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近年来,中小机械企业对推动中国机械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资料图片)2图:铸造展上,布置华丽的山东济南圣泉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李岩 摄)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国机械工业减速迹象表现较为明显。1~3月,机械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0049亿元,同比增长13.27%,比2011年全年增速低13个百分点。
我国机械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机械制造企业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国内外需求明显减弱、国内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加上货币信贷政策的紧缩,导致企业普遍存在订单下滑、库存增加等情况。在这种环境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调整与转型任务比大企业更加艰巨,希望找到解决办法的心情也更加迫切。
国内中小企业在此种经济形势之下,该如何寻找生存途径?在全球经济普遍衰退的大环境下,中国中小企业该怎样利用其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竞争?
4月26日,在重庆展览中心主办的主题为 “经济减速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定位”的2012中国国际工业合作论坛上,国内外政府管理者、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转型升级、发挥比较优势,为国际工业合作做贡献”的主题演讲中,为行业内中小企业在经济限速形势下的应对之策提出了若干建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徐东华在分析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装备制造业的形势之后,提醒中小企业要做好产业选择,找准发展空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马健、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总经理AntonPietsch、印度工业联合会首席代表
Rajesh等也就新形势下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大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行业背景
中小机械企业是行业的“脊梁”
中国机械工业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在行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企业数占机械企业总数的99%,从业人员占82%,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72%,利润占全行业的66%。
中国机械工业的中小企业还有一个特点:以民营企业为主。与大型国企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内在发展活力,增长速度也明显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并具有极强的市场应变能力。
中小企业多数是为大型主机企业提供配套和协作服务的。在 “十二五”国家对机械工业的产业政策导向中,把加强 “三基” (机械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产业)薄弱环节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工信部已经制定并发布了 “十二五” “三基”发展规划。因此机械工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在提高基础零部件和基础工艺水平方面担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需要做出特殊的努力。
近年来,我国人工成本和原材料、燃料乃至环境成本持续提高,与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 “低成本”上已处于相对劣势。如再不加快转型升级,将不仅无法适应国内需求由高速增长趋于平稳的挑战,而且更不能适应参与和扩大国际工业合作的需要。
在当前经济运行速度明显减速的大环境中,机械工业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比大型企业更多、更大。
市场概况
机械工业离“底部”已经不远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今年1~3月,机械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40049亿元,同比增长13.27%,比2011年全年增速低13个百分点。1~2月利润总额累计为1304亿元,同比增长-4.57%。利润增幅下降快于产值,为2009年后第一次出现的负增长,这说明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确实比较严峻。今年1~2月,出口累计47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13%,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0多个百分点。今年1~3月,119种主要产品中,有72种产量同比增长,占60%;46种产量下降,占38%。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分析说,以上种种数据表明,机械工业的增速正在全面回落,但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增速的回落正在趋缓, “底部”已经不远;下半年有可能开始温和回升。今年全年将呈现 “前低后稳”的走势。预计今年全年产销增长速度将回落至18%左右,比 “十五”、 “十一五”期间的超高增长速度明显降低。
近两年增长速度的持续回落表明,中国机械工业已由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期。这一由 “热”向 “冷”的转折,对中国机械企业确实是相当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众多中小机械企业更是如此。
专家看法
徐东华:以发展高端设备谋求新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徐东华在论坛上分析说,我国是具有完整装备制造业体系发展中大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潜力最大的装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第一、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装备。目前,在电力设备、煤炭机械、冶金装备、机床、纺织机械、工程机械、通讯设备等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市场,且劳动力成本低,制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目前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向我国转移的重要因素。其结果:一是促进了我国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提高;二是带给我们第三级市场,即发达国家市场。但目前在这个市场上我国处于配套和低档位置。
