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需要的是海纳百川的胸怀
——探寻潍柴科技创新之路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三月的鸢都潍坊,湿润的空气透着丝丝暖意。在潍柴投资10亿元建成的产品研发中心门口,一位身形娇小、英气洒脱的年轻女士上前迎接来自中央媒体的造访。记者们没想到,她就是著名的巾帼英雄——潍柴 “三高 (高寒、高温、高原)”试验队长常国丽;更出乎记者们预料的是,与一般研发机构大都由高年资专家担任领导不同,小常今年才31岁,已是潍柴技术中心副主任了,而中心的一二把手也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面对记者们惊讶于潍柴用人之大胆,潍柴动力负责技术开发的执行总裁孙少军表示,近年来,潍柴坚定不移实施 “人才第一工程”,树立 “海纳百川”的聚才理念,面向全球、不拘一格吸纳人才,走出了一条通过人才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之路,并实现了由规模型向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转变。
“自己不会做的就让会的人做”
作为全球高速大功率动力第一提供商,2011年,潍柴集团全年销售各类发动机68万台,重型汽车9.8万辆、变速器70万台,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2亿元。众多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断推出紧跟国家节能减排标准、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产品,造就了潍柴在营销上的奇迹;而成就潍柴产品研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企业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人才。 众所周知,潍柴集团在上世纪80年代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斯太尔大马力发动机技术,奠定了在国内10升以上高速大功率发动机的首席地位。正当机械式大马力柴油机逐渐走俏汽车、工程机械市场时,本世纪初潍柴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国家对排放标准的逐渐加严,电控技术势必要发展起来。而电控技术一直由跨国集团掌握,对此,潍柴董事长谭旭光果断决策:如果企业传统技术人才做不了电控开发,就应该请海外人才一起做。 于是,有着丰富的国际大公司工作经验的林知伸博士,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成为潍柴动力技术总监。2007年,美籍发动机专家张展腾博士来到潍柴担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电控首席技术专家,他领导的团队使潍柴发动机在不使用外来电控单元的条件下,自主完成并实现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的驱动与控制。 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潍柴人同时也走出去,学习国际先进技术。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曾主持开发了潍柴第一款自主国三蓝擎发动机。项目启动伊始,潍柴就持续派出技术人员轮流到国外设计公司进行联合开发。他告诉记者,正是中外同行的沟通,让潍柴自己的研发人员掌握了最新的设计流程、项目管理流程,并将学到的东西又反馈到新产品开发之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2005年之前,潍柴注重的是花钱买设备,以提高制造水平逐步与国际接轨;2005年以后,潍柴不断加快引进各类人才的进程。集团面向全球顶级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跨地区、跨领域、多层次地引进了大量的研发、管理、金融、品牌推广等人才,既包括具备跨国公司经验的海外高端人才,也有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还有国内知名院校的大学生。其中,2005年被聘任为潍柴动力副总裁的钱诚博士原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工作;2010年被聘任为潍柴重机发电设备公司总经理的罗纳德·朗·莫尔,是美籍企业管理专家,原任康明斯公司总经理。 海纳百川,集腋成裘。目前,潍柴集团发动机板块拥有博士20人、硕士51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泰山学者、中青年专家等省市级专家7人,海内外高端人才22人。企业已经形成由最初50余人、现已扩大到2000多人的技术开发队伍。据潍柴研发高层介绍,人才工程的实施,加速了产品研发的速度:2005年,潍柴开发出第一代国三蓝擎发动机;2006年,开发出达标国四发动机;目前,排放达标欧Ⅴ的机型已开发完成,欧Ⅵ机型也在实验中。
给人才一个宽广的事业平台
到过潍坊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介于在济南和青岛之间的二三线城市,先天就不具备资源、交通、文化优势。那么,潍柴是如何留住人才的呢? 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曾是中国企业吸纳人才的三条法则。而潍柴在给予人才更充分尊重、更人性化待遇的同时,特别注重为人才打造一个事业平台。如何用好人才,潍柴的经验是:敢于引进,敢于重用。 潍柴执行总裁孙少军向记者介绍,对于引进的人才,潍柴给予信任和重任,目前,潍柴的战略总监、法务总监、技术总监、信息化总监,以及电控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动力总成研究中心等重要职位,全部由近两年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担任负责人。 对于本土人才,潍柴则摒弃了过去“论资排辈”和 “大锅饭”的制度,建立起 “能者上,庸者下”的激励机制。潍柴率先在技术人员中实施技术职务评聘分开机制,建立了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关键业绩指标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由传统的注重学历和工作年限,转变为重能力、重业绩。 技术创新项目是潍柴给予科技人才的一个独立事业平台。企业每年组织全体人员推荐技术创新项目,由专家进行筛选,对于符合公司战略的产品开发、技术研究、工艺创新、质量改进等项目立项,组建项目团队,实施项目研发。而像常国丽那样的年轻人成为项目领导的比比皆是:年仅29岁的李士振是潍柴技术中心电控小组副组长,他带领的团队担负着国三、国四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后取力系统的研发;31岁的尹晓青是应用工程部船机分部副经理,负责船机和主机厂的技术对接。 近几年,潍柴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每年拨款15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输送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参观考察。而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形成了万马奔腾搞创新的局面。
建立融汇全球资源的国际化创新体系
潍柴自2004年3月在香港上市后,着力打造国际化潍柴品牌。随着借力金融危机广泛延纳海外人才及开展海外收购,潍柴已逐渐建立 “三国七地”的科技创新体系,融合全球研发资源于一身。 潍柴建立的七大研发基地,分工不同,各具特色,主要包括中国潍坊中重型高速发动机、中低速发动机和新能源动力总成研发基地;上海整车和动力总成研发基地;扬州中小功率发动机和客车研发基地;杭州CAE模拟分析、机械开发和新产品前期研发基地;重庆重型中速发动机研发基地;法国大型高速柴油机和船机动力总成研发基地;北美内燃机先进技术研发基地等。潍柴的研发机构遍布亚、欧、美,初步形成全球研发的大格局。 据潍柴动力副总裁佟德辉介绍,“三国七地”基地的建立,让潍柴完全实现了全球同步研发,每周六下午3点召开全球研发会议,对所有研发项目进行讨论,确定项目开发流程。 而随着潍柴动力对陕重汽、陕西法士特、扬柴、亚星客车等实施的直接或间接的资产重组,一条以发动机、齿轮箱和车桥打造的 “黄金产业链”正式形成。与此同时,潍柴的研发体系也沿着这条 “黄金产业链”得到丰富和完善。佟德辉表示,目前,潍柴确定作 “全系列、全领域”的通用发动机供应商,研发制造世界马力分布最广的动力产品。为让整个潍柴集团庞大的技术开发和优化纳入有序轨道,全集团每个季度召开一次技术系统调度会。 在不到十年的时间,潍柴已经建立起按照国际化规模和流程运转的独立研发架构。根据潍柴技术高管预测,3~5年后,潍柴将具备国际一流研发中心的能力,将开发出完全自主的动力产品。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而从潍柴创新成功的经验看出,除了制度设计外,潍柴“责任、沟通、包容”的文化理念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今年1月份的集团科技创新大会上,潍柴除了对技术创新团队和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外,首度把现场改善项目列入奖项,一线工人也自此成为创新的主体。一个包容性更强、发展空间更广、领域更细分的潍柴创新体系正在形成。(本报记者 孙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