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车展为何难觅中国车企
稿件来源:本报讯
3月,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如期开幕,全球汽车巨头们纷纷将代表发展方向的产品和技术带到车展。但在这个素有 “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的车坛盛宴上,中国车企却意外缺席。除了华晨中华轿车由欧洲经销商组织参展外,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等中国其他自主品牌车企的身影难觅,与以往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频频亮相世界各大车展的行动形成强烈反差。 一位比亚迪官员对此的解释是:不参展是为了 “节约开支”。该公司对日内瓦车展的效果和公司近期工作重点进行评估后,决定不参加今年的日内瓦车展,这将为公司省下一笔不菲的费用。参加国际A级车展的费用至少为2000万元,这还只是参展费用,其他费用还包括雇佣当地工作人员费用、差旅费用及展出期间的日常开支等。在金融危机持续深入的当下,压缩成本是国内各大车企的主题。 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自主车企缺席日内瓦车展的深层次原因是,在金融危机和技术壁垒面前,曾经雄心勃勃想 “走出去”的自主品牌车企,正面临 “出海”乏力的窘境。目前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欧洲面临的技术门槛 “空前的高”,故无心在日内瓦车展亮相。 一个大背景是:欧盟明年将实行欧Ⅴ标准,也就是比目前的欧Ⅳ标准提高一个档次,而且到2014年还要推行欧Ⅵ标准。另外,从2012年开始,所有在欧盟市场上市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须由每公里159克降至每公里130克。这从客观上构筑了一道技术壁垒,对于技术储备不足的中国本土企业来说,这道壁垒更是不容易跨越。 不仅如此,目前欧盟还要求想要出口到欧盟市场的中国企业获得 “小批量认证”,而不是此前容易得多的“单车认证”。据了解,目前华晨正在进行这一认证,但至今尚未获批。最新信息显示,在金融危机和欧盟技术标准提高双重障碍下,包括比亚迪、奇瑞、吉利在内的中国本土车企已无限期推迟了进入欧洲市场的计划。 中国自主品牌的压力在于,第一,产品没有外资企业开发得快;第二,即时储备没有外资企业多。这种技术差距,直接导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产品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目前中国乘用车新车平均百公里油耗比德国高1升左右,比日本高2升,为中国尽快成为汽车强国再度蒙上阴影。 此外,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加强汽车尾气排放限制,使得本届日内瓦车展成了各汽车厂商大展环保技术的舞台。但无一不是以高品质为立足点,巨头们争相通过最新技术的发表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更多汽车企业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较为微妙时显得更加务实,优化传统内燃机技术的小型车、使用天然气等其他代用燃料的传统汽车成为更大的亮点。而中国本土车企,对此显然缺少准备。 一方面,汽车巨头们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而另一方面,中国车企还停留在为了迎合市场而造大车的粗犷式发展阶段。在中汽协秘书长董扬看来,中国汽车工业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的差距已经从30年缩短到10年。但是要追上这段差距,显然难度更大,这给尚在基础工业上蹒跚学步的中国汽车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压力。更何况,今年1~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101.42万辆,同比下降11.5%。 目前自主品牌车企的主要任务绝不在海外,而是要先想办法把国内市场份额保住。(李永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