2012年以来,我国一些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特别是利润增速回落快于产销,利润率下滑;市场需求疲软,凸显产能过剩;效益状况恶化,经营难度加大。这一方面是由于低端装备产品供过于求,产品库存量高;行业内投资偏重于外延性扩张,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端装备盲目进口失控,对国内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
徐东华建议将发展高端装备作为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他分析说,从我国制造业发展看,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轨道交通建设、航空航天产业、海洋工程、风电等新兴产业对高端装备制造业拉动效应明显;另一方面, “十二五”规划主导是实现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国民经济各行业要以最少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经济和社会收益,措施是倚重生产装备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生产工艺技术的现代化。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鼓励企业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导向下,各行业对装备要求只能比前十年更高:一是要求有更高效设备;二是要求高效设备在运行中要低损耗、少污染、环境好。高端装备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制造业将迎来发展新契机,高端装备制造将成为支撑工业可持续增长的新领域。
“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端装备需要注重解决几个方面问题:一是攻高端必须夯实基础,突破技术瓶颈。二是攻高端必须加强自主创新。三是攻高端开放合作,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四是把握投资方向,用好自筹资金。五是培育现代制造服务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六是高端制造必须重视市场培育,加大应用示范力度。七是高端制造充分利用现有基础,不宜盲目铺新摊子。八是高端制造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企业的软实力。
蔡惟慈:当好“绿叶”突出“特、精、专、新”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在为我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谋划战略路径时,提出四点建议。
不与主机大企业争长短
机械工业向高端升级的突出瓶颈约束是“基础”环节发展滞后。在当前明显趋紧的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出路不是在主机领域与大企业去争长短,而是在为主机提供良好的配套和工艺协作服务。目前,机械工业中的高附加值往往更多地体现在关键零部件等配套协作领域。
中小机械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和工艺协作领域大有可为。德、日等世界机械工业强国之所以强,不但在于其拥有实力雄厚的大型主机企业,而且更在于其拥有水平极高的中小企业群。中国中小企业要在为机械工业的振兴当好不可或缺的、高水平的 “绿叶”的过程中寻求自身的升级发展之路。
做好做精 耐得住寂寞
中国机械企业的突出矛盾之一是产能过剩,而在中小企业中,这一矛盾更尖锐。由于供大于求,许多企业被迫陷于恶性价格竞争之中。中小企业要摆脱产能过剩的困扰,必须在“特、精、专、新”四个字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在当前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中,中小企业的生命在于产品有特色,人无我有;或者是人有我优,能人所不能。
不在 “特、精、专、新”几个字上下功夫,一味地打价格战绝没有出路;等靠政策救助、寻找市场管理漏洞打擦边球,也不是长久之策;偷工减料、不讲诚信,更是等而下之的自取失败之途。提高核心竞争力,一靠加强研发试验,增强创新能力,二靠严格管理,增强质量管控和保障能力。
为此,每个小企业不宜涉猎太多领域,而应该集中精力专攻某一细分市场,做好做精;要耐得住寂寞,在设计和工艺上下苦功夫,日积月累,培育独有的绝招,做到极致,并根据主机企业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细分市场上的优势地位,从而确保获得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附加值。
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
本轮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就是要 “转型升级”。诸多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是不可回避的事。化解之策只能是千方百计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各种消耗、提高人员素质、加快产品和工艺创新,加速产品由低端向高端的升级。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国中小企业更依赖于“低成本”的优势,因此中小型企业目前所受冲击也更大,必须为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付出更大的努力。为此,中小企业必须更加自觉地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注重增大对研发条件的投入,注重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注重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
中国中小企业必须将当前的下行压力转化为升级的动力,尽快通过产品升级和工艺创新摆脱原有领域的恶性价格竞争,以更高水平的产品和更优良的质量确立自身新的市场优势。
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扩大参与国际工业合作竞争是今后机械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几年中国机械工业出口额在机械工业全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约为百分之十几。在世界机械产品贸易额中,我国的占比远不及德、日等机械工业强国。这说明我国机械工业的出口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成长空间更大。
前几年机械工业国内需求旺盛,不少企业不太重视开拓国际市场。随着国内需求增长趋缓,拓展外需正在受到更多关注。但是,中国中小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和努力适应我国成本不断上升的新形势,加快产业升级,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工业合作和竞争。
总之,走出去,参与国际工业合作,不但是当前经济减速形势下中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的重要出路,而且也是未来中国机械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理想的必由之路。
客户建言
中国供应商需更多地与国际伙伴沟通
