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到安徽昊源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环境最脏、最艰苦最累的造气车间,切身感受了企业一线员工们的工作艰辛。
据介绍,造气车间共有12套系统,其中5套造气系统共有54台造气炉,生产的半水煤气供全厂合成氨和尿素生产。
采访依次按照造气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在整洁的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走进造气主控制室,记者看到的是一尘不染的工作区。几名身着工装的年轻人正在电脑前忙碌着。对面的墙壁上是一组屏幕,工段内部和不同装置的实时监控图像一览无余。看来,现代化的生产已经将工人们从设备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位操作人员告诉记者: “我到这里工作已经6年了,现在担任造气岗位主操作一职,每月工资2000多元,还有加班补助等。与过去相比劳动强度已经不大,而且每工作8小时能休息24小时。”他的言语中流露着满足。
的确,时代在变迁,工人们的劳动强度也在减轻,但工人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却丝毫未减。一位工段长介绍说:“员工按工艺指标、操作规程来严格操作,在接班之前,要把所有设备检查一遍,同时了解上一班的运转情况、工艺参数变化情况,目的是要保证安全稳定生产。”
在2#造气工段,我们见到了闻师傅,他在这里已经工作30多年,是公司上下公认的技术能手,他带出来的学员有的已经进入公司的高层。为公司的发展奉献了大半辈子的他,现在依然还活跃在生产第一线。在检修现场,我们了解到,维修工师傅们从事最脏、最累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检修工作。他们不光要技术全面,而且要思路清晰、考虑周全。维修工倪师傅每次干活前,都先计算好备品备件,及时领来准备好。他不仅对设备熟悉,而且对生产工艺也了如指掌。为了赶时间,尽快将设备检修完毕,倪师傅和同事们加班到深夜是常事。
在5#造气工段、型煤工段,从开工建设到开车至今,整整半年时间,车间所有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放弃了休息时间。工人是辛苦的,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不轻松。造气车间郭飞鸿主任自1999年进厂,参加工作13年以来,几乎没有享受过节假日的惬意,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月都休息不上一天。(本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来文雅 朱世朋)
记者手记
一位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企业里一线的员工最辛苦”。一圈走下来,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领悟。在现场,员工们对企业、对工作的由衷热爱与无私的奉献深深感染了我。虽然他们很平凡,但足以让我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