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须防“富贵病”
稿件来源:本报讯
根据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635亿元、同比下降10.9%,按照市场普遍的理解,造成这种国企利润下降的因素主要是外需和内需持续放缓的总体经济形势所致,而1~2月实现利润增幅较大的行业为烟草、邮电通信等垄断性行业。实际上,除去年12月由于年底账务梳理而环比增长57.3%外,此前国有企业利润已经连续5个月出现环比下降,保持下降趋势。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因为营养过剩和活动量减少而患上一些 “富贵病”,经济领域其实同样也是如此,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细胞构成,无论是央企、国企、民企还是外企,任何处于良性健康状态的企业都应该具有 “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而一旦出现 “富贵病”倾向处于亚健康状态,则都是需要“看病吃药”。 一边是呈直线上升数十倍的投资扩张势头,一边却是比银行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都低的税后资产回报率, “一高一低”的现实比较表明当前央企和国企的高速扩张潮已经出现结构性隐患。仅在2011年,央企在地方的投资就超过了11.38万亿元,甚至有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1年4年间央企在地方投资增长了42倍。与此同时,央企约27万亿元的总资产、净资产10.5万亿元,2011年的净利润还不到1万亿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8.4%,剔除息税后的总资产回报率约3.2%,还不及银行的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3.25%高。 按照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盈亏的数据边界其实只在一线之间。去年天则经济研究所曾经有一份研究报告对中国国企的成本进行过测算,报告展示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1年到2008年间,我国的国企与民营企业相比少缴付的利息共计2.85万亿元、地租3.09万亿元、资源租5000多亿元,还获得亏损补贴1198亿元,即合计起来统计时间段内国企少付的成本是6.48万亿元,而国企享有的上述利益居然远大于同时期国企账面显示的4.92万亿元累积利润总额。换而言之就是,国企近年来的总体盈利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靠 “体制性隐形补贴红利”等非对称优势来获得支撑的。 从种种现实和数据来看,中国国企长期存在的抵御市场外部风险能力偏弱、贪大求全的多元化盲目扩张、投资效率低下、诸多行业过分依赖垄断地位获取体制性红利等 “富贵病”现象依旧突出,这离国企改革 “做大更要做强”的目标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防止一些国企在 “富贵病效应”的惯性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一个制度性 “纠结点”所在。(蒋悦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