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扬
徐长明
周勇江
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连续10年增速高达25%的快速增长后,现已进入一个低速的、可持续的增长阶段。未来10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什么水平?主要驱动力是什么?在此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4月6日,在北京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主办的世界汽车产业研究会第三次例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中国市场协会副会长、中国一汽集团副总工程师周勇江,分别就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做了主题演讲。他们一致的共识是,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将突破3000万辆。
董扬:我国汽车保有量终极目标为千人600辆
“对未来10年汽车产业的发展,我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由汽车大国建成汽车强国,”董扬说, “至于具体的销量数据,我同意 (徐)长明的观点——4000万辆。我认为我国汽车保有量的终极目标大概在千人600辆左右,这个目标可能在2030年实现,也可能在2040年实现。”
对此趋势,董扬表示,希望国家要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所准备,从政策角度做好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引导产业良性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说 “不需要”或者 “不允许”。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销量由570万辆增长到1800万辆,年均增速25%,全球占比也由之前的8.59%上升到23.5%。董扬认为, “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不只是做大,做大与做强是分不开的。他用了几组数字说明了这一点: “十一五”期间全行业研发投入接近2%;排放上,全面达到国三水平,油耗比2002年降低了25%;自主品牌乘用车数量增长1.8倍,销量增长2.6倍;摩托车产销连续17年为世界第一,占世界产量的一半;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比如上南合作、兵航合作、广汽长丰合作等。可以说, “十一五”期间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与世界汽车产业相比,尚有20年的技术差距,如果我们能用10年的时间完成这20年的技术差距,我们就达到了世界汽车强国。”董扬说。
董扬认为,我国在10年内建成汽车强国的可能性包括:第一,中国过去50年走过了发达国家150年的历程;第二,过去30年追上了20年的技术差距,现在来看我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汽车生产工厂,有世界水平的实验设备,差距只在新产品的开发和技术储备上;第三,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世界汽车产业转移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这样一个机遇。
而主要的挑战则来自于: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较弱;油耗问题;汽车零部件产业高端产品弱、系统供应能力弱、同步开发能力弱;汽车产业政策 “变化多端”,政策制定者 “摸着石头过河”;缺乏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企业的海外战略问题等。
为此,董扬建议:第一,全面厘清自主品牌与世界的差距,通过建立一流的开发基地、一流的开发流程、一流的开发队伍来弥补这些差距,同时自主品牌企业之间应该加强合作。
第二, “十二五”期间,在节油、排放、安全、交通的问题上,节油问题最重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政府应尽快采取措施,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发展,因为混合动力可以普遍地提升发动机的效率,有效地节约燃油;同时应全面建立鼓励节油、节材体系,应覆盖购买环节、使用环节,包括税收、过路过桥、停车、限行等方面。
第三,政府应多多支持零部件产业,建立整车、零部件战略联盟关系。
第四,制定建设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具体来说包括:要加强协调,减少多头管理,保障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制定合理的城乡道路规划、住房和停车建设规划;保障油料、材料、装备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适应汽车社会的后市场体系,促进维修、配件供应、保险、汽车用品、个性化改装、汽车文化与文明的发展。
第五,培育世界级的企业和品牌。
第六,制定 “双赢”的海外战略。从政府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完善出口与对外投资管理;建立合理完善的金融担保体系;将汽车出口与海外投资作为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部分。从企业层面上来说,产品输出应与资本、技术输出并重;注重产品输出的后续工作,注重出口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注重利用出口国的各项资源。
关于未来5~10年新能源车具体发展到什么程度,董扬也给出了答案:纯电动汽车未来5~10年内不可能与汽油车抗衡,还是一个通过补贴、试点来研究新一代电池、新材料、新技术,积累经验的过程;汽油车价格可能会上涨,但是汽油车的数量不会有明显的减少;而混合动力技术将会在未来5~10年内得到相当大的普及。
徐长明:“十二五”汽车产品结构将延续现状“十三五”或将有明显变化
“2020年之前我国汽车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发展区间,增长率相当于GDP增长率的1.5倍左右,年均增速在13%~15%,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前高后低,最后会降到个位数的增长。”徐长明说,这个数字是参照日本、韩国等先导国家汽车市场发展历史所作的实证分析,同时结合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得出的结论。
徐长明指出,2020年前,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加速的发展阶段,GDP年均增长在9%左右,未来我国的经济仍然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具体来说,从2000年开始,我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时间跨度约为20~30年。在此期间,主要消费品体现在住、行两个方面。行,主要是依靠汽车。这个时期一般会伴随着大量的投资和大规模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客货站场、城市化基础设施如地铁、轻轨等建设项目启动,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增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
