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全面转型 加速崛起兴皖富民
——访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困难和挑战,安徽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顽强拼搏,攻坚克难,实现了 “十二五”良好开局。2012年是实施 “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稳定,确保完成本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建设美好安徽的新局面。
安徽发展处于黄金时期
张宝顺说,我们要清醒认识宏观形势,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同时,我们更要充分认识到,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持续增长动力,有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多重叠加效应,有多年蓄积势能的全面加速释放,安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黄金时期。 张宝顺强调,我们要自觉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是巩固良好发展势头的重要依据。把握好这一工作总基调,就是要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在稳增长上取得新成效,在调结构上取得新突破,真正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我们要紧密结合安徽实际,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拉动消费,拓展外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要坚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以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加快皖北发展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把握发展规律
张宝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处于新的孕育期,国内外产业转移方兴未艾,我省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会增多。未来五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既是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 要充分发挥内陆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全面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以大开放实现新跨越。 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路子。面对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传统产业优势日趋弱化,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快速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民生持续改善,经济增长才有持久动力,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奋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及加工基地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张宝顺指出,加速崛起进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切实把全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不断夯实兴皖富民的强大物质基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深入实施 “861”行动计划,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谋划建设一批牵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进一步聚焦力量,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持续推进,加快形成若干支撑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把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调整优化能源原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促进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做强做优。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根本途径。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顺应产业升级趋势和市场需求导向,凝炼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技术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新兴产业和自主品牌。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本报记者 安再祥 张慧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