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效应明显 产业示范基地剑指创新升级
稿件来源:本报讯
自2009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至今已有三批共185家工业园区 (集聚区)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 “到 ‘十二五’末,要形成300个左右水平和影响居全国前列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带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3月23日召开的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宣传贯彻工作会议暨第三批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授牌仪式上表示。 会上,苗圩就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就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宣贯工作做了专题讲话。 工信部领导以及国土资源部、国家开发银行等特邀嘉宾共同为第三批5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代表授牌。
规模效益占比上升技术研发尚需投入
在总结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时,苗圩表示,三年来,示范基地规模效应明显,集中了一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集约高效、清洁安全发展水平、两化融合、军民融合以及公共服务环境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从规模上看,2011年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六分之一以上;从效益上看,示范基地实现利润总额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在技术创新方面,示范基地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示范基地有效发明专利同比增长速度约30%,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平均达到2.4%,远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尽管如此,就工业企业来讲,研发投入率国际上一般要求达到3%~5%,高科技企业有很多在10%或者10%以上。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 (2011~2015年)明确,到 “十二五”末,重点骨干企业研发投入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的目标。 “这与跨国公司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即便如此,要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十分不容易的。”苏波在讲话中坦言,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首先要将已明确的若干鼓励创新的政策落到实处。如落实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此外,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真正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直接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 “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促进全产业链创新升级推动园区绿色发展
示范基地在促进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而示范基地创建的质量和水平也直接关系到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实现。为此,要以示范基地的创建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苗圩在部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工作时指出, “十二五”时期,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要立足创新这个最重要的力量,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链创新升级,同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增强示范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产业链创新升级方面,苏波指出,现代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已经从单一产品的竞争变成价值链的竞争、产业联盟的竞争,演化为供应链乃至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因此,要利用好示范基地内企业集中、创新要素集聚等良好条件,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创新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苗圩强调,促进全产业链创新升级,首先要发挥好集群创新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 对于示范基地的企业,要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对于骨干企业,要鼓励其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对于中小企业,要支持其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加快实现由 “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的转变、促进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跃迁。 “希望每个基地突出自己的特色,由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条产业的价值链,形成相互协同、共同发展的格局。”苗圩说。 在促进示范基地绿色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苗圩指出,由于示范基地具有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区位环境,“因此,示范基地创建要以构筑链接循环的工业体系为目标,引导基地内企业加快实施节地、节能等清洁生产和防污技术改造。” 此外,企业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提高 “三废”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能力,推动工业向节约、清洁、低碳、安全方向发展。
壮大军民结合产业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两化深度融合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据了解,2011年,示范基地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约86%,已接近全国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的目标。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共授牌19家,有力地促进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体系的不断完善。 苗圩指出, “十二五”期间,工信部推动开展的 “宽带普及工程”将重点支持示范基地宽带建设,着力提升示范基地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水平。 在军民融合方面,将继续支持和推动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特别是要促进军工和民用技术的双向转移,发展壮大军民结合产业,促进军工经济与区域经济的不断融合。 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根据对前两批128家示范基地的调研,共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990家,平均每个示范基地8家,主要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公共设施共享等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在健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前两批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在服务功能、专业水平、权威性和公信力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政策和资金扶持。”苗圩评价指出。 据了解,为了贯彻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工信部从201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六项行动计划, “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规划为其中之一。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现场启动了 “产业基地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并正式公布了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2012年,按照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工业化创业示范基地创建要求,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重点支持国家级示范基地内30~50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重点平台现有服务设备、设施的改造升级,并带动省级示范基地公共服务平台能力建设。 会上,工信部相关司局介绍了 “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相关规划的要点。有关示范基地代表交流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中的经验。(本报记者 任奕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