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春寒”依旧 钢价“暖风”未起
稿件来源:本报讯
虽然天气逐渐转暖,但是我国钢铁行业的 “寒意”依然浓厚,钢铁行业PMI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52%的临界点。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月份PMI为42.8%,环比1月份的47.9%下滑5.1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没有突破52%的临界水平。根据钢铁PMI临界点的定义,高于52%表示钢铁行业的基本运行面良好,低于52%则表示钢铁运行出现了收缩的迹象。 不过,生产指数下降、新订单指数回升等分项指标的积极变化,还是为钢铁行业的回暖前景增添了些许希望。业界普遍预计,当前钢材价格已经处于阶段性底部,随着3月份天气转暖带动市场需求回升,国内钢材价格企稳上行的基本态势有望确立,但企稳回升的动力仍显不足。
钢厂减产 “脱困”
根据钢铁PMI的分项指数,2月份生产指数只有39.4%,较1月份大幅下降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钢铁生产相关的采购活动明显减少,行业采购量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也纷纷回落至50%以下,其中采购量指数为44.3%,较1月份下降6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5.7%,较1月份下降4.5个百分点。 钢铁物流专委会相关分析人士表示,从上述三个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当前国内钢铁行业生产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多数钢厂处于亏损边缘,受制于成本压力,钢厂减产再度显现。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1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67.98万吨,环比下降0.18%。2月中旬,国内重点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56.79万吨,较2月上旬环比增长0.2%,预计当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达到169.92万吨。 从去年11月份至今,国内粗钢日产量已经连续4个月处于170万吨以下的低位,而以目前国内8.5亿吨的粗钢产能测算,全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73%,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当前钢厂的新一轮减产行为主要受到经营业绩不佳的影响。自从去年第四季度出现大面积亏损之后,目前国内钢铁企业仍然难以盈利,少数企业也只能勉强维持微利运行。 记者了解到,自从去年第四季度遭遇 “滑铁卢”,国内钢铁企业至今依然没有恢复元气,今年1月份的经营情况甚至不如去年12月份,中国钢铁业正在从全行业 “微利”进入“亏损”。据统计,今年1月份以来,国内29家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中有12家亏损,亏损面超过41%,盈亏相抵后净亏21.8亿元。 受到钢铁主业难以盈利的拖累,近期不少大型钢铁企业纷纷表示,今年将投入大量财力和物力用于发展“非钢”产业。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近期直言,今年武钢计划投资390亿元发展 “非钢”产业,投资领域不仅包括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矿产资源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甚至涵盖了养猪、种菜等生活副业。
钢材出口期待 “春天”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依然是制约我国钢材出口重焕活力的重要因素。今年1月,受到欧洲各国遭遇极寒天气、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继续低位徘徊。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1月份我国共出口钢材373万吨,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1万吨;同期钢材出口平均价格环比下跌4.5%。 不过,从新出口订单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来看,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出口已经呈现趋稳或者好转的迹象。根据钢铁PMI的分项指标,2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6%,较1月份回升1.5个百分点。尤其是,曾经在今年1月份大幅收缩超过10个百分点的新订单指数也止跌企稳,2月份为36%,与上月基本持平。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市场需求虽然仍未摆脱低迷态势,但趋于转好。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2~3个月,国际市场需求难以大有起色,加上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近来频频发起“贸易战”,我国钢材出口整体仍将以稳为主,大幅增加或者减少的可能性不大。
库存压力不减
受到供给减少和需求缓慢复苏的共同作用,一直处于高位的社会钢材库存也出现了连续两周下降的趋势,并且下降幅度有所扩大。 自从2月24日我国钢材社会库存出现近几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以来,截止到3月2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 (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881.8万吨,较前一周下降12吨。 尽管 “去库存化”的进程开启在望,但是当前钢材库存总量依然维持在1800万吨以上的高位,2月份全社会钢材库存更是一度达到1900万吨的高点,创造了近两年以来的新高,沉重的库存压力使得本已微利运行的钢铁企业喘不过气来。 从产成品库存指数上看,2月份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指数达到60.6%,较1月份上升3.8个百分点。该指数自去年9月份重回50%之后,一直保持高位攀升态势。 业内专家指出,从历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当社会钢材库存达到高峰后,会逐渐进入一个持续回落的状态,时间跨度约为两个月。不过,考虑到今年钢材市场需求较为沉闷,减缓了库存下降速度,短期内国内钢材库存有可能继续高位运行。
钢价触底反弹 “在望”
进入3月份,近段时间以来 “阴跌不止”的钢材价格终于显露小幅上涨势头。根据兰格钢铁价格指数,截至3月5日,全国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为168.4,日环比上升0.23%,周同比上升1.25%。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189,日环比上升0.28%,周同比上升1.69%;板材指数为143.6,日环比上升0.14%,周同比上升0.56%。其中,建筑钢材领涨,板材尤其是中厚板涨价 “步伐”较前期明显加快。 从国内主要国内钢材品种的价格走势来看,小幅拉涨也成为了主旋律。截至3月2日,全国十大重点城市覫6.5mm高线均价为4235元,比上周涨43元;覫25mm二级螺纹钢均价4241元,比上周涨41元;覫25mm三级螺纹钢均价4343元,比上周涨46元;5.5mm热轧卷板平均价格4284元,比上周涨35元;20mm中板价格4322元,比上周涨56元。 根据往年的规律,随着天气回暖以及工地开工正常化,钢材市场成交量有望逐渐放大,加上国际钢材需求回暖也将提振国内钢材出口,预计后期我国钢材需求低迷的状况有望得到一定缓解,国内钢材价格有望同步迎来 “春天”。更何况,经历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持续下跌,当前钢价已触及成本线,继续下跌已无太大空间。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3月份需求陆续释放,加上近期国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带来的资金流动性好转,国内钢材价格整体向上的态势已经基本确立。只不过受到当前下游终端需求仍未完全释放的制约,钢价企稳回升的动力略显不足,窄幅震荡上行或将成为近期钢价走势的基本写照。(本报记者 宋斌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