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数量重质量 特钢产业谋划转型升级
稿件来源:本报讯
“特钢企业要抓住国家 ‘十二五’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市场机遇,迅速提升我国特钢企业的品种质量水平,完成特钢以产顶进和在满足国内高端产品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近日在特殊钢与先进制造业市场对接论坛上表示。 吴溪淳指出,我国东特、中特、宝特、太钢四大特钢基地装备升级改造已基本实现,具备了用一流设备生产一流产品的物质基础,现在关键在软件技术开发,员工素质提高、人才强企战略的实施和市场营销水平的提升。 “‘十二五’时期是全球制造业分工的又一个变动期,低端制造业的一部分将从中国转出,中高端制造业的一部分将转入,我国特钢企业要抓住机遇转型升级,进入发展新阶段。”吴溪淳说。 抓住机遇转型升级 东北特钢集团董事长赵明远表示,当前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 赵明远认为,特钢行业和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调整和转型带来市场剧变,钢铁市场需求增长回落,供大于求的矛盾积累日益突出,需求趋缓、成本攀高、效益下滑是企业经营面临的三大困境,钢铁行业进入了低盈利时期;另一方面,国家 《钢铁工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别列出特殊钢发展重点,包括推广应用特钢生产技术,重点发展关键的特钢品种和对特钢重点工艺技术开发的要求,鼓励特钢企业走 “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特钢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开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型钢材及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所需的高性能特钢材料,特钢行业被国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认为,今后特钢发展要重点关注几方面。 一要关注当前影响特钢发展的宏观态势。改革进入深水区,由摸着石头过河到科学发展;发展进入拐点段,由高速发展转向稳进发展;市场进入过渡期,由初级市场向高级市场过渡。 二要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为此,要鼓励特钢企业走 “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特钢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是国家对特钢发展的明确的政策导向。 三要关注特钢市场需求新特点。品种多样化需求、质量稳定性需求、性能特殊性需求、民用广泛性需求、专用关键性需求。对钢材质量的稳定性、性能的特殊性是特钢市场需求的本质特征。 四要关注特钢重点市场用钢变化。高品质特殊钢是以满足装备制造和重大工程需求为目标,发展高性能和专用特种优质钢材。重点发展核电大型锻件、特厚钢板、换热管、堆内构件用钢及其配套焊接材料,加快发展超超临界锅炉用钢及高温高压转子材料、特种耐腐蚀油井管及造船板、建筑桥梁用高强钢筋和钢板,实现自主化。积极发展节镍型高性能不锈钢、高强汽车板、高标准轴承钢、齿轮钢、工模具钢、高温合金及耐蚀合金材料。 五要关注特钢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换代。 “十二五”特钢发展的灵魂是产品升级和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特钢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突破,技术改造要提速,而数量、规模要减速。 六要关注特钢产业链,加强与市场、用户对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售前售后服务。要延伸钢材销售链,根据用户需求,延伸钢材深加工和特钢材制品链,实现钢材-零件加工一体化的定制销售模式。 质量是重中之重 特殊钢是装备制造业 (含国防装备)的关键和核心材料,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十二五”是我国特殊钢的重要战略发展和转型升级期,特别要重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特钢需求。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宇庆指出, “部分特钢产品稳定性差,造成部分先进装备(整机)依赖进口,也造成部分高端钢材长期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企业要求质量、性能、供货稳定。稳定性是先进装备制造业对特殊钢最主要的需求。” 他认为, “十二五”特钢市场中,对钢材质量、性能、品种需求远大于对数量的需求,这是特钢市场重中之重的需求。 翁宇庆认为, “先进装备制造业将是特殊钢最主要的市场支撑。 ‘十二五’期间,制造业用钢、汽车用钢、海洋工程用钢、高速车辆用钢、大飞机项目用钢、能源用钢、U型管用镍基合金等不锈钢材料、模具行业用钢、高温合金是高品质特殊钢市场需求的重点和亮点。” 环保用钢将是特钢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全球环保设备市场供应规模达到5037.95亿美元,2011~2015年全球环保设备市场规模将以8%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翻一番达到10075.9亿美元。污水处理设备一般要求特殊钢材料具有耐腐蚀、耐磨性能,在一些特殊用途和环境下还要求材料同时具有强度、耐蚀性、硬度等优异的综合性能。 翁宇庆表示, “十二五”是我国特殊钢的良性增长期,要关注正在建设和改造的生产工艺流程持续优化,更要关注品种质量的升级换代,将数量扩展转变为品种、质量和产品服役性能需求的提升。特钢应向功能价值型、资源节约型、低碳排放型和效益增长型转变。(本报记者 陈袆淼)
|