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关键环节装备工业转型升级亟待全方位推进
稿件来源: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形势出现了很大变化,市场持续弱势,企业订单大幅减少。这一方面受欧债危机延续、欧美国家经济弱势增长影响。另一方面,也同装备工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相关。 业内人士认为,经过连续七八年的高速增长后,今年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或将开始出现转折。要彻底改变行业发展模式,顺应转折并保持持续发展,根本途径是加快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要加快转型,需着力推进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性制造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建立起支撑转型升级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切中肯綮地指明了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实现产业形态转变
中国工业报:入世十年,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这同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但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装备制造业昔日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您认为,实现转型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朱森第: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尽管难,但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实现,否则难以为继。 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到有效途径。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要转型,首先要实现产业形态的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业态可以说是生产型制造。即以产品的加工、生产、装配、组装为主体的制造。这种形态的产业,资源消耗高、环境影响大、效率效益低。 从制造业当前所面临的环境看,不仅受到资源、能源的制约,还在用户的需求不断提高上,用户要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随着产品的生产变成大批量的定制方式,产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而服务的增值,在整个制造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于是,逐渐形成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新的产业形态,即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产业形态是产品+服务、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服务型制造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还包括依托产品的服务,或者整体解决方案,也包括围绕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各类服务。也就是说,不仅包括原有制造业固有的加工、制造、装配等环节,还包括制造过程中前端的产品策划、设计、创意、咨询等环节,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各类服务,也包括产品到用户手中后的各类增值服务,并且这些服务逐渐走向专业化、社会化。 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其 “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回到生产型制造的业态,而是集先进技术、设计、服务等为一体的制造业,可以理解为我们提出的 “高端制造”。 原有的生产型制造,资源能源消耗大、生产效率比较低、劳动环境比较差。我们要转变现有的局面,就要向“微笑曲线”的 “两端”延伸,即向技术含量相对高的环节延伸。这并不意味着要大幅削减就业岗位,而是转移一部分劳动力到现代制造服务业中。让现代制造业的各种服务活动变成专业的、社会化的服务,反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这些,过去是我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转型升级后,我们的制造业实现了精益生产,而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物流业,则实现了精益物流,又大大降低了制造业的物流费用,提高了整个产业的效率和效益。
中国工业报:您提到了精益生产。这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由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过程中,精益生产是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朱森第:精益生产或者说精益管理,就是把企业视作一个系统,寻求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通畅、精化,以去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使系统高效运转。 目前,不少制造企业依然是粗放式管理,外延式增长,有些甚至还停留在作坊式生产,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未来制造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该按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将企业内部物流与企业上下游及社会物流无缝连接起来,实现精益生产与精益物流,从整体上提升制造企业和整个产业的效益。我国制造业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益管理,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任务十分艰巨,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实践证明,精益生产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有效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降低库存,节省大量资金、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例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精益管理后,产品入库合格率由50%提升到96%,生产效率提高了25%,总装制造周期由41天缩短到38天。 再如,重庆青山工业集团实施精益生产后,企业存货周转次数超过23次,制造周期缩短70%,产品首次通过率提高了20%,生产计划完成率达到了100%。
推进 “一所两制”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
中国工业报: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共性技术研究的缺位问题一直是制约自主创新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虽然国家通过建立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产学研联盟等多种方式来推动技术创新,但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缺失仍是行业发展的一块短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朱森第: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是自主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的难点在于环境不好,动力不足,创新体系不完整。 在创新的投入方面,国家和各地虽然也给了很多政策,包括150%的抵扣税政策,即企业如研发投入100万元,可以按照150万元抵扣所得税。但是,企业的创新动力仍不足、仍不够紧迫。这就需要改善创新的环境。 就创新环境而言,如何让创新者得到社会的支持与尊崇,并使创新者得到效益,这才是关键所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必然使创新者积极性受挫。 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方面,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院所开始企业化改制,这一改革在当时有其各种合理的理由,但也造成了日后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在体制上的缺位。 在国家的技术创新链条中,有上游、中游、下游。上游就是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就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来源。如果没有技术来源,产品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也就不可能有集成创新。国内技术来源不足,只得引进技术。但一味地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即形成完善的、通畅的技术创新链。产业转型需要不断创新,需要产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这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共性技术来源。 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产业共性技术的支撑,即各行各业都需要的技术,如,最基础的是铸、锻、焊、热,强度、震动、摩擦磨损、自动化等。产品开发,离不开这些技术。这些共性技术现在从体系上讲是缺位的。 要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从事这项工作,需要有相对固定的队伍持续不断地研究和坚持不懈地积累。韩国、日本、德国等都有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机构。然而,在我国,成立中国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议提出多年,终未得到响应和落实,如今成立国家工研院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可喜的是,一些省市比较重视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始成立省的工研院,如广东省已成立了。现在,对国家而言,比较现实的是,在原有各部所属的研究院中,选择一部分基础较好、力量较强的院所,采取 “一所两制”的模式,逐渐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队伍和机构。 目前,我国各部所属的200多个研究单位已转成了科技型企业。这些院所转制为企业后,再让他们从事共性技术和竞争前的技术研究已经不现实了,政府必须要拿出资金来保证这一块,以此专门稳定一批队伍。 在具体设计上,科技型企业可以采取 “一所两制”的方式,一部分人从事产业化,面向市场;另外一部分人从事产业共性研究,面向行业。对这两部分人采取不同的政策,前者按照企业考核,后者按照事业单位或非营利机构考核。除了政府固定的资金支持外,随着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的不断技术转移,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共性技术研发机构逐渐定型,并可以通过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获得更多收益,从而成为产业发展的有效的技术来源。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中国工业报: “十二五”期间,高端装备已被列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智能装备是高端装备的重要组成。那么,信息化建设将在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朱森第:我认为,当今企业必须具备三个能力。一是生产能力,简称产能,即源源不断生产出产品的能力;二是技术能力,即不断研发出产品的能力,其载体是技术团队;三是信息化能力,也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各项业务深度融合的能力。对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打造这样三种能力。 我国现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任务没完成,但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工业化老路。一方面我国进一步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诸多制约,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大大促进和改变了工业化的进程和方式,因此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这两个过程融合、交汇,合为一体,形成两化深度融合。 装备制造业是向各行各业提供装备的,所提供的产品和装备是各行各业的生产工具和手段。我们在产品和装备中融入了信息技术以后,使得我们的产品或者装备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数控化,提升了产品和装备的附加值、功能和可靠性。这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推进装备制造业的两化深度融合,我认为,首先要发展智能生产工具,使产品和装备成为用户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工具,为用户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提供手段。 装备制造企业要通过两化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化企业。生产方式要从过去的经济规模生产转为大规模定制的生产,以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要求。研发设计、生产过程、采购营销、售后服务、客户关系等环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按照精益的理念和思想构造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把装备制造企业打造成信息化企业、数字化企业、精益化企业。 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做强我国信息产业。两化融合向深度、广度推进,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的产品和装备势必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滞后,那我们的两化融合,其结果是带动了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两化融合既要使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也要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其实,信息产业的相当部分也属于装备制造业,同样也有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和要求。 两化融合的不断深入推进,必然会催生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各个业务领域的融合,将产生一批新的产业,同时又拉动一批新的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要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尽快使智能制造装备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这方面的关键是要加快发展传感器、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检测系统、物流设备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成为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媲美的产业。要避免出现国内自动化、智能化带动国外智能装备发展的局面。(本报记者 司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