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规划与建设将是一个重点,其形成的市场需求依然强劲,电器工业发展动力十足。在前景比较乐观的情况下,避免产能过剩问题的扩大,已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据此,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变公司总经理种衍民提出关于规范电工行业有序发展的建议。
产能严重过剩
种衍民认为,变压器产能过剩对电工行业带来的影响颇具代表性。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统计,目前国内具备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压器制造实力,以及110千伏以下生产能力的变压器企业总产能在30亿千伏安左右,而市场年需求量目前不会超过13亿千伏安。
“产能超过市场需求一倍以上的恶果导致市场无序竞争愈演愈烈。” 种衍民介绍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变压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约为20%,两三年前还约为8%,而去年500千伏以下产品的平均利润率仅在2%~3%,不少企业走进负利率时代。在招投标市场上,国内电力行业招标时多采用最低价竞标的方式,也导致了设备生产企业的降价竞争,部分变压器产品最终售价只有原材料成本的80%。
不仅仅是变压器行业,电缆行业在低端产品中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很突出,尤其是各地不顾交联电缆生产能力已然严重过剩的实际情况,仍大量引进立塔式生产线,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和产能闲置等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电器工业行业在包括超高压等级线缆、特种用途线缆在内的高端产品却产能不足,导致绝大多数产品或原材料依赖进口。
加大监管力度
为避免变压器产能过剩,促进电工行业持续发展,种衍民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实施准入门槛,出台优惠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兼并重组。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实施准入门槛制度,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对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规范电力装备建设项目的审批,避免盲目扩大产能;正确推行抑制产能和重复建设的政策导向,研究建立我国产能过剩的定性、定量分析科学评价体系,对企业产能指标进行科学的年度统计,及时掌握和正确引导行业产能的增长,防止和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的出现;对西部高新技术企业在税收、信贷政策上给予更大的优惠,加大对外商投资项目 (包括独资、合资、合作项目)的监管、审批力度;出台鼓励国内企业兼并重组的优惠政策,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大力推进电工电器行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发展集团化与供货成套化。
二是有效抑制过度投资,推动行业企业由追求速度、规模转向提高核心技术、产品质量。中国制造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鲜有大品牌,没有话语权,更容易受到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伤害。一直以来,我国工业增长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而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的机会,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国际竞争优势的良好机遇。
近年来,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及过度竞争的影响,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利润率水平大幅下滑,加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这不利于行业龙头企业加大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投入,不利于行业的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不利于国际品牌的树立,不利于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核电等领域的微弱领先优势的延续。
建议政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大基础研究、科技研发投入,从而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扶持优势企业,加强行业集中度,以优势企业带动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及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充分利用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有保有压,推动行业调结构、上水平。在全球经济新的一轮调整过程当中,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资本市场,使有效益、有竞争力、市场成长性好的企业得到资本而成长壮大,使没有效益且成长性差的企业无法得到资本支持而受到抑制或者被淘汰,这种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作用最终将带来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
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本形成、集聚、配置中的枢纽作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建议资本市场限制输变电行业传统产品通过IPO发行融资进行重复建设,建议证券发行审核机构限制上市公司对过剩的500kV以下变压器、750kV及以下导线、110kV中低压电缆项目融资,对解决国产产品空心化、行业亟须的硅钢片、套管、出线装置、核电电缆等项目融资予以鼓励。
四是加快出台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系列文件,亟须抓紧修订并颁布新的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建议将当前过剩的500kV以下变压器、750kV及以下导线、110kV中低压电缆列入限制类发展产业。
五是有重点地将出口市场向新兴经济体拓展,构建多元化的市场格局。大力拓展国外市场,特别要利用好我国与相关国家自由贸易区已经开通(如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将要开通(中国-新西兰、中国-智利、中国-秘鲁等)的有利条件,实现出口市场结构的调整。(本报记者 宋文华 通讯员 尹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