力发电设备,我国企业从国外几个国家邀请工程师跟我国团队联合起来开发,现在已经能够生产出全系列的风力发电机设备。 另外,企业还要跟我国国内的研究院所和大学结合起来,给他们课题和一定的经费,让他们帮助企业做科技研究。 郑新立认为,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我国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才能够由现在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郑新立说,当然,我国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他的产业也不要放弃。因为我国劳动力比较富裕,通过这些产业的全面发展和转型升级,来支持未来十几年到20年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支撑我国经济顺利地走出中等收入 “陷阱”,再通过十几年的努力,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2000美元之后,经济速度才有明显的放缓。所以,我国现在只要通过改革,释放经济潜力,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个较快平稳的增长,经济增长期再保持20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郑新立再次强调,我国工业企业要在经济增长中发挥带动作用,因为我国能不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关键还在于我国的工业化。(本报记者 孟凡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