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仍有争议 环境保护将是重点
稿件来源:本报讯
3月2日,独家网播出了一则《“人造逻辑”批三峡》的新闻短片。短片中主持人报道了两家媒体对三峡工程周边环境所进行的调查。 一则为 《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11年5月28日报道的 《秭归、巴东地震考:灾害防治难为少米之炊》,文中称三峡蓄水后的7年中,地震频发,发生3级以下地震1400多次。 另一则为,2012年1月19日《南方周末》所刊登的一篇 《长江加速病危》的文章,文中认为三峡工程导致长江环境加速恶化。 两则新闻都进行了多方调查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言之凿凿,更引起了人们对三峡工程周边环境的担忧。 是否如两家媒体所调查的三峡工程对周边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独家网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对此都持不赞同态度。
被批 “人造逻辑”
独家网认为这两篇文章均有文字上的误导。 针对 《秭归、巴东地震考:灾害防治难为少米之炊》一文中描述,巴东建县1000多年来,县志记载的被当地居民直接感知的地震仅1次,三峡蓄水后的7年中,发生3级以下地震1400多次,2级以上地震近70次。 该主持人认为,实际上3级以下的地震是人们感知不到的,也就是说该地区7年中的1400多次地震都是不可感知的。而文中所提到县志记载指的是可感知的地震。感知地震与不可感知地震之间的对比,显然不成逻辑。 《南方周末》所刊登的另一篇《长江加速病危》文章也有类似的逻辑混乱。近30年来,全国有243个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死亡。因围垦而消失的有102个,约占消失湖泊总量的42%。 长江源头的湖泊数量却在增加,面积也在增大,但这是个坏消息,因为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降水才增多。三峡工程不可避免地改变库区干流及下游水文情势,并对库区与中下游沿岸生态环境、中游江湖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独家网认为,读者乍一看来感觉目前长江三峡的环境问题很严重,但仔细来看,前一句话描述了长江目前的状况,而后一句结论认为,这一切都由于长江三峡工程改变了上下游水文造成的。这显然也不合逻辑。
三峡工程专家辩驳
且不论文字之间的逻辑游戏。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三峡工程对周边环境是否有影响。 3月8日,记者电话向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询问,该人员向记者表示,这两则新闻所提出的观点近年来一直被争议,公司网站中专门有相关栏目邀请了专家对该说法有所解释。公司所提供的网站资料显示,众多专家对这两则报道一致持否定态度。 而相关专家并没有否认三峡工程诱发库区地震,但经考证地震范围小与震级低,大部分都是不可感知地震,不会影响到居民生活。 据该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早在去年6月21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解释,三峡大坝按7度抗震设计建成。根据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的地震监测分析:蓄水初期突发密集型小震群,震级小于3级的占地震总数的99.4%,蓄水后记录到的最大地震为4.1级。三峡水库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前期预测的水库诱发地震潜在危险区内及周边,主要集中在库区两岸10公里以内。经实地调查,多数地震都是库水淹没废弃矿山和岩溶发育地区引发的矿山型和岩溶型地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厚群曾接受采访时表示,在30多个国家报道的100多例水库地震中,震级不大,一般不会超过3~4级,在离震中很近的地方,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不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大的影响,更不会对大坝造成危害。 针对 《长江加速病危》文中提到的三峡蓄水后导致下游湖泊枯水期提前,引发严重干旱,就像洞庭湖与鄱阳湖面积缩小了很多。 陆佑楣等专家对此报道观点持否定态度。陆佑楣表示,为什么洞庭湖会逐步干涸、缩小?没有三峡水库时,汛期大量洪水夹带泥沙进入洞庭湖,等洪峰过去,湖水又回到了长江里,部分泥沙留在洞庭湖,这样逐年累月地淤积,湖水面积变小,变浅,加上围垦、围湖造地,所以洞庭湖即使没有三峡水库也是要消亡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这是自然规律。事实上,有了三峡水库,反而可以延长它的寿命。
环境工程将是重点
即便多数水利专家都认为不能把长江中下游现在的很多问题都归结到是因为三峡引起的,但一项大工程毕竟对自然界有所影响,只是程度问题。 因此,专家认为,要把生态问题解决好,三峡工程才能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尹伟伦近日透露,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资源利用等方面效果很突出,但三峡工程不仅涉及发电问题,还有生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因此,有关部门正在立项研究制定三峡库区生态功能评价标准。 此外,今年三峡将有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出台。日前,重庆市环保局称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将于2012年形成常规项目监测能力,初步形成自动监测、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的监测体系和环境应急指挥体系。 针对三峡库区环境的保护,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也提出,应当设立专项基金,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建设与保护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本报记者 郭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