德国联邦采购物流协会总经理 AntonPietsch首先说明了德国采购商对中国感兴趣的几个原因。第一,全球500强中有超过90%的企业都在中国开设了公司、办事处,或者直接设厂。很多国际中小企业在中国开展业务或者进行采购。第二,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力量放在科技进步上,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第三,中国的 “十二五”规划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中国每年将GDP的2.2%投入科研,而德国这个比例大约是3%。
德国的企业对中国也很感兴趣,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中德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2011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713亿欧元,增长率为24.9%。而从中国进口588亿欧元,增长率为12.3%。第二,大约有6000家德国企业已经在中国设立公司,拥有23万名员工。第三,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在中国开设工厂,采购量越来越大。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将纳入全球的供应链。
但是对于欧洲采购商来说,与中国企业的沟通与交流面临非常多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语言的不同,接下来是欧洲与中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另外,公司的结构、流程,乃至欧洲与中国人对产品质量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例如,一位德国采购商要求中国供应商提供8mm的钢板。但中国标准的钢板都是10mm的,于是中国供应商就将10mm的钢板切割成8mm交给德国采购商。德国采购商与中国供应商沟通之后,中国方面可以将8mm的钢板一次性制成,如此可节约成本超过30%。
另外还有一个例子。德国采购商需要产品采用一种材料E295,这是一种德国标准的材料,但这种材料在亚洲市场是找不到的。不过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有一种日本标准的SS400材料完全可以替代,如此节约的成本超过50%。
AntonPietsch对中国供应商有如下的建议:第一,了解ISO、DIN这些工业标准。第二,理解对方语言背后的含义,多考虑产品的可替代性,以及其他的选择性。第三,随时与欧洲采购商进行良好的沟通。
欧洲采购商对中国供应商抱有很大的期望,包括良好的供应和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创新的能力,合作的意愿;稳定的财务状况;公开透明的沟通等。希望中国供应商能多了解采购商的这些想法,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以进行更大层面的合作。
一家之言
中小企业转型中的“不为”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面临出口订单下滑、要素成本上升等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转型升级,不失为一剂良方。
但转型究竟应该怎么转?专家们各抒己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等。这些建议主要是从“为”的角度出发,而哪些应该 “不为”,其实也值得一论。
“不为”,主要是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有关。一般而言,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这些使得他们不能 “为所欲为”,而只能和必然有所“不为”。首先,是不能为大企业所为。这一点,许多中小企业想必已经从风电行业近两年的大起大落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风电行业的企业数量也增长10倍以上。但从2011年开始,风电企业陆续出现业绩和利润大幅下滑现象,而许多中小企业则是大面积停产或减产,有的甚至倒闭。风电项目投资大,百万千瓦的风场动辄投资上百亿元,而且后期并网复杂,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事故。2011年,由于过度扩张,风电行业一下由盛入衰,首先拖累的就是大批的中小型配套企业。
其次,是不能跟风走,为人所为。有些产业,虽然国家很支持,配套政策也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中小企业做。2010年,国家确定 “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提出要在未来的五年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GDP的8%,2020年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规划的一个长期战略,同时也是步入新兴产业革命的重要举措。一时间,全国上下关于新兴产业的讨论不绝于耳,也有各种声音鼓励中小企业举资进入这些行业。但是这七大产业是否都适合中小企业介入,还值得商榷。比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由于投资大、回报时间长,并不适合一般的中小企业投资。如数控机床的控制部件——数控系统,长期以来都为日本的发那科和德国的西门子所垄断,据统计国内航空航天等重点部门95%的高档数控系统依赖进口。国内的数控系统厂商如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虽然在一些产品上能够实现进口替代,但在总体高端配置市场上还难以与这两家巨头匹敌。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确实是一种机会,但选择哪些行业进入,还需要谨慎对待。做好产业研究,寻找行业空间,慎选行业,谨慎投资,这也是专家的建议和忠告。
不过,中小企业也不能盲目 “不为”。金融危机以后,欧美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国内一些出口型企业转为内销。短期而言,这种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出路。但从长期来看,国外市场的需求仍然占到国际市场消费的重大比例。仅从全球能源消费情况来看,中国虽然在2010年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但其所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不过五分之一。因此国际市场仍然不能放弃,维护原有的客户,特别是欧美市场的那些优质客户,是必不可少的。长期而言,一旦欧美市场走上正轨,他们仍然将是出口的重点区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尚不能称为制造强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三基”差,即基础件、基础制造工艺及基础材料产业环节薄弱。2010年我国制造的十几万台挖掘机,近一半的零部件完全依赖进口,其中液压件又占据了榜首。由此可见,基础件,特别是关键零部件的研制与生产任重而道远。这不仅有关强国梦的实现,而且关乎民族产业的振兴。扎扎实实地为中国的零部件产业做些事,埋头苦干若干年,对于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民族责任的所在。
产业结构调整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中小企业成本高、利润低,结构调整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广大的中小企业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才能熬出云开雾散的那一天。(本报记者 严曼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