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转型创新 保持稳中求进发展态势
——访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南
稿件来源:本报讯
一个喜人的事实是,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福建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福建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人均生产总值由2009年约为东部平均水平的80%提升了10个百分点。在这令人欣喜的成绩背后,作为支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重要基础的工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福建省副省长张志南接受了中国工业报记者的采访。
转变中谋发展
中国工业报:福建工业在2011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福建推进工业持续较快平稳发展,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张志南: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三化”并举,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 “三群”联动,央企、民企、外企 “三维”推进,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做到早转快转、调高调优、做大做强。 一是坚持政策引导。福建省始终把握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编制了 《福建省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闽台产业合作、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以及18个行业发展规划,实施了14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先后出台多个扶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同时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改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开拓市场等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将项目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对接央企项目178项,总投资10518亿元;共对接民企项目1334项,总投资12801亿元;共对接外企项目267项,总投资1688亿元。湄洲湾、古雷石化基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马TFT项目、中国重汽福建海西汽车商用车项目、鞍钢冷轧钢板 (莆田)有限公司冷轧生产线工程、东南电化公司搬迁工程项目、福橡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万吨丁苯橡胶和5万吨顺丁橡胶项目等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顺利推进。 三是坚持技术创新。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公共平台建设,支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装备进行更新改造,加强产学研用联合,积极利用“6·18”等平台引导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中科院联合建设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不断深化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两化融合,选择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开展两化融合试点和应用示范。 四是坚持产业集聚。出台了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意见以及促进武夷新区产业发展、三明生态工贸区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及全省工业生产布局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等,引导沿海产业向山区梯度转移、企业向专业园区集中、要素向专业园区集聚,推进专业园区集聚集约发展,促进单个项目、点状布局的分散优势向集中布局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转变。 五是坚持节能降耗。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实施 “十一五”重点节能工程行动方案,突出重点区域、行业、企业,完善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建设,开展节能监测、能源审计和节能诊断,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建立淘汰落后补偿机制,创新绿色信贷、能源合同管理、差别电价等办法,推进节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发展中求跨越
中国工业报: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推进,为福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福建工业将如何抓住机遇,谋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张志南:福建省海岸线长,优良港口多,面对台湾,邻近港澳,是两岸三地、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重要联结点,区位优势明显。去年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 《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赋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更多特殊优惠政策,福建工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近期工信部出台的 《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已明确,经过5年努力,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初步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我们将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的新期待新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按照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总体目标,强化转型创新,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1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翻一番,达到1.3万亿元。 一是在发展目标上,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有力促进一批有市场、有技术、有竞争力的企业快速扩张,稳定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盘,保持稳中求进态势,力争 “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工业对全省GDP贡献率保持在55%以上。 二是在发展重点上,突出新兴产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确定新型显示、LED、稀土及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及新型动力电池等重点领域,实行集中突破,培育新增长点。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2%。加快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调整优化冶金、石化等原材料工业,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优势工业,积极发展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是在发展举措上,突出创新支撑、绿色发展、内生增长。强化自主创新,建立技术改造长效机制,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到2015年,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落实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举措,力争201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降到0.65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到0.91吨标准煤,均下降1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5%以上。加快流通产业发展与市场体系建设,搭建全国闽商市场营销网络平台,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闽货市场占有率。(本报记者 邓文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