在城市化方面,去年我国首次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化率达到51%左右,现在每年要提高1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提高到60%。城市化会带来三个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同时城区建设面积扩大,地铁通得更远。
“上述这些变化都能拉动经济发展,从而使得我国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向前发展。”徐长明说。
谈到未来10年汽车产品结构变化,徐长明认为,10年内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阶段,即 “十二五”期间产品结构还将延续现有的发展态势, “十三五”期间则有明显的变化。
“导致汽车产品结构变化的只能是外部环境,消费者不会主动去调整结构。中国汽车具有行驶年里程长 (平均在1.7万公里)、车型大、重、纯的特点,产品结构与美国类似。因此,我推测,当中国汽车保有量与美国一致时,我们在汽车上用的油与美国一样多。”徐长明说,“我们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0.5亿~06亿辆,这恰恰是美国2010年的水平。美国2010年的耗油量是8.5亿吨,保守估计2020年我国的汽车用油也将达到8.5亿吨,而且我国非汽车用油的部分远大于美国。”
基于这种形势,徐长明判断,我国政府未来一定要在传统汽车节油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采取比以往更有力度的措施,比其他国家力度更大。否则,即使有需求,中国汽车产业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不会一蹴而就。徐长明预计,在 “十二五”期间,我国以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还能继续保持经济增长;但在 “十三五”期间,转变生产方式将成为必然,汽车产业也是如此。
为此,徐长明指出,按照经济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意向, “十二五”期间汽车行业产品结构将基本延续现有的格局:第一,由于偏好性需求和购买力增长,SUV继续快速增长;第二,消费升级带来高级别车继续快速增长;第三,由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豪华车将继续高速增长,高于乘用车整体增速;第四,进口车比例保持稳定,绝对量快速增长。而 “十三五”期间一定有外力阻挡这些趋势的发展,将来我国的产品结构一定会像欧洲、南美洲那些国家一样,朝小型车、紧凑型车为主的方向发展。
“我的观点是,让老百姓每家有辆车,这是不应当阻挡的,但买什么车,政府应该有所作为,不能让大SUV、豪华车等高排量高耗能的车增长越来越快。”徐长明说。
周勇江:下个十年中国汽车将进入成熟期
“未来10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将有所放缓,但是市场中长期持续稳健增长的潜力仍然十分巨大,增长量主要来源于乘用车。我预计到2020年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万辆,其中乘用车2200万辆,商用车800万辆。”周勇江说。
周勇江分析,维持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未来10年GDP将继续增长,预计2011~2015年增速保持在8%~9%,2016~2020年增速保持在5%~8%;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中等收入人数的增加将会促进现在客户群的增长;国家有可能出台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刺激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以及中西部地区战略也会刺激其发展;同时由于生产企业间的竞争,新产品价格每年将以一定的比例下降,产品周期变短,车型增多,新能源汽车受到鼓励。
“上面这些都是有利因素,当然也有不利的驱动因素,如交通拥堵和停车位的短缺将会更加严重,油价可能会继续攀升,从而导致用车成本增加。”周勇江表示。
周勇江认为,未来10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来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我国汽车销售市场将从高速增长转入到增速减缓并逐步稳定,市场需求总量将成为拉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引擎;第二,汽车后市场潜力巨大,汽车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汽车服务贸易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与产业捆绑得更加紧密;第三,合资自有品牌将成为本土化的新兴力量,自主品牌必须加大技术创新与成本管控力度;第四,汽车消费向更广阔的市场渗透,三四线城市将成为拉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力量,一二线城市市场渐渐饱和,份额将显著下降。
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但增速会逐步放缓,预计2011~2015年复合增长率将降至8.9%,2016~2020年市场进入饱和期复合增长率将下降至4.1%以下。预计细分市场将会以A级轿车及SUV为主,细分市场规模不会有大的改变,其中C、D级车的增长速度会更快。
“我国乘用车市场2015年将达到1800万辆,2020年将达到2200万辆,除了主导车型A级轿车及SUV外,A0级、B级两大细分市场占据份额较大。”周勇江对此预测的解释是, “我国乘用车市场与国际市场需求相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新车型推出更快,细分市场尺寸升级,主要体现在轴距和内部空间尺寸加大,发动机性能更加优越,中小型车的功率越来越大。”
同时,周勇江判断,未来10年,受消费升级和很多个性化产品无法实现本土化生产影响,进口车数量还会不断增多,其市场份额可能上升到10%;合资产品依然是中国市场需求的主导产品,占有率将达到60%以上;合资自有品牌和自主品牌乐观来看将达到30%。
周勇江预计,我国商用车市场也将继续缓慢增长,预计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1.0%,期间会因为周期性车辆更新和物流需求随经济波动而波动,细分结构略有变化。
他预计,我国商用车市场规模2015年将达到757万辆,2020年将达到800万辆;结构上,客货车的比例为55∶45,大中客车增幅较大。
周勇江分析,细分市场中,预计中大型客车、中卡及轻型货车的增长速度较快,原因在于中卡及轻型货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源于城市内及城际间物流需求增长、城镇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旅游市场的兴起、城市化公共交通的需求,中型及大型客车增长速度会更快;专用校车规模化既是政策性需求也是现实需求,将促使大中客市场规模翻番。(本报记者 芦